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阳关镇 | 隶属:卢氏县 |
行政代码:411224104 | 身份证前6位:411224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号码:豫M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 人口密度:91人/km2 |
辖区面积:187.5平方公里 |
1、概况
朱阳关乡位于卢氏县西南,熊耳山脉南侧,居北纬30°40〃至33°49〃,东经111°03〃至111°13〃之间。西峡—铁索关公路横贯全境。西北距县城63公里。东及东南均与南阳地区之西峡县桑坪乡为邻;南和西南则与我县的瓦窑沟乡相接;西,西北则分别与五里川、汤河两乡接壤。最东点为岭东村之五道河,最西点为莫家营村之西的七里砭头,东西宽15公里;最南点为漂池村的竹园沟,最北点为涧北沟脑的东大山,南北长16公里。全乡总面积为137.5平方公里,近似一蝙蝠形。镇人民政府驻朱阳关街(村)。
2、沿革
据《金史地理志》载:“朱阳山在河南卢氏西南”,朱阳关因山得名。因朱阳关镇政府设朱阳关街故名。朱阳关古属虢地。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时期曾先后于此设县置郡,及唐复先后设巡河和镇,金亦设镇(有关),明设巡检。清乾隆八年改为陕州直隶分州,设州判署。清末民初,设朱阳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曾先后设区、联保、镇(名崇文)。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曾一度迁此。
建国后,初属五里川区,设朱阳关镇。1951年设朱阳关区(即第八区)。1956年撤区,设中心乡。1958年撤中心乡,并入五里川乡,人民公社化后属五里川公社。1966年,设朱阳关公社。1983年底,政社分设后建乡。全镇现共辖13个居民村,122个居民组。
3、地理
朱阳关镇属伏牛山脉,东北高,西南低,老灌河从五里川七里砭入境,东南流经8公里长的朱阳关镇盆地,至碾子湾入西峡县的桑坪镇,境内落差较小,建有水电站两处。朱阳关镇北部有大竹园山,向西南降落有涧北沟、衙玉沟二水,东南流入老灌河,西南部有3公里长的漂池盆地,漂池河南流经瓦窑沟乡入淇河,盆地北有葫里鳗山。
4、行政区划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部。面积137.5平方千米,人口16282人(2005年)。辖朱阳关、河南、岭东、毛庄、木庄、王店沟、王店、杜店、涧北沟、莫家营、槐树、䃥子沟、漂池13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
5、交通建设
交通条件便利,三淅高速公路朱阳关出口直至镇区,331省道穿境而过,蒙华铁路、209国道毗邻镇域,处于伏牛山和秦巴山区旅游开发的叠加区。
6、集镇建设
近年来,朱阳关镇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建设高潮迭起。上半年,全镇开工建设了投资3995万元的易地搬迁二期工程、3300万元的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654万元的扶贫资金整合项目、7422万元的5个村整村推进项目等村镇工程,相继完成了毛庄、岭东、壮子沟等一批村组道路建设项目,景区专线柏油公路正在铺设,城镇品位明显提升;实施了岭东、穆庄、毛庄等一批美丽乡村项目,开展了改善人居环境工程,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7、自然资源
朱阳关镇动植物资源除常见的兽禽外,有大鲵、香獐、鹿、水獭、团鱼等,植物有油桐、核桃、木耳、生漆、猕猴桃和天麻、桔梗、金钗、石斛等40余种中药材。 矿产有岭东、王店的无烟石煤和衙玉沟内的马龙沟大理岩矿点以及涧北沟的金矿等。
8、经济发展
按照“引进信念、服务金海、盘活园区、建设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突出抓好“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同步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培育壮大天地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汇通绿宝有限公司、大南山旅游公司,带动贫困户从事手工挂面、橡子凉粉、食用菌深加工等,其中橡子凉粉品牌已经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全镇栽植核桃5500亩,在王店沟村发展核桃示范园1500亩;种植连翘11000亩;发展猕猴桃面积850亩;在涧北沟村发展雨露香梨1000亩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因地制宜发展牛、养、鸡、土蜂等养殖业。
9、社会事业
在镇区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朝阳社区二期建房7栋,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活动室、幼儿园、公共厕所、垃圾箱、水、电、路、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成各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娱乐交流场所。
10、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独特,生态环境完好,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民国小镇依傍的鹳河湾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最典型的中生界白垩砂砾岩“U’型峰林峡谷;小镇东边有岭东村亚洲最大的白皮松天然林、南边有河南村仰韶文化遗址和明清古寨、西北有杜店村二里头文化遗址、乾隆年间重修的垛店古村落;总面积23.5平方公里的国家AAAA级大鲵湾生态旅游区、漂池杜鹃花景区、海棠爬香山红叶景区、壮子沟连翘观光园景区、毛公山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区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区已成为广大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三淅高速公路朱阳关出口直至镇区,331省道穿境而过,蒙华铁路、209国道毗邻镇域,为朱阳关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朱阳关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镇,特色农业强镇,西南商贸重镇、民国特色小镇”四大战略定位,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富民、旅游强镇、文化名镇”战略;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加快”,即由农业乡镇向旅游乡镇转变,由文化资源大镇向文化产业强镇转变,加快镇区建设步伐,加快朱阳关文化旅游区开发步伐;精心打造“卢氏县文化旅游核心区”。
大鲵湾景区、漂池杜鹃花景区、壮子沟连翘观光园景区、毛公山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区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区已成为广大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为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朱阳关镇党委、政府聘请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策划编制了《卢氏县朱阳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重新恢复建设民国风情小镇,重点打造卢氏县西南山游客调控服务中心、毛公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鹳河湾水上乐园、民国戏楼、摄影基地、岭东村亚洲最大白皮松天然保护林休闲基地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区“生态、乡村、文化共融”的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把朱阳关镇建成“生态旅游名镇、特色农业强镇、西南商贸重镇、民国风情小镇和卢氏县副中心城市”。
11、历史名人
曹靖华(1897~1987),原名曹联亚,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人,曾在朱阳关镇小学教书育人。
12、特色产业
烙花冬青木筷子、以其“方寸之间见精秀”扬名海外;朱阳关手工挂面、红薯粉条、无核柿饼、黑木耳、香菇等特产正成为朱阳关的一张张靓丽名片。目前,该镇是国家生态功能重点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核心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13、红色历史
红色文化砥砺后人,红三军、红二十五军曾驻扎朱阳关,李先念部队、陈谢兵团在朱阳关进行土地革命,创建红色政权,成为豫西南抗日支前的一颗闪亮明珠。
卢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野战某部政治指导员,名字、籍贯、所在部队番号不详。1948年3月,卢指导员奉命带领2名战士,到朱阳关岭东村开展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拯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惨遭杀害,英勇牺牲,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