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源故居

徐达源故居

徐达源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黎里镇西的西徐家弄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之间有一幢八进深的大宅,此宅即是徐达源故居。

徐达源故居的第三进名为写韵楼,即是当年吴琼仙的书斋,现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出进。该楼为一楼厅,面积108平方米,高爽明亮,厅前为一庭院,院中原有砖雕门楼、花台等,现存有半残的漏窗一个,其两边云彩、上下四只蝙蝠尚在。望着楼前褐黑色的长窗和楼侧青灰色的高墙,望着院中那一盆盆花草,眼前依稀浮现出当年“写韵帘垂碧柳阴”的情景。就是在这座写韵楼里,吴琼仙写下了许多诗篇。“湖光十里碧粼粼,画出江南二月春。逢着桃花侬要问,此中可有避秦人”、“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杨时节未闻莺。徐忱旧馆分明是,何处东风第一人”等佳句脍炙人口,流传颇广。

吴琼仙逝世后,《写韵楼诗集》予以刻印面世,当时诗坛不少名人为其题咏,留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等名句的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题曰:“一卷兰苕点笔成,清才值得被它卿。若非萧史亲传出,谁识秦楼引凤声。”“靧桃咏絮也清新,未便能惊贺季真。今日-坛下拜,始知世有女仙人。”洪亮吉题曰:“人间奇福都曾占,郎是兰成,妾是双成,读书敲诗岁屡更。三生慧业终难昧,写韵前生,用韵今生,尚剩灵根付再生……”杨复吉题曰:“九天咳唾,珠玉随风堕。引凤箫吹锦瑟和,领取绿窗清课。彩鸾写韵家风,--秀出江东。何以南州都讲,西河一瓣香供。”……

吴琼仙写出《写韵楼诗集》后,也使写韵楼成了黎里的一大名胜,文人们到了这里,便会诗情喷涌,赵筠作了《雨后登写韵楼作》:“众绿纳窗里,湿烟浮远村。春酣万家梦,云卫一楼尊。旧句笼纱澹,奇书对酒温。不禁枨触在,鸿雪信前痕。”郭氏作了《过写韵楼风壁间画兰团扇有怀珊珊夫人》:“含墨空斋有所思,瑶华何处寄相思。露条雨叶江皋路,愁绝烟螺澹扫时。”……

徐达源故居的第五进即是新咏楼,为当年徐达源所居,现从西徐家弄出进。该楼为三开间带两厢楼,九扇落地花格长窗一字儿排开,长窗裙板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楼前为一石板天井,天井里花木葱绿,南侧矗立着一座砖雕门楼,门额四字在“文革”中被凿掉,但仍能依稀辨识,是为“兰桂俱芳”。过去,新咏楼与写韵楼一样,也是黎里的一大名胜,因此,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吟咏此楼的诗篇,清光绪年间刻印的《黎里续志》上刊有周霁写的《过新咏楼即事同秋士竹书作》:“楼居咫尺断尘缘,到及新晴二月天。水鹁鸪啼平野树,竹笆篱巢隔溪烟。好诗喜自无心得,小别愁从见面牵。相对莫嫌仍故我,急沽村酒醉花前。”从诗中,可看出新咏楼实是一个赏花、饮酒、吟诗的佳地,怪不得徐达源在这里作出了许多诗篇,写出了不少地方志书。

信息来源:黎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徐达源(1767—?年)字岷江,一字无际,号山民。吴江黎里镇人。妻子严氏是甪直人。道光元年(1821年)移居甪直,与甪直一批文人交上朋友,开始搜集历代诗人歌咏甪直的诗篇,汇编成《吴郡甫里诗编》《国朝吴郡甫里诗编》。在诗编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人物资料,于是撰写了《甫里人物考》,全称《吴郡甫里人物考》,共22卷,卷1~13为列传,卷14~17为列女,卷18~20…… 徐达源详细信息++

吴琼仙是清代的文学家、女诗人,江苏吴江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吴琼仙[清]女。字子佩,一字或号珊珊,江苏吴江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吴琼仙在丈夫徐达源入京城时曾倾心赠言:“门深似海,戴安道非曳裾之人;米贵如珠,白居易岂长安之客?望早归之。”夫妇诗趣相…… 吴琼仙详细信息++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黎里镇位于吴江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镇为一河两街,两岸保存下来的大多是明清建筑的二层楼房,铺面店堂毗连相接。古镇又一特色是它长长的驳岸,全部用介稽石垒筑而成。几百年过去了,仍是那么齐整坚实。驳岸边嵌着300多根石栏,其中精致的象鼻石栏如金石家手下的印章,方寸之间而趣味无穷,既是系船的极好设施,又是珍贵的艺术佳品。黎里还是著名爱国民……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吴江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故居会感兴趣:

走遍吴江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