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桥

张汉桥

在禹城东北距老县城十里的徒骇河上有一座大桥,名曰张汉桥(也曾叫广通桥)。明朝成化年间,河西刘庄有一位姓张名汉的大善人,看到往来客商车马难行,且时有失足落水溺死者,坐视不忍,毅然购置砖石、木料,召集民工修建了一座九孔桥,并在河西路南修建一座真武庙,以镇桥、河。往来客商及当地百姓无不欢欣,张汉之名声遂为大震,人们便不约而同地称此桥为张汉桥。后又补桥并加添桥五孔,修成十四孔桥,比原来更壮观。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秋,阴雨连绵,河水猛涨,又将桥冲塌。随即又有刘豹、张茂芳等义士为首,倡设基金会,召集乡民重修大桥,且增添二孔,遂建成十六孔大桥。为表彰张、刘诸君先后数次修建增补桥粱之义举,颂扬他们的功德,众乡绅恭请赐进士第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临邑邢侗撰写了纪念碑,并根据文人雅士们的提议,将桥名改为“广通桥”。碑名曰《重建广通桥碑记》。可是人们仍习惯叫它张汉桥。

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原,其出于军事及经济侵略之目的,便奴役当地百姓为他们扩修从临邑至禹城火车站的公路(当时人称汽车道),并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桥(此桥在原张汉桥北约一里处)。桥上装有雁齿护栏,挺洋气,故当地人称“洋桥”。自从有了这座洋桥之后,原来清末修的旧砖桥仍伏卧于河床之上。20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下,举国上下大搞水利建设,随着徒骇河的拓宽、加深,原来的旧桥和被称为“洋桥”的新桥一并被民工们的独轮车及撅锨除掉,代之而起的是钢筋水泥浇铸的现代化大桥。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禹城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桥会感兴趣:

走遍禹城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