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军被服厂旧址

井冈山红军被服厂旧址

井冈山红军被服厂旧址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区,并决定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创造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这时已近寒冬,然而,军中的物资却非常紧缺,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伙食费也时常难以为继。许多士兵只有两层单衣,生活十分艰苦,给养问题成为当时迫切而又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毛泽东便指示余贲民负责,将上山后打土豪得来的少量布匹,聘请宁冈当地的一些裁缝师傅,在茅坪乡的坝上、牛亚陂、马源坑等地开始着手进行被服军需生产。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下了遂川城,在大汾缴获了敌人几百担白布,这使当时部队冬季被服问题有了着落。为了使这些布匹尽快制成军衣,在茅坪乡桃寮村正式创办了被服厂。

桃寮,位于黄洋界下,离茅坪约十里许,这里地处偏僻,又有一幢较宽畅的生产用房———张家祠,从此,被服厂的牌子挂在张家祠,成为工农革命军被服生产的基地。

毛泽东非常关心被服生产这项工作,亲手为被服厂写了招牌。为了使被服生产更好地为部队服务,被服厂除余贲民、杨立三、范树德负责外,还任命了林善宾担任厂长,具体管理被服厂的工作。

被服厂在桃寮成立后,缝制员工扩大到40多人,他们把缴获来的白布,用自制的颜料,染成灰布。生产项目也由单衣、帽子、盛米袋、绑腿、-袋,扩大为生产棉衣。

1928年5月间,红四军一举攻克永新县城,不但扩展了根据地范围,同时也缴获了敌人大量军用物资,除0-弹药外,还有许多布匹、棉衣,还有6部缝纫机。在这大好形势下,被服厂的工作条件大为改观,人员增至130多人,全厂分为13个组。更可喜的是,由以往的手工缝纫,发展到机器操作,并从前方调来几名会用缝纫机的战士,充实到被服厂,从而进入了大规模生产。

为了保证被服生产的需要,被服厂除加强对员工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外,还在工人中建立了党组织,发展一些优秀分子入党。同时,采取了一套定额生产的方法,即每制一套衣服付给65个铜板的报酬,充分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进度。

1928年8月间,由于湖南省委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形势,强令红军开往湘南,致使造成了边界和红军的“八月失败”。为了避免损失,被服厂搬至茨坪李家祠继续生产。1929年1月,红军在--湘南两省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中失利,被服厂只好解散隐藏。

被服厂的建立,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扩大,起了重要作用。当时若不因时就势地开办被服厂,红军将士们要安全地度过两个冬天,是难以想象的。同时,被服厂的开办,亦为我军后来的军需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为艰苦创业的典范。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井冈山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旧址会感兴趣:

走遍井冈山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