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该文化遗物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双墩遗址出土有刻画符号的古陶器,纹饰简练,手法粗犷、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以鱼纹、猪纹为多,还有鹿、蚕、鸟、虫。研究刻画符号的专家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

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出土遗物种类复杂,数量多,内涵丰富,其中带刻划符号的器物600多件,刻划符号共计200余种,是研究淮河流域史前先民-、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资料,对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双墩春秋墓南距淮河2公里,北距双墩遗址250米,占地1000平方米,是安徽省境内新石器时期大型墓葬,双墩1号墓和2号墓相距200米,大小近似,其中双墩1号墓封土高达9.5米,南北60米,东西80米。

2号墓南北50米,东西60米,高8.5米,两墩均为夯土构成,夯土层厚约15-20厘米,双墩墓葬封土高大,说明墓主生前地位很高。上世纪80年代曾对其进行勘查,未发现被盗的痕迹。1998年蚌埠市政府将其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家文物总局批准,对双墩1号墓进行了挖掘。11月27日下午3点,正式动铲挖掘,历时19个月,挖至墓底,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其时代为春秋,距今2500年。

该墓葬出土文物很多,计有青铜器12件,钟、鼎、盉、舀、铃、戈、矛、剑、镞、车马器、石磬,彩陶器(壶、罐、盆)、玉器、漆器、木器、海贝等共400余件,10具殉葬人体骨骼,猪、马、牛、羊坑。据专家初步认定墓主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君,出土文物中至少有10件以上可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双墩村东侧农场东路西侧边线,南至规划淝河路北侧边线,西至东北——西南向土路南端取南北正方向,北至双墩村北侧大寨路南侧边线。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规划长征北路西侧边界,南同保护范围,西至规划特步大道东侧边线,北至规划城市次干道南侧边线。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双墩村东侧农场东路西侧边线,南至规划淝河路北侧边线,西至东北——西南向土路南端取南北正方向,北至双墩村北侧大寨路南侧边线。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规划长征北路西侧边界,南同保护范围,西至规划特步大道东侧边线,北至规划城市次干道南侧边线。

双墩村:双墩村隶属小蚌埠镇管辖,位于镇政府西北角,南与蚌埠工业园及中环线毗邻。辖区内拥有距今73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遗址和2300多年前的春秋钟离古墓,文化底蕴深厚。全村占地面积近8平方公里,村部办公场所坐落在中心位置,有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6000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全村民营企业多达27家,蔬菜种植面积近千亩,人均收入达8400元。村内经济基础较好,环境…… 双墩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巡游足迹之2023春(赣皖鲁苏)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淮上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遗址会感兴趣:

走遍淮上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