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古城墙

鸣凤古城墙

鸣凤古城墙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鸣凤西城墙是我县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完整的古城垣,也是我省县一级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现存城墙为南北走向,南起原县木材公司,北至老客运站,全长600米,城门门洞高3.45米, 底宽3.6米,呈拱型,门洞处城墙8.4米, 高4.2米,“城墙外为青砖砌筑,内侧则垒土围城”。

鸣凤城墙建于明成化二年至五年(1466-1469),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主要是为了设兵备御,至成化四年(1468),县治从亭子山(今旧县镇)南迁于此,遂大规模筑城建镇,取名“鸣凤”。据史料记载,当时县城“城墙砌以砖石,高一丈二尺,周八百余丈,设四门”,“筑雉堞环列,因河为池,门四,东景和、西宣说、南 (音同秽)羽、北遵义”,“其城门以上各建城楼”,“城楼则遵奉钦定太监令,仿效均州体式,其所治大门、仪门、正厅、后堂东西两廊及百户所、神庙营房次第俱备,有局匠以造兵器、有仓库以藏兵甲,外筑长堤以防水患”。至今,仍可见南城壕和北城壕,深一丈有余。“坚固足恃悍有资”。城墙通用青灰砖砌成,尺寸有三种:0.4×0.16×0.09,0.37×0.18×0.09米,0.37×0.17×0.08米。砖上文字多为印文一字,有“固”、“如”、“金”、“汤”、“平”、“贺”、“官”等。

自城墙建成至今,罹战乱,经水患,圮火灾,几经劫难,几度兴衰。

崇祯七年(1634),寇至城陷(为张献忠部所陷),邑令王立德申请迁治未果。

崇祯十三年(1640),邑令周乃浃仍理前请(迁治),遂迁鸣凤山之麓。但由于水患不断,城池屡遭损毁,康熙五年(1666),知县宋绎(一说宋辉)复迁县治于河东东庄坪(即今鸣凤镇凤翔路一带,此前名为土城路,后改今名)。

此后,虽城墙每有修葺,但城楼朽塌,砖古脱落,城垣颓坏,风采已大不如前。县志中记载的修缮大致有如下几起:

乾隆三十年(1765),时任县令的宋楷-朝廷请求维修获准,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兴工,十月告竣。

咸丰二年(1852),邑侯李葆树兴工复修,经一番修葺,面貌大为改观。

同治五年(1866),邑侯郑晖林再加修整,其规模大致已同建国初期的远安县城。

1867年至1949年近百年期间,连年战乱、灾荒不断,官府虽也曾几度修复,但仍难现古城墙当年风采。尤其是1935年7月3-6日,连日暴雨,山洪暴发,城内积水6-8天,城墙损毁严重。1940年6月至1943年,日军侵华时,县城多次被狂轰滥炸,城墙塔楼被炸焚毁,古城墙再一次受到严重摧残。到建国时,县城已完全破败,昔日固若金汤的古城池也仅剩下西门一段残垣断壁。

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昔日屡经浩劫几成废墟的东、南、北三面城墙相继被清除和拆走,城砖有的被拆去支援了国家建设,有的则佚失在民间不为人所察。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城墙也因人为破坏而损坏严重,许多单位和个人依城墙搭建房屋,在城墙上覆土种菜,城墙上约两米高的城堞也全部被毁。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相继在原鸣凤粮管所、原县看守所和解放路农机公司临街房屋发现了大量已被使用的城砖,见证了古城墙的兴衰变迁。

1993年,远安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远安县重点保护文物加以保护。

1994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宜昌市第一批重点文物。是年,县人民政府投资对西门城墙进行了维修,并撰《重修西门城墙记》一文,勒石记之。

1998年12月,远安县人民政府兴修防洪堤和栖凤园,沿着古城墙外建设成了集防洪、护城、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栖凤园,古老的城墙大部分得以现诸世人,目前仅有老客运站至西门段尚掩藏于商铺民宅之中。

2002年5-12月,远安县人民政府按照“修旧如旧”有原则,从民间征集部分原城砖,对西门至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使古老的城墙又焕发了青春。

根据县志记载,当年我县的古城是全部仿照均州砖城建造的。经查史料,均州位于现丹江口市境内,均州砖城为洪武五年(1372年)守御副千户李春修筑。周围6里153步2尺,高2.5丈,宽1.2丈。壕深3丈,宽6丈。门禁4座:大东门、小东门、北门、南门。但遗憾的是1967年11月18日,丹江口水库大坝下闸蓄水后,将历史上曾经作过州治,有过与荆州古城一样气派古城墙的均县县城(丹江口市前身)全部淹没于数十米深的0之下。

延伸阅读: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远安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古城墙会感兴趣:

走遍远安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