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义庙

成都三义庙

成都三义庙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义庙位于成都武侯祠内,初名三义祠,位于成都市提督街,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迁建到武侯祠内。三义庙现为一进四合院,由拜殿、大殿和两侧的廊房组成。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五米,抬梁式屋架,彻上明造,檐撑雕花,其前用木栅栏代墙封挡,只留中间开口为大门。大门内东侧挂一高约二米的大钟,是按我国寺庙惯例置备的礼器。此钟横截面为正圆形,侈口,近口处饰方形云纹,中、上部饰横向长方块乳钉纹二十块;纵向长方块纹四块。其中纵向两长方块内铸“三义庙忠义千秋钟”、“成都武侯祠庚辰年孟秋制”铭文。

拜殿内有两组2.2×2.3米的黑色大理石画像石刻,东墙南首为《桃园三结义》,西墙南首为《三英战吕布》。大理石画像石刻之后,各有四通青石画像碑,白描。东边依次为《张翼德怒鞭督邮》、《云长延津诛文丑》、《关云长义释曹操》、《玄德进位汉中王》;西边依次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关云长单刀赴会》、《玄德智娶孙夫人》、《张翼德义释严颜》。正殿五开间,深8.5米,抬梁式屋架,天花板不作彩绘,花雕饰檐撑。大殿中部三间靠后墙处设神龛,内有塑像:刘备居中,高2.8米;东为关羽、西为张飞,均高2.6米。三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较年轻,生气勃勃,着单色布衣,是结义后创业时期的形象,很符合“三义庙”民间风俗庙宇的特点。

原庙宇有四进五殿,现只存拜厅、正殿。正殿为五间二层,木石结构,琉璃瓦盖顶。殿中石柱上分别刻有对联七副,书法、刻工俱佳,很有欣赏价值。正殿内塑有刘、关、张的泥塑像。如果说武侯祠原塑像造型更多参考历史的话,三义庙塑像造型则主要表现了文学与民俗。正殿正中、刘备塑像前,悬挂着一方“神圣同臻”大匾,上款为“道光乙巳年艾月吉旦”,下款为“靴鞋行众姓弟子立”。刘备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曾经“贩履”。《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三国演义》中,袁术曾大骂刘备为“织席编履之夫”,曹操骂刘备为“卖履小儿” 。 对此,诸葛亮还曾专门进行过驳斥,说:“昔高祖皇帝,起身乃泗上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我国古籍中有关“贩履”、有名有姓的,就数刘备最早,他又富有影响。明清时期,民间行会兴起,如木工尊鲁班为祖师爷一样,制鞋、修鞋、贩鞋等一切与鞋有关的行业,都尊刘备为祖师爷。清代成都靴鞋业行会每年到武侯祠或三义庙开会,拜祭刘备,协调关系,洽谈生意、制订条款,调解纠纷等。据有关资料,当时成都靴鞋业行会的主要据点在成都南门一带。时至今日,成都武侯区制鞋业发达,“西部鞋都”崛起,与此传统不无影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邻近的武侯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庙会感兴趣:

走遍武侯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