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古城周围青山叠翠,孤峰棋布,织金河与贯城河穿城而过。河水与古城错落有致的建筑有一种天然的血脉关系,潺潺的流水声,给这个城市的日日夜夜带来了几分充满灵性的韵致,于是,这城市便多了另一道曼妙的景观:古桥。在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古建筑群”的25个景点中,织金古桥就占了7个。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荡长河中”。在织金现存的古桥中,仅明清时期有史书记载的桥梁就有36座之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7座,分别是月华桥、日升桥、回龙桥、太平桥、童生桥、兴隆桥和仲机桥。它们诗意地横卧于水上,为织金这座流溢着书卷气的古城平添了几许风雅。
在织金古桥中,以石拱桥数量为最多,而且使用的石材基本上都是织金当地的青磨石。精湛的建筑工艺,特别表现在桥基和桥拱上。它们如长虹卧波,横跨在贯城河上。水下的桥基大都采用条石码砌,桥拱的结构除了需要精确的计算,还采用了藤汁、糯米粉、鸡蛋清和石灰搅拌的特殊材料密缝,从而使这些古桥,虽经几百年的洪水冲击和风雨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巍然挺立。
对于织金古桥而言,它的护栏完全有别于江南古桥:这是因为地处乌蒙大山的织金,行走负重主要形式是双肩背篓,而江南的行走负重,都是单肩挑担。所以织金大部分古桥都会营造两侧坚实敦厚的护栏,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结构、纹饰花板,但那宽宽厚厚去角的栏板既方便于坐着,又能将背篓平放于上。让桥既可引渡行人,又可为行人驻足歇脚,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个性化设计,在古老的织金,在数百年前的古桥建造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7座古桥中,“贯城五桥”均列其中,它们多为单孔或二孔石拱桥,桥身敦厚,起拱高,少装饰,犹如干净质朴的小家碧玉。也有三孔的拱桥,如保存最好的三孔石拱桥——月华桥,素雅大气,极像一位大家闺秀。这7座桥不仅造型别致,仪态万方,也是各具特色。它们框架对称、和谐,线条均衡、流畅,远远望去,似日月连珠,如蛟龙掠水,像玉带伏波。其中:月华桥无疑是年代最早的一座,现在桥上依旧人来人往。月华桥位于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据史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奢香巡视水西比喇,驻于河东,当时尚未建桥,来往不便。因为奢香之故,临时搭一便桥以过,名为碎石桥。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兴建,桥成,月华普照,便取名月华桥。桥为圆弧形结构三孔石拱桥,全系块石安砌,桥面为阶梯式。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桥栏损毁,重新进行修葺,桥墩用水泥勾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