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东塔,又称净明寺塔,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关街道,地处东关正街净明寺院内,是旧时汉中的标志性建筑,曾与饮马池构成“汉中八景”之一,称为“东塔西影”。属于南宋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
净明寺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清代重修,20世纪后半叶曾改设“东塔小学”,2000年维修,恢复寺院格局,由前殿、后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塔建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后世有修葺。原为十三级,1953年维修时去除坍塌的顶部两级,恢复塔刹。
现塔十一级,残高16.5米,底边长4.37米。塔身底层特高,正面辟券门,内设小方室,高约3米(今已封堵)。以上各层实心,逐层收减高宽。层间叠涩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均四面当中辟券龛,内置立砖一块(原当有供奉),龛两侧各砌单层亭阁式小方塔1座。塔顶呈圆形收束,置宝瓶式塔刹。底层东面嵌1953年款修塔碣1方。1953年维修时,发现塔顶(天宫部位)残存压角铁狮1对,其上镌有南宋“庆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昭谨舍”字样,为确定该塔建造年代提供了物证。洋州,即今汉中市洋县(唐代为洋州治所)。另外,塔砖上还多见“梁”字铭文,今汉中及附近地区在西晋、南朝、隋唐时期均为“梁州”之域,或可证寺及塔均始建于唐或唐以前,现塔或为南宋重建,利用了原塔的部分旧砖。该塔的典型特征:各层券龛两侧砌单层亭阁式小方塔1座,这种装饰手法在关中宋塔中不曾见,但见于唐代小雁塔(第五至十一层南北券窗两侧饰小方塔),此种情况值得研究者注意。
1995年对塔身实施了维护;2000年对寺院配殿进行了维修。
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汉中市东塔”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更名“汉中市东塔”为“汉中东塔”,并公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以塔为中心,东至东塔小学办公院,西至东塔小学教师宿舍,南至小学厨房,北至小学办公室;一般保护区东至操场边围墙,西至教师宿舍,南至东关正街,北至小学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同一般保护区。
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