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

栖霞寺

栖霞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朝刘宋泰始中(465-471),明僧绍(号栖霞)在摄山结庐而居,"抗迹人外",与智度和尚相友善,有师友之谊。南齐永明七年(489),明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智度和尚主持,这就是栖霞寺的起源。

栖霞寺

栖霞寺

栖霞寺

唐初将栖霞寺扩建,改名功德寺,增加殿宇49所,"楼阁延袤,宫室壮丽",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洲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是栖霞寺的黄金时代。唐高宗上元(674-676)年间,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武宗时排斥佛教,寺被废。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又重建。南唐时高越建舍利石塔,又重修栖霞寺,改称妙因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名普云寺。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名栖霞禅寺,哲宗元礻右八年(1093年)改称岩因寺崇报禅院,又名景德栖霞寺或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到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才恢复栖霞寺的名称。

栖霞寺

栖霞寺

栖霞寺

除政治上排斥佛教的原因外,由于栖霞寺所在地栖霞山临江屏立,山川形胜雄立楚尾,地势奇险,蔚成金陵防卫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建寺以来,经历大战数见不鲜,故栖霞寺屡毁于战火,以致屡毁屡建。

栖霞寺

栖霞寺

栖霞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0"期间又遭严重毁坏。自1980年起,人民0对这一千年古刹进行重新修缮,栖霞寺规模空前,名播遐迩。现寺前彩虹明镜和月牙池,右侧有明征君碑,左侧有赵朴初重修栖霞寺碑记亭;寺内有弥勒殿、毗卢宝殿、方丈室、法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祖堂、宗仰上人纪念堂、千佛斋素菜馆等,栖霞寺古建筑皆依山势,层垒而上,殿宇楼阁极其宏伟,殿西摄翠楼遥对东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毗卢宝殿]

入栖霞寺,出弥勒殿,经过方形天井,拾级而上,便是宏敞的毗卢宝殿,殿内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迎面正中供奉着一尊毗卢遮那佛,高约5米,连须弥座在内高达8.6米,金箔贴身,庄严肃穆。在其左右,侍立着梵天、帝释两天王,他们是"天龙八部"的成员,是佛教中的0神。大殿两庑,分列着二十诸天木雕像,均高2米以上,他们也是"天龙八部"的成员,这些雕像个个点金妆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光泽耀眼。毗卢遮那佛背后,是海岛观音群塑,表现的是观音普渡众生的三十二应身,形态各异,从容自若。这是寺庙中一组最热闹的群像。海岛中塑造有数十个人物,中央是巨大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其左右胁持为善财童子和龙女。大殿前侧左右各有大钟、法鼓一面,大殿后侧有两座雕刻精细、妆金涂彩的大型豪华佛龛,原系北京紫禁城的清朝遗物,1979年运至栖霞寺,佛龛内分别放着石刻观音像和阿弥陀佛像,石刻阿弥陀佛像头部为寺内收藏的旧物,躯体为南京艺术学院张祥水先生根据北朝石刻用石膏制作后着色仿旧,该石佛头部长颜广颐,很可能是梁朝临川靖惠王萧宏所造的无量寿佛石像遗物;石刻观音像头部较小,可能为唐代遗物。

[藏经楼]

从方丈室入内,再上台阶,便是藏经楼,栖霞寺藏经楼是国内著名的藏经楼,在全寺最高处,楼下为住持和尚起居办事的法堂,也称狮子座,供宣讲佛法之用。法座后挂有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画像两旁悬挂着1979年重修栖霞寺时赵仆初题写的对联一副:"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踪重千秋"。法座前面设有讲台,台上供小佛坐像,象征听法诸佛,台下设香案,两侧置听法席。楼上为藏经之处,楼上室内正中佛龛内供奉着一尊释迦玉佛,是用整块白玉精雕细琢而成,形象颇异,为缅甸僧人赠送的物品。室内两侧放置着整齐的经柜,按《千字文》字序,存放着经、律、论三大类佛教经典著作,多达8000余册,其中最名贵的为"贝叶经",是在娑罗树叶上烙印梵文,相传是唐僧西天取经带回,因其时代久远,弥足珍贵。此外还有一本"血书",是清末一位女信徒滴血抄写而成。

[玉佛楼]

"玉佛楼"于1987年复建,匾额为赵朴初题定,黑底金字。楼内正中结伽趺坐的玉佛,高60英寸(1.524米),供秦朝在玻璃柜中,它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敬献的。玉佛左右分别为药师如来佛和阿弥陀佛。进门的左侧墙壁上悬挂着"佛成道在鹿野说法度生图--从度五比丘至涅相"等共计19幅图,另有一幅"四处纪念之地(即佛祖诞生之地、领悟四圣谛之道地、初次布道之地、涅之地)图";进门右侧墙壁上悬挂着"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共19幅,这些图片是美国洛杉矶西来寺捐赠的。

[宗仰上人纪念堂]

宗仰上人纪念堂紧邻"过海大师堂",堂内正中为宗仰画像。有题联一副:说法宗三论,印心属三伽。

堂内左右两壁悬挂有若舜,寂然、方廉、青权四位栖霞寺高僧的画像。堂内还陈列有翁同和、章太炎给宗仰的题字,以及宗仰手绘图卷和其他有关史料。今日的栖霞寺,便是在民国年间的基础上修复的。

正如宗仰之法孙明常所言"民国以来,沙门尊宿,获国家褒典者,公一人而已"。

[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代鉴真和尚(688-763年)而于一九六三年设立的。

据史料记载,唐代高僧鉴真于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日本,东渡时,由于迷失航向,漂流至海南岛,他在登陆北返途中,于天宝十年(751年)途经江宁(现南京),由其弟子灵礻右迎到栖霞寺,逗留三日后,返回扬州大明寺。

鉴真纪念堂正中佛龛内供奉一尊鉴真和尚脱袈裟千漆夹塑塑像,它是日本奈良招提寺八十一代森木孝顺长老亲自塑造,一九六三年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之际,由日本文化界、佛教界联合赠送给栖霞寺的。

鉴真和尚端坐的佛龛,在设计上别具一格,它采用扬州大明寺为模型,背景是惊涛骇浪,表现出鉴真和尚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

在纪念堂内,还陈列鉴真和尚生平事迹的文献,外宾赠送的礼品,包括日本友人所赠的《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图》、《鉴真和尚纪念集》等。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是我国八大重点宗教院校之一,于1984年正式向全国招生,由赵朴初兼任院长、茗山法师为第一副院长。现在的栖霞山分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教室、斋堂、宿舍、厨房等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阅览室内各种佛学文献、文化知识的书籍、佛学研究著作乃至佛学经费与日俱增,更兼栖霞寺藏经楼珍藏的八千余册经、律、论等佛教典藉,足使学僧们漫游于知识的海洋中。栖霞山分院有一个强大的师资阵容,全院有十余名专职教师,更兼寺内茗山、圆湛、雪烦、养真、吉慧等法师亲临授课,赵朴初、刘大任等也数次作学术报告,外省市各院校的教授、老师也常被请来授课。近年来,部分佛学院毕业的年青法师也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增加了新的血液。

对于学僧,佛学院十分重视其文化、品性等方面的素质,入学者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和各种文化知识的考试,择优录取,学院本着"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的要求,强调学僧必须重视修持,过严格的宗教丛林生活,保持佛家本色,经常参加寺内的水陆法会和受戒活动,使之自戒自警、严格戒律、坚持信仰、勤奋学习。在专修课梵呗、佛学概论、丛林知识、戒律学、止观、遗教三经、二课合解、佛典选读、佛学史外,还对政治、语言、历史、地理、外语等科做系统学习。

到目前为止,栖霞山分院已培养出学僧350余人,其中100余人已考入中国佛学院深造,有的在国外攻读博士生、研究生,有的已到各寺任职,并成为骨干。学院还多次组织有关人到国外参加佛教活动,为发展世界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一九九六年底和一九九七年初,受国务院宗教局与中国佛协委托,学院派出以隆相、理海为团长的12名僧人赴缅甸0、缅罗佛教界护送佛牙舍利供奉,因当地-破坏,发生了-0,而学院师生不顾生命危险,舍身0,寸步不离佛牙舍利,保全了佛牙舍利,提高了中国佛教界在世界的威望和声誉。

[千佛斋素菜馆]

一九九四年新建的千佛斋素菜馆位于栖霞古寺左侧,是具有现代化标准的素菜馆。

素菜,是中国菜系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素"字的本意为白色,后引申为无酒肉之食。素菜以其食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寺院素菜、宫庭素菜、民间素菜三个流派。根据寺僧生活上必须"极苦修行"的特点,故本素菜馆为寺院素菜。

寺院素菜,又称"释菜",其厨房称"香积厨",取"香积佛及香饭"之意。本寺素菜以豆类制品、面筋、笋、蕈以及时鲜蔬菜为主原料,用植物油烹调,清幽素净,花色繁多,制作考察,营养丰富,具有健身疗疾的特点,特别是一些象形菜,完全以素为原料,假以荤名,形似味近,几可乱真,如以土豆泥、豆腐皮为主料,冬菇、卷心菜、冬笋为辅,经酿、煸、炸法烹制的"醋溜黄鱼",不仅外形极似,而且酸甜可口,完全可与荤醋溜黄鱼媲美,堪称素菜中之工艺品。

现千佛斋素菜馆供应的品种达40多个,冷盘有素火腿、素烧鸡、水煮干丝、五香烤麸、拆烧、腰果、凉拌木耳等,烧菜有炒腰花、炒虾仁、炒鱿鱼、炒鱼片、金玉满堂、中华四宝、银芽鳝丝、糖醋排骨、烩口蘑、红烧皮肚等,这些风味独特、滋味无穷的美食、价廉物美,深受善男信女和广大游客的称赞。此外,还可承办不同规格的全素宴席,以满足各种层次的顾客之需要。

[千禧钟楼]

千禧钟楼,位于"彩虹明镜"的东南侧,由东南大家杨德安教授设计。钟楼高十六米,两层飞檐斗拱仿古式,由36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撑托,二楼悬挂一只由晨光集团铸造的青铜大钟,此钟直径2.2米、高3.2米、重6吨。一楼安放一尊来自台湾价值为20万元的释迦牟尼佛像。该楼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竣工。

[青权骨塔]

青权为金山江天寺方丈,以栖霞法派,由金山分灯,青权洞识心性,于示寂前遗嘱葬栖霞,示金栖两法系子孙,骨塔在栖霞寺藏经楼后山右侧。

[宗仰骨塔]

宗仰骨塔亦称乌目山僧宗仰塔,在寺后中峰中脊右侧,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国民0明令褒扬宗仰生平事迹,特拨国币伍仟元交戴传贤、张主持修塔立碑,以资表彰,章太炎亲撰《栖霞寺印楞禅师塔铭》。

[三论宗与祖庭栖霞寺]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宗派之一,三论宗以主要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而得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出此三论后,师徒相传。研究者群起,中经南朝宋、梁的僧朗、僧诠,陈代的法朗,至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据董平在闽南佛学院学报第二十三期中的论述:"吉藏之学,受之于兴皇法朗,而法朗之学,则出于僧诠。诠居金陵摄山止观寺,学宗般若,而以中观为归,名动当时,《续僧传》卷七《慧布传》云:摄山止观寺僧诠大乘海岳,声誉远闻,同卷《慧勇传》:僧诠门下有四僧最为著名,即法朗,智辨、慧勇、慧布,当时号称为"四句朗,领司辩,文章勇,得意布",谓之"诠公四友"。正由于僧诠及"诠公四友"的竭力提倡,共戮力于三论之学的复兴,遂使摄山栖霞寺成为南方三论学的中心地。

据吉藏记载,僧朗实为中国三论学之传承史上的一位至关重要人物,汤用彤先生云:"齐梁二代,《般若》三论,亦有学者,然善者既少,仍不广行。此学之行,端赖摄山诸僧。摄山僧朗,始以《三论》命家。传其学于僧诠,僧诠传之兴皇法朗。兴皇法朗,在陈时大为时所重,弟子众多,其中隋之吉藏,遂使《三论》之学,重振于华夏"。

由僧朗携之南来的摄山三论之学,实至于兴皇法朗之时,才真正在佛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宗后亦传日本、高丽,至今相传不坠。因三论宗是摄山栖霞寺宏扬光大的,故海内外都称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在日本,韩国及所有研习三论宗之学的地方均享有崇高威望。已故中国佛协会长赵仆初先生在为栖霞寺藏经楼题联时称:

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点时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迹重千秋。其中便点明了南朝时摄山僧朗弘扬三论之事。

[佛事活动]

由于栖霞寺旧观尽复,声名显赫,名僧茗山、真慈相继任方丈,声名再振,省、市及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佛教信徒,纷纷来栖霞寺做佛事,近年来,每年达三、四百台佛事之多。栖霞寺做佛事的种类主要有延生普佛、往生普佛;单台焰口、三大土焰口、五大土焰口、七大土焰口、九大土焰口;诵地藏经、诵金刚经、诵药师经、三时系念;六经六佛、药师忏、三昧水忏、地藏忏等十五种。栖霞寺最大规模的佛事活动为大型两利水陆0会,计有僧人82名入坛诵经七天。水陆法会最蔚为壮观的是最后一天"送圣",其时僧众一百六十余人参加。大将军领路,最前面是纸船、纸马、鸣锣开道;导旗、灯笼、香灯、传炉和伞居后,再后是二十四杆旗幡、二十四盏香灯,二十四个托盘,吹的、拉的、敲的、打的、击的各种乐器演奏,断后是主法、正表、助表三个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走在最后的是做水陆法会的众斋主。送圣的队伍约有二百余米长,围绕寺庙一周,边走边念"南无阿弥陀佛",在鞭炮齐鸣、香烟缭绕,纸船明烛照天烧中送圣结束。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84号

类型:寺庙古塔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5-85761831

开放时间:

7:00-17:00

栖霞社区:栖霞街社区:位于栖霞山脚下,共有20个居民组,分栖霞老街片和红枫街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户数1705户,总人口4202人。…… 栖霞社区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栖霞区旅游景区

中国佛教四大古刹

中国十大名寺

你可能对下列寺会感兴趣:

走遍栖霞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