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山寺

魁山寺

魁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魁山寺因建于魁山之顶而名之。位于蓬莱镇城南,前有青狮白象,郪江玉带环绕,后为五凤朝阳,铙钵铜鼓,左有猫儿守盘,石亭迎万佛,右是金禅护龙洞,宝石镇石龙过江。魁字山源于峨眉龙泉之主脉,又名写字岩、位于蓬莱镇南面,相对高度95米,海拔高标380米。全山均为页岩和浮土层,唯山顶一石屹立,形若塔顶。岩石质地坚硬细腻,中无缝罅,且向北一面,壁立如刀削,平坦若玻璃,巨“魁”字就刻于石壁上。人们故称“五凤朝“之”东北凤”山为魁字山。

“魁”字高5米,宽4米,字形正楷,阴形、笔划最深为4公分,最大笔划横面为40公分。家迹工整,笔力有神,大而不弛,密而不紧,间架恰当,左右均称,铁画银钩,苍劲有力,笔锋舒展,柔中有刚,是难得的文化瑰宝,经精工刻戳,用石灰涂其字迹,洁白、醒目,数里遥观,清晰可见。“魁”字为谁所写?据西地父老传说,是清干隆十四年(公元1705年),由曾志黾所刻。曾志黾一生酷爱书法,尤其爱写“永”字和“魁”字。据说,曾是渠县来蓬经商的商人,书刻“魁”字,意在“魁”星“保佑,生意兴隆,一本万利。清道光二十五年(1854年),县丞章潘(字山甫、潼八署的书画名字)慕其魁字巨大,书写精工,在其字右下两公尺处,书刻了一个一米见方的“福禄寿喜”合体字,以资留念,有此衬托,更添风彩,魁山由此而得名。魁这生存了一百余年,1953年,蓬莱打包厂修建厂房,需用石料,取石砌围墙,于是人们喜爱的“魁”字就此毁灭。魁山之顶在以后的38年间,,则变为秃岭荒坡,“魁”字遗址。

1991年,以邓德宝、王仲文、刘一安等人为首事,由蓬莱镇人民政府划拔土地,请遂宁灵泉寺释崇辉大师主建魁山寺,并设四至界石,为魁山寺建庙及绿化用地。1992年春,开始向四方信众募资建大雄宝殿,当年大殿落成,面积约260平方米,1993年又开始建客堂、僧僚房、饭堂、茶园、厨房、厕所,面积约五百六十平方米。

1993年2月9日,建于魁山之顶的新寺定名为魁山寺,魁山寺经蓬溪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同年冬,修建观音殿,于年底竣工。1994年安砌垮塌堡坎,建修茶园,10月修建建大型化钱炉,炉高5米,宽8米。魁山寺罗汉堂位于大英县需南魁山寺与五凤寺之间的册垭口处。

2002年,经过三年的积极努力,一座罕见的五百玉石罗汉堂建成。魁山寺罗汉堂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殿堂坐南进北,大门正对蓬莱镇,砖混结构的罗汉堂红墙黄瓦,雄伟壮观,经过十余年建设,魁山已形成“寺中园、园中寺”的独特格局,寺园如画、游人如织。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大英县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寺会感兴趣:

走遍大英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