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博物馆(韩愈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氛围浓郁的贤令山麓,是一座花园式的纪念馆。其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内设“贤令芳踪”、“文物普查成果展”、“馆藏文物”、“阳山革命斗争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厅。被市、县批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史教育基地”和“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是人们追溯阳山历史文化,缅怀韩愈在阳山功绩的好窗口。另有“韩源”、“韩公井”和“韩愈文化连环画”等景点,绿草如茵,环境优雅,被喻为花园式的纪念馆。
“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厅展出的是我县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部分成果。我县从2007年11月起,全面展开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普查队员们不畏艰难,冒严寒,顶酷暑,踏遍了全县3418平方公里的土地,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159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对各乡镇上报的300多条文物线索逐个落实,最终录入普查点153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23处,复查文物点30处。按照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在153处普查点中,遗址类7处,石刻类11处,古建筑类87处,古墓葬类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41处。目前我县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贤令山摩崖石刻、学发公祠;县级文保单位10处——北山古寺、文塔、学发公祠、韩文公钓鱼台、阳山烈士陵园、高巩桥、石角塘村古民居、七拱桥、大陂村李氏宗祠、白马庵摩崖石刻、杜步石围城。
2011年2月,杜步石围城和白马庵摩崖石刻被评为清远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以及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历史文物展厅内展出的是我县有历史记载的、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各个时代的历史文物。展品种类丰富,其中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石锛、石斧、石钺揭开了研究阳山古代人类活动的序幕,同时也考证了我县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此外还有商代的陶器、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回纹蛙形铜簋”、东汉时期的“东汉永和六年铭文墓砖”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县监察局出土的盛唐时期的“双龙纽铭文铜钟”乃是我馆的镇馆之宝,铜钟外形完整,更难得可贵的是铜钟上有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馆内还收藏了上起秦汉,下至民国的古钱币及部分革命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阳山人民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发展的艰辛历程,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遗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解和研究阳山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阳山革命斗争历史”展厅讲述的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阳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下,一批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劳苦大众的解放,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指引和领导全县劳苦大众掀起了阳山前所未有的抗日运动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他们为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求人民的翻身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阳山人民革命斗争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出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舞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山贤令、阳山麦羹和春牛舞的各种图片及实物。另外还收集了近现代各种农用、工用生产工具一批。
依托优雅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纪念馆)成为社会教育的好窗口,是市、县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史教育基地和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是我县一个重要的宣教窗口。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生平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韩愈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