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冲口村 | 隶属:南朗镇 |
行政代码:442000113209 | 身份证前6位:442000 |
长途区号:0760 | 邮政编码:528400 |
车牌号码:粤T | 行政级别:村 |
一、概述
冲口村位于南朗镇境东部,珠江口大茅岛海域以西,丰阜湖古涌出海口上。丰阜湖由合水坑、灯笼坑、白企坑的坑水汇合及珠江水涌入汇集而成。湖内古涌是宋、元、明、清代的水运、海防要道,涌口则地处于该要道上。
冲口村东临珠江口,隔海与大茅岛、二茅岛相望,西接左步村,南与龙穴村鸡头角村接壤,北隔丰阜湖与濠涌相望。
全村总面积6.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5亩。其中水稻819亩,甘蔗260亩,香大蕉76亩,水果223亩,鱼塘1369亩,蔬菜50亩,其它428亩。山地面积2015亩。辖冲口、冲口门上栏、大埔环3个自然村。
全村户籍数550户,其中农业451户,非农业99户。户籍人口1729人,其中农业1567人,非农业162人。流动人口352人。海外华侨267人,港澳台同胞944人。
二、机构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乡为都,长乐乡改为四字都,永宁乡改为大字都,涌口村属大字都。
清道光七年(1827),香山县11个都合并为9个都,四字都与大字都合并,改为四大都,涌口属四大都。光绪初年(1875)改都为镇,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为东镇,涌口村属东镇。宣统二年(1910)改镇为区,全县设置9个区,东镇改为第四区(即今张家边、南朗、翠亨、长江一带),涌口村属第四区。
民国19年(1930)5月,第四区改为东乡区,民国20年(1931)9月,东乡区复称第四区,涌口村属第四区。
1940年6月,中山县形成三大势力鼎立的局面,日军与汪伪政权控制第一、四、五区部分地区及二、六、七、八区,国民党管辖第二、三、九区,共产党控制第一、四、五区,当时涌口村属共产党控制的第四区。
建国后,涌口村先后属南朗乡、南朗公社、南朗区、南朗镇。
三、行政区域的调整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属大字都,称涌口村。
清道光七年(1827),属四大都,称涌口村。
清宣统二年(1910),属第四区第六十三段,称涌口段。
民国25年(1936),属第四区,称涌口乡。
民国33年(1944),属滨海区,称涌口乡。
民国38年(1949),属建治乡,下辖三保;东堡、中堡、西堡。
1951年,属第四区建治乡,称涌口村。
1953年,属第五区左步乡。
1957年,属南朗乡左步村。涌口下辖大埔环。
1958年,属张家边公社南朗耕作区左步生产营。涌口连下辖大埔环。
1961年,属张家边区南朗公社,称涌口大队。下辖涌口门上栏、大埔环等7个生产队。
1967年至1976年,属南朗公社,称涌口大队。下辖涌口门上栏、大埔环等7个生产队。
1984年,属南朗区,称涌口乡。下辖涌口门上栏、大埔环等7个生产队。
1986年,属南朗镇,称涌口村民委员会。
1990年,属南朗镇,称涌口管理区。
1998年,属南朗镇,称涌口村民委员会。下辖涌口门上栏、大埔环等2个村民小组。
冲口村附近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中山城(中山影视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茶东陈氏宗祠建筑群、集益寺等旅游景点,有中山脆肉鲩、神湾菠萝、中山杏仁饼、黄圃腊味、三沙花木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