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故居和墓

王守仁故居和墓

王守仁故居和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大厅--“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用材粗大稳实,构件装饰严谨。寿山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确切评价。

出大厅过甬道便是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达到532.56平方米。楼下明间檐下悬有史树青先生题写的“瑞云楼”匾,明间前檐柱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内檐柱的檐联为“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楼下现布置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展示了王阳明先生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先生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王阳明先生一生的业绩成就,诠释了阳明学说对日本等海外诸国的深远影响。楼上辟为王阳明及其家人居室的复原陈列。楼前为通道,两侧为庭院,种植了花草树木,东西两侧分立由日本友人捐赠而立的“阳明学纪念碑”和“修复瑞云楼碑”。此楼主体后在清乾隆年间被焚毁,而仪门、正厅等四周建筑基本完整,火烧场遗址一直保存至今。1996年由市政府拨款,在火烧场遗址上借用别处拆迁的明代建筑原材料,仍按明代风格,参照故文献《瑞云楼记》所述原样在原址修建。

明成化八年(1472),王阳明先生诞生于瑞云楼。当时此楼是王阳明之父王华中状元之前向莫氏租的。王阳明在此度过了童年生活。曾于二十一岁、四十二岁、五十岁和五十四岁时四次返回故里,特别是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返乡祭扫祖茔时,曾特地登上瑞云楼。史载,当时他手指楼内藏胎衣处,顾念及母亲和祖母,因自己军务繁忙,没能生养死殓,不禁潸然泪下。此事表明了王阳明对其故乡故宅怀着深深的眷恋,即使是在戎马倥偬之际,往往也是“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王阳明诗句)。此楼后又租给钱氏,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大儒钱德洪亦降生于此楼,实乃历史之巧合。

经过多年历次的不断整治、修缮,王阳明故居的整体格局得到了保护。

2006年6月与绍兴的王守仁墓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 王守仁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余姚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故居会感兴趣:

走遍余姚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