地名:岱嵩村 | 隶属:佛昙镇 |
行政代码:350623102 | 身份证前6位:350623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号码:闽E | 行政级别:村 |
一、 政区沿革及姓氏分布
岱嵩清代属于十七都石门上保。民国初属于外东区(第三区、即佛昙区),民国29年属于佛昙镇岱嵩保。解放初与苏厝合为岱苏乡,1952年分出为岱嵩乡。1956年与后井(后蔡、井尾)合为岱后乡。1958年9月成立岱嵩生产大队,隶属佛昙人民公社佛昙管理区。1984年9月改为镇建制,设立行政村,辖有东面和西面两个自然村, 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58户,总人口数3729人。
岱嵩村为佛昙杨氏三房聚居地。佛昙杨氏三房第五世恺美公于明初肇基岱嵩。岱嵩佛昙杨氏三房又分传裔广东大埔、南澳、三河坝等地。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还传裔于漳州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地。
二、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岱嵩村为纯渔业村,没有耕地。渔船均已机动化,有大小捕捞渔船近230艘,其中马力50匹以上160艘,马力36-50匹有30多艘,其余是马力12匹左右。岛东海域辟为网箱养殖园区,网箱养殖户100户,网箱养殖有3000箱。滩涂养殖有虾池5处1000亩,牡蛎吊养3000亩,浮养1000亩。村民有多人外出经营水产经销。
全村经济总收入8813万元,人均纯收入8849元。
主要学校:“岱嵩小学”,1954年创办,归侨杨维廉先生捐建,校园面积2386平方米,建筑面积1251平方米。有民办幼儿园2所,医疗卫生室1所。祖祠“慎知堂”兼为老年人活动中心。
村委办公楼1994年重建,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主要村道均系水泥路:“陆岛路”,自岱嵩“陆岛码头”至东坂村连接漳东线的跨海公路,长2.5千米,宽5至7米,1997年至2000年修建。“陆岛路”的建成,极大改善岱嵩交通闭塞,出入不便的状况。“环岛路”,长1.2千米,把东面和西面两个自然村连接起来而得名。岱嵩建有“陆岛码头”一座,占地面积20平方米。岱嵩一级渔港建设已完成前期工程。
岱嵩村1987年8月开发深层井水(机井水),建小型自来水厂。2001年开始至2004年建一座日供水量500吨自来水厂。7千米长主引水管,经东坂村引自杨美水库跨海至岱嵩岛,全村饮上更标准的自来水。1986年由佛昙电厂架跨海输电线路至海岛。近几年来不断提升,基本解决全村照明、用电问题。电视、电话及并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已基本普及。
三、 名胜古迹及庙宇宫观
“明莲宫”,亦称”佛祖庙“,祀观音菩萨。始建于南宋末年间,址在岱嵩西面。
“嵩山宫”,系妈祖庙,址在岱嵩东面。2012年修葺扩建,庙后新立一尊8米高妈祖石雕神像。
“鸬鹚箍颈”,俗称鸬鹚头,佛昙八景之一。址在岱嵩岛背面港湾中。有一褐色土柱,直径约4米,傲然屹立于海水中,每年海浪冲击土柱,海水时高时低,似鸬鹚头的土柱若隐若现,宛如一只鸬鹚在大海中戏游。
四、 古今人物
1.民国人物
杨汉文,曾任-某部师副官
2.华侨人物
杨维廉(1908-1999)生前曾担任福建省侨联委员。漳州市政协常委、漳州市侨联常委。芗城区侨联副主席、漳浦县政协副主席、县侨联名誉主席、香港漳州同乡总会顾问和香港漳浦同乡会顾问等。
维廉先生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自1983年以来,多次慷慨捐资,助建岱嵩保健站、佛昙华侨医院、漳浦侨联大厦、岱嵩小学教学楼,还有漳州华侨中学、马坪小学、芗城华侨幼儿园、佛昙侨联等。1999年临终前捐献30万元港币给岱嵩小学,创设“奖学奖教基金”。为表彰其功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金质奖章。
岱嵩村附近有佛昙扎内村古樟树群、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漳州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