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洞

林屋洞

林屋洞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林屋洞景点面积为18公顷,属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路平水静,人行其中,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出洞登山,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烟”。山顶有“驾浮阁”,高24米。站于斯,可观梅园胜景。3000亩梅海,蔚为壮观。“林屋梅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及梅文化活动基地。每年2月底至3月初“苏州太湖西山梅花节”胜会便在此召开。

林屋洞的特点是六多

一是石芽多:石芽是洞底板上突起的基石。形成石林,自成一格,在全国溶洞中独树一帜。

二是石堑多:石堑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状若战壕。它的特点是深度大于宽度。石堑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深浅不一,变化多端。《五行》书称石堑为地脉,它连通地下暗河,源远流长,终年不涸。明镜一般的水面倒映着巉岩峭壁,风韵别致、美意至多。

三是象形石多:在溶洞岩石底部有许多口子朝上敞开的窝穴,名叫坑臼。一个较大的坑臼连着一个较小的透洞,上部如灶台,下部是灶堂。道教把它神化了一番,叫它仙人灶。

石台,是洞壁上挑出的一块水平基岩,道教称它为仙人床。北宋末年的吏部尚书刘珏听了道士的传言,写了一首神游石床的诗:琼液新贮满瓢,洞天深处姿消遥。长歌隐士紫芝曲,相和神仙碧玉箫。月照石床云不断,风生嘉树叶皆飘。蟠桃忽报花如锦,飞渡瑶池酒未消。

石龛,是洞壁上的洞中洞,形状好象庙里供奉佛像的小阁子。道教称它为神龛。

天沟,是嵌在洞顶板中部的曲槽。它的断面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天沟长约20多米,在沟体上伴有起伏多变的石纹且有龙的形象,道教称它为神龙。

对于这些石头,观察得越细致,越多样化,它所呈现的美也就越充分。诚如俗话所说,想象、想象、越想越象。洞中像蛙、像猪、像鹰、像鱼、像羊……的石景层出不穷。

四是泉水多:林屋洞实际上是水洞,每日的出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每天要排水,否则就无法进洞参观。洞内无形的泉眼许许多多,有形的泉眼有两个——乳泉和紫隐泉。乳泉之水白如乳汁,俗称奶奶泉。它的特点是雨季水多,激烈奔放,状如瀑布;旱季水少,轻柔徐缓,形似细线。紫隐泉水源充沛,终年不断。明朝大学士王鏊的《紫隐泉》诗曰:“洞口有深井,云浆湛虚空。我来携一罂,会与仙源通。”

五是倒影多:水随洞流,洞因水活,碧水倒影映照其间。虚实相见,妙趣横生。

六是桥梁多:洞内有平桥四座,汀步两处。桥下都是天然的沟壑,经过探测,淤泥底下还有两丈多深。考虑到安全因素,才未将液泥挖尽,所以现在只能给人以一个临波之感。

林屋洞是一座精心构筑的地下宫殿,一个庞大则精巧的艺术宝库。它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是石灰岩。

第二是林屋山下有许多裂隙,为地下水流动、地表水渗透提供了通道。林屋洞的洞腔近于东西走向,这是由于水沿着石灰岩近于东西走向裂隙溶蚀的结果。

第三是林屋山位于多水地区。二亿年前这里是海,后来岩线东移,这里是太湖。

林屋山,山里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

林屋洞,洞外广阔天地,洞内别有乾坤。冬季,洞外天寒地冻,洞内温暖如春;夏季,洞外骄阳似火,洞内清凉温润。真是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林屋洞恒温加奇景,才被古人赞誉为人间仙境。

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下村

乘车线路:苏州市内乘开往太湖西山的班车,到西山金庭镇后在换乘69、694、698等路公交在林屋洞景区站下车可达。

自驾线路:

上海方向:G50-G1501-S26沪常高速-S9苏州绕城高速-西山出口下右转;

南京方向:G42沪宁高速-东桥枢纽-S9苏州绕城高速-西山出口下右转;

杭州方向:G60-嘉兴枢纽-G15W-尹山枢纽-S9苏州绕城高速-西山出口下右转。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下村林屋路158号

类型:植物园洞穴山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2-66272535;0512-66271547;0512-66379380

开放时间:

8:00-16:30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吴中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洞会感兴趣:

走遍吴中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