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龙洲书院

益阳龙洲书院

龙洲书院位于益阳资江南岸龟台山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自捐俸金,令“民所犯(罪)情甚轻力能赎者”赎以瓦木材料,又集侵占县学隙地之人“抵修祠阁”,在龟台山建成书院,前濒资江,以其位于会龙山与十洲之间,取名“龙洲”。有大门、讲堂、号舍、尊经阁、五贤祠、妙合亭等,“规模之盛,盖侵轶石鼓、岳麓矣”,并撰《龙洲书院志》以记其事。又聘蒋信等讲“心法”。崇祯十六年(1643),书院毁于兵。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江成重建。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高自位重建五贤祠,内祀刘激所铸屈原、诸葛亮、张栻、张咏、胡寅等5人铁像。刘激、高自位的事迹也因此载入《益阳县志》,蒋信附祀“于学右五贤祠,增为六贤”。江闿因为“讲学龟台”,办“附祀书院五贤祠”,其移知均洲时,“益父老于不远数千里,越重湖大江,走均域探望,岁无少间”。

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冯鼎高增建石牌楼、洞原亭等。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蒋信替张咏为五贤。咸丰二年(1852),清兵驻此攻太平军。四年(1854)、九年(1859),知县林廷式、郑本玉重修。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毛隆章以生徒日多,扩建斋舍,增加课额。三十一年(1905),改为益阳学堂。辛亥革命以来,相继改为县市第一高等小学堂、龙洲师范学校等。1949年后,龙洲师范并入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改名益阳师范学校,其址曾先后为医院、益阳地区干部学校、省立四中分校所有。1952年至今为益阳市二中。

自龙洲书院成立至今的450多年间,这里弦歌不绝。明、清两代许多名臣皆出于此,沅江阁老杨昌嗣和益阳进士罗喻义、郭都贤是代表。至清初,书院的学子们都受郭都贤、罗喻义等的影响,坚持民族气节,不攀附清廷。因之清王朝把书院改为义学以教育儿童。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益阳学子参加科举的人很少。到乾隆年间,书院才逐渐修复,益阳学子中举的人倍增。嘉庆年间有胡达源与陶澍等人进士及第,胡达源为钦点探花。同治癸酉科田游苏、刘集勋、龙骧一科三进士,传为佳话。1936年,据曾宗鲁估计,凡益阳籍学子,在晚清50年内,有154名登科及第。

在民主革命中,出身龙洲书院的学子更是英才辈出,革命烈士熊亨瀚、肖山令、夏曦、袁铸仁,历史学家周谷城,文艺理论家周扬,著名作家周立波,华侨教育家张国基等均在书院接受过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数万学子遍布全国各地。

1917年,毛泽东在益阳考察农民运动时,曾两次借宿书院,并畅游资江。时隔46年后,毛泽东邀湖南第一师范同学益阳人田士清在北京叙旧时,就关切地询问书院情况,并清晰地记得当年书院放假只有老工人留守,看到他是读书人就同意借宿的情景。

据《益阳县志》记载,当时龙洲书院的尊经阁高达5丈。龙洲书院在清末废科举之后几度更名,龟台山也已不现山形,历史的风云,已抹消了古代书院的遗迹。只有这一隅花园,还保留着两座小亭。一座是明代的“洞原亭”,取“洞究天下万物之本原”义。历史学家周谷城所著《世界通史》,打破了“欧洲中心论”,认为世界是多元的有机整体,世界文化是交流渗透的,这也成为“洞原”的最有力佐证。另一座“三五亭”,为1938年龙洲35位学子在奔赴抗日战场前捐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赫山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书院会感兴趣:

走遍赫山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