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清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凉寺始建于明嘉靖元年,至今已约五百余载,大清凉者《金刚三味经》云“芳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此寺名之主旨也,原寺以土地祠、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为轴线,两厢禅舍俨然,钟鼓二楼对峙,壮丽恢宏,而院中古柏参天,紫荆蟠曲,后院果蔬飘香,寺左小桥流水,相映成辉,更觉“清凉”,诚礼佛之胜地,信旅游之佳所。相传寺成之初,一命官左迁新缰,午间小憩于途次,梦见有寺掩映于碧水翠柳之间,即徐步以入,尽观寺内景物,逐叩拜于三宝法像之前,忽闻佛祖言曰:“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痴迷乎五浊恶壮,便失真如本心”。旋而梦醒,甚觉异之,暮宿本埠,初见清凉寺,似曾涉足,忽忆日间所梦,乃大惊,惶惶然急步以趋,但见寺中景物,与梦中所见毫厘不差,则溘然大悟,于是陈辞有司,获准。遂为本寺主持。由是,香火鼎盛,尔来数年不衰,原大雄宝殿有悬匾一方,上 书曰:“梦惊清凉”。即旌此事,惜如此庄严佛教之胜地,如此深厚之文化沉淀,竟毁于文革一旦,实属不幸。今政通人和,国富民殷,有志之士,竭力筹措,八方信民,慷慨解囊,历经数载,于2003年迁建至现址,总面积46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建主要殿堂5座(间),面积300平方米,附属房屋32间,面积6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5人。2011年又对该寺进行扩建,新建客房27间,广场及停车场2000多平方米。寺院远近闻名,香火旺盛,为一处重点藏传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