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莱芜炮台位于澄海凤翔街道莱芜岛上,与南澳岛隔海相望。
大莱芜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与南澳长山尾炮台相望,称之“姐妹炮台”,是粤东地区古建筑方型炮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遗址。外围宽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设大炮八位,营房二十三间,操巡兵四十名,另有战马一匹,坐马三匹,外海艍船二只,配兵四十名,属南澳镇澄海协左营。
现大莱芜炮台四周围墙仍基本完好。墙体均用灰沙夯成,虽几经风雨,仍坚固结实。围墙高6.7米,长51米,宽25.8米,呈长方形。墙厚2.5米,上有人行道宽1.8米。炮台内原有营房昔毁。东南角有一方台,与炮台围墙连成正方形,边长12米,墙厚1.7米,中间填土,与围墙齐平。原设有瞭望哨和炮座。一道石级倚东南墙壁,缘阶而登方台和人行道。东向一侧开一门,门高2.5米,宽1.5米。
大莱芜炮台保存了清初结构,四周围墙基本完好,在地理位置上,与东面南澳县右营五屿,西面放鸡山营汛,南面蓬沃达濠营,北面镇标右营形成掎角之势,扼守潮州、澄海出入门户,是古边防要塞之一。历史上,曾有明隆庆三年,明崇祯四年两次在莱芜岛上大破海寇,立下战功。康熙五十六年建大莱芜炮台后,驻兵操守疆巡,在粤东古边防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和意义。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建大莱芜炮台。1984年12月5日,澄海县人民政府公布大莱芜炮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大莱芜炮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澄海区莱芜岛的西南侧
:3路公共汽车到达
开放时间:全天候免费开放
凤翔街道:自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澄海置县至今,凤翔区域历来为县治所在地。1994年澄海撤县设市后,为理顺管理体制,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撤销澄城镇建制,设置凤翔街道,辖11个居委会,在12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多万人口(含外来人口),工业与农业比重为99.5%:0.5%。翔地处澄海市区东部,东连金鸿公路、莱芜港口,西接324国道,南面澄莱…… 凤翔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