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咸村镇 | 隶属:周宁县 |
行政代码:350925101 | 身份证前6位:350925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车牌号码:闽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 |
咸村之名始于唐末宋初,传说仕本村李氏宗祖岳王兵败夜过此地。闻村人熟睡鼾声如雷,脱口而成“鼾村”(鼾与咸谐音)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咸村就有人类活动。经元衰,明重建,清扩充,几度波折变迁发展至今,当时衙署设在洋中。先始发展乡路要道川中至临溪芝田,后发展至洋中、巷里、宝坑、咸洋,因该区村舍多沿溪而建,又恰有八村,故雅称桃源八境。
咸村镇明时分属十四、十五、十八、十九都,隶宁德县辖。清初,十五、十八都划入周墩县丞辖治,十四、十九都仍属宁德县。民国时称咸杉乡。民国37年(1948)9月,咸杉乡划入周宁县辖后,析出蒲溪乡的碧岩、樟源,西社乡的枣岭、樟冈、詹家和咸杉乡的咸村、洋坂、桐坑、云芹共9保,设桃源乡。1950年属第三区。1955年9月改称咸村区。1958年8月,改设咸村、枣岭、樟源3个乡(后改称人民公社)。1959年1月,玛坑、沈洋并入成立咸村公社。1961年8月,划为咸村、玛坑、樟源3个公社。1963年3月,又合并为咸村区。1966年8月,分设咸村、玛坑公社。1984年4月建咸村乡。1990年5月8日撤乡建镇,下辖一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104个自然村,镇驻地咸村村。集镇北距县城38公里,距最近樟源村3.5公里,南距蕉城区霍童镇15公里。距川中村2公里,紧邻集镇建设村庄有宝坑、咸洋、芝田、下坂头、洋中村。
咸村镇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周宁县南部温暖气候区,平均海拔105米,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39.3℃ ,极端最低气温-5.3 ℃,年均日照时数1751.9小时,多年降雨量平均1620.7毫米,降雨日数156.2天,主要分布在7~9 月的雷雨季、年均雾日91天,无霜期256天,相对湿度80%,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静风频率24%。
咸村镇位于周宁县南部,地处天山顶与楼坪夹崎的中间河谷地带,东与宁德市赤溪镇为界;西接礼门乡油湾大队;南以霍童溪与宁德市瀛洲、柏步等地隔溪相望;北靠天山与七步镇接壤。 梨外线公路穿镇而过 ,镇域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水田面积1.63万亩。咸村集镇位临桃源溪畔,地处五虎山和坪坑岗夹崎的南北走向的山间河谷平原,全县四大溪流之一的桃源溪自北向南贯穿集镇,与樟源溪一并将集镇切割成:船形、带形、柄状三块土地。平均海拔97米,南北向有大片良田,地形平坦,地势由西北倾向东南。.
2012年1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咸村镇为第四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