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盛镇 | 隶属:云城区 |
行政代码:445302106 | 身份证前6位:445302 |
长途区号:0766 | 邮政编码:527300 |
车牌号码:粤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
“中国沙糖桔第一镇”——南盛镇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南部,云雾山北麓,东经112°03',北纬22°50',最高海拔560米,平均海拔220米,距云安县城35公里,云浮市区14公里,距广州192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管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66条自然村;全镇总户数9113户,其中农业户数7590户,总人口33845人,其中农业人口31796人;2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74人;1所初级中学,14所完全小学;圩镇所在地位于料洞村委,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7.53万亩,旱地面积2.42万亩,水田面积1.25万亩。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县道X470线贯穿其中,东有“董南”线直达前锋镇、新兴县,南有小洞村委通富林镇山草村委,西有“小株”线达石城镇与324国道相接,北有“云十”公路直通云浮市区。
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这里地利人和,人寿年丰,有着丰富的矿产、林木和旅游资源。镇内有绿树掩映、碧波荡漾的云浮市十大胜景之一的卧龙湖风景名胜;云浮市内两家最大型、品质最好的矿泉水厂也座落在镇内;南盛镇还是云浮市柑桔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漫山遍野都是岭南佳果——柑桔。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土壤土层疏松并以红壤为主,呈微酸性,十分适宜种植柑桔,尤其是沙糖桔。
近年来,镇委、镇0围绕“团结务实、增创优势、优化环境、强农兴工、有效增长、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镇”的目标,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和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3.6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0.28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3.40亿元,实现工商税收收入419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50万元,地税收入269万元,农村人平收入5655元。
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显著。在抓好粮食生产,实现大丰收的基础上,继续以强化柑桔专业镇功能为主线,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南盛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盛镇柑桔协会和南盛镇丰盛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致力优化做强柑桔主导产业,建立特色农业长效发展机制。2000年,南盛镇的柑桔种植被广东省0确认为“一乡一品”项目;2003年,被云浮市科技局批准为云浮市柑桔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2004年,被广东省科技厅确定为广东省首个柑桔专业镇;2005年,获得“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南盛牌贡柑、沙糖桔被评为广东省“消费者最信赖水果行业十大质量品牌”。2007年,南盛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柑桔原生态)”、大枧村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农家果园)”。2008年,南盛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沙糖桔第一镇”荣誉称号;“南盛”牌贡柑、沙糖桔先后被被省农业厅评为“广东省金质奖”;“南盛”牌沙糖桔获“云浮十大名优旅游土特产”称号;南盛柑桔注册商标“南盛”牌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目前全镇发展柑桔达10.3万亩。2008年全镇柑桔挂果面积达9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2.6亿元,单项人均产值近7900元。
工业、企业投资环境日趋成熟。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完善工业、企业投资环境,引来外商办起一批资源型企业。其中吸引了佛山经典门业落户南盛投资设厂。在完善现有的企业生产管理的同时,深圳华粤创展实业有限公司入股我镇黎明石场,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还新建了南盛饲料加工厂、华强石粉厂、大窝石泥场等,进一步承接“珠三角”产业双转移,盘活了南盛企业的生产,推动企业滚动发展,促进规模工业的形成。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运输、果品保鲜储存、包装加工生产线和餐饮旅业一体化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柑桔产业链延长、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充分挖掘、培育和开发“中国沙糖桔第一镇”的柑桔原生态旅游资源,提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和“云浮十大名优旅游土特产”两大名片品位,把南盛的农业旅游特色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出来,打造成珠三角大都市“绿色之旅”的休闲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实现了村村通水、通路、通电、通讯、通邮。建成了圩镇柑桔专业批发市场,完善了圩镇街灯建设和圩镇文明样板路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圩镇环境,增强了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能力;通信便利,中移动通信公司、中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在全镇范围内分别建起了信号站、程控电话交换站,使通信信号真正覆盖全镇。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广大人民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