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围山书院

浏阳围山书院

浏阳围山书院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有围山高耸,溪水环绕,宅我校于其中。听鸟雀吱吱,水声潺潺,我们在此间乐也融融。努力求学业,造就优良国民,矢志救国,毋忘父老,作育热忱,我围山万古长青。”

这是围山学校的老校歌,围山学校的前身就是浏阳八大书院之一的围山书院。

围山书院坐落在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市,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和中学。正如歌词中所言,在“岗峦围绕,盘踞四县”的大围山山麓,在东门集镇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的围山书院秀然而出,在经受100多年的风雨历练后,依然翰墨留香。

围山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由谭嗣同的老师涂启光领衔捐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书院坐北朝南,青砖、石柱、木梁结构,今存建筑面阔五间,沿中轴线五单元对称排列,有春满堂、大成殿、嘉惠祠等。三进院落,中栋内设过亭、抬梁式构架,左右设天井。校舍四周有围墙,校舍前有操场后有花园,围墙东西两端各开一槽门,隔操场相望。现在中列单元保存完好,青砖、石柱、木梁依然记忆着书院经历过的百年沧桑巨变。

当时的山长为涂质初,涂启先长子,是书院的首任校长,也是唯一一任“山长”。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围山书院更名为“上东围山高等小学堂”(“山长”也改称“堂长”),学习内容及教学形式也有了相应改革,现代科学文明开始叩开山区的大门,并经由课堂深入人心。1912年,按照当时教育部规定,改“学堂”为“学校”,于是“上东围山高等小学堂”便改名为“上东围山高等小学校”,“堂长”又改称“校长”。从此开始按班级招生,分班教学,并记载班次。起初是男女分校,此处仅是男校,女校设在瑶前。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才男女并校。当时课程有国文、算学、修身、历史、地理、自然、英文、体育、音乐、美术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加紧对苏区发动“围剿”,1930年学校被迫停办。1934年又开始办学,校名改为“上东围山高等小学校”,班次与以前相衔接。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学校迁到瑶前办学,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原址办学。1946年校名改为“上东镇中心国民学校”,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后几经变革,1993年浏阳撤县设市后遂改为“浏阳市第十四中学”,直到1999年撤消。至此,琅琅书声刚好在围山书院响彻百年整。

延伸阅读: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浏阳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书院会感兴趣:

走遍浏阳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