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濂社区 | 隶属:南城街道 |
行政代码:441900004017 | 身份证前6位:441900 |
长途区号:0769 | 邮政编码:523000 |
车牌号码:粤S | 行政级别:社区 |
水濂社区位于南城区南部,地处市植物园、水濂山森林公园、水濂湖公园等三大园区的中心点,总面积6.3平方公里,下辖大雁塘、九里潭、老围、西湖、邓屋和瓜田岭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974人,新莞人近3000人。
近年来,水濂社区党(总)支部在南城区委、区政府的正解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以及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五大板块”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水濂山森林公园于2003年被我市确定为市的后花园,区政府投入巨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而今,水濂到处是青山绿水,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交通十分便利,每年到水濂登山游玩的游客有30多万人次。
2006年,社区村组两级总收入1790.19万元,纯收入1561.59万元,总资产23687万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总额3000万元市排名第一百零五名。
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水濂社区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素质;以固本强基为契机,加强党支部建设,抓好环境卫生、治安整治、居民就业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先后被南城区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市组织部定为“东莞市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被市评为“东莞市卫生村” 、“ 计划生育合格村”。
水濂历史
早在405年前建村。地处僻偏山区,古称彭峒,后改称水帘,解放后又改称水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属东莞县第一区的清平乡(又称“十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隶属濂平乡,下辖大雁塘、榕树界、九里潭、瓜田岭四条自然村;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县全境解放,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当时隶属杨西乡人民政府(又称杨西十乡);
1952年,隶属于东莞县第二区,改称榕龙乡(又称水濂乡);1957年12月,改称横岗大乡(又称水濂大乡);
1958年9月,废除大乡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会社,称为榕龙营,
1961年,改称水濂大队,
1966年3月,原篁村公社再次从附城人民公社分离出来,重建篁村人民公社。水濂大队改称为篁村人民公社水濂大队,下辖大雁塘、老围、邓屋、西湖、九里潭、瓜田岭,
1983年,隶属篁村区公社十二乡,称为水濂乡,
1989年,改称篁村区水濂管理区;
1999年9月4日,改称南城区水濂村民委员会,
2003年4月25日,改称为南城区水濂社区居委会(农转居);
经济建设
水濂社区从一个农业型向工业和旅游业转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靠上级政府的帮扶下,在2005年投入4000万元,建起工业厂房,到目前为止,全社区集体厂房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人均80平方米,累计投入95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目前, 社区共有工厂企业15家,2008年,全年工业生产总值7351万元,同比减少3.85%;2008年全社区总收入912万元,与去年比较,减少28.64%;纯收入423万元,与去年比较,减少55.43%。
文化建设
我社区深入开展“三现代”、“三有序”主题教育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7年,我社区被评为东莞市“无黑网吧”达标社区;2008年1月被评为“东莞市文明社区”。 2008年10月被评为“无传销社区”。我们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学习广场舞等,同时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南城区举办的文化体育节、社区乙级男篮比赛、广场舞等文体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教育事业
水濂社区于1930年兴办第一间水学,建于水濂大雁塘村,只有1名教师。于1964年9月水濂小学选址在现居委会停车场,有学生200多人,并附设有初中部(1969年设有初二,1970年设有初一,1971年设有初一、初二)。初中部在一九七八年取消后,设有学前班和一至六年级。在1991年,新建一幢二层教学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在2008年8月又扩建一幢三层12个课室的教学楼,面积1483.5平方米。
2004年, “水濂小学”和“蛤地小学”两所学校在南城区委、区政府掀起的创建教育强区新一轮“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热潮中,携手联办“阳光第七小学”。 社区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阳光第七小学”于当年12月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社区做到每年正常经费到位,非正常经费每年上十万元以上,保证奖教奖学金依时发放,教师假期能外出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在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的基础上,2008年社区投入1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阳光第七小学”被市评为绿色学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社区制定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考进本科的就读生,给予每人3000元的奖学金,2008年共有8人考上本科,共奖励2.4万元。
城市化建设
自2002年开始,南城在水濂社区投入资金八亿多元,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 建成了水濂山路、水濂山森林公园、文化之都环山路,提升了水濂社区的城市化水平,为社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更优的平台。
近几年,水濂社区以建成了水濂山路、水濂山森林公园两旁为重点,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和实施“穿衣戴帽”工程,美化城市形象,此外,水濂社区将居民公寓建设作为推进旧村改造和落实民心工程的重要抓手,已建成的居民公寓共有240个单元,建筑面积54873.04平方米。在环境改造方,通过深入开展城市环境-行动,有效遏制“脏、乱、差”产生的根源,具体包括开展“四清理”行动,对违法搭建、违法用地、畜禽养殖业污染和无证照经营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2006年以来,水濂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铺开“五整治”工作,对社区环境进行了有效整治,把社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8年,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社区的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社区办公用房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人民调解室、计生服务室、档案室、图书室、综合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和老人之家;户外设有文化小广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我们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宗旨,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为社区群众提供劳动就业、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工商税务-、志愿者服务、物业托管和流动人口-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充实社区服务内容,实现了社区服务的多元化.
对外联系电话:22250439
传真号码:22298583
电子邮箱:shuilianshequ@126.com
水濂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南城区水濂社区长排山脚,碑园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分二个层级:第一层级为瞻仰坪,地面是水泥混凝土。碑座耸立在第二层级,坐北向南,面对巍峨的水濂山。纪念碑高6.5……详情>>
水濂社区附近有水濂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莞植物园、水濂山森林公园、东莞展览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中心广场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