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5]
61、凤凰官庄村
  凤凰官庄村坐落在莱芜西部长埠岭南麓,莱城西15公里,距杨庄镇驻地6公里,是莱城区杨庄镇东部的村庄,地处高岗,为杨庄镇及方圆几十公里的至高点,北与太平官庄相连接,西与胡家宅村毗邻,南与方下镇龙口西村接壤,东同方下镇何家庄村隔一大沟相望。全村耕地1023亩,现有人口667人。据村碑记载:明朝初年,孟姓由山西迁此建村,当时树木杂草丛生,相传有凤凰栖息,曾名为凤凰岭子,建国后改称凤凰官庄,附近村民俗称其凤
62、上马家泉村
  上马家泉村位于莱城西19公里,杨庄镇政府东南3公里处。南望汶河,北临泰(安)薛(家岛)公路,西与泰安市郊区接壤。地处丘陵,耕地544亩,90户人家,322人。编席为传统手工业。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莱芜县全图”标注:“马家泉”。据《马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马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旁有泉,冠以姓氏,曾名马家泉,后改称上马家泉。据马家庙碑记载,明朝时有一大庙,名马家庙。与上马家泉为一行政
63、张里街村
  张里街村在莱城区西25公里处,位于杨庄镇东北部,赢汶河南岸,距杨庄镇政府约4公里。南接朱屈街村,西接陈徐村,东与冷家庄村相望,东北部和北部隔河与寨里镇毗邻。枣徐公路由村北擦肩而过。有耕地1202亩,350户,1076口人。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西乡•张里保”。距村碑载:明天顺年间张里街即为莱芜西乡张里保,足见建村当在元或元朝之前。原名张家楼,后村落扩大,设有集市,改称张里街。解放前
64、闫王石村
  闫王石村位于莱城西北20公里、镇政府驻地3公里处。姚口路穿村而过,西临09公路,北依溃龙河。686口人,耕地506亩。  据官井石碑记载,今闫王石系闫王石、侯王石两村合成。  村碑载,明朝洪武三年,闫姓由-县迁居建村,因村旁有石王庙,故冠以姓氏定名为闫王石。系十八王石之一。后迁入林姓、侯姓,创建侯王石。侯姓在清雍正年间迁居院上村。建国前,新四军、八路军派工征粮用的派单、据票亦称闫侯王石。其两村先民
65、雪赢村
  雪赢村位于莱城西北17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西接傅家庄村,东靠赢汶河与口镇山口村隔河相望。全村64户,167口人,223亩耕地。雪赢村属库区搬迁村,建村时间仅有20年。1955年,全国上下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各级水利部门勘察,省政府决定在雪野乡境内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造福雪野下游人民,由于当时雪野村地处水库规划区域,需进行搬迁。1959年,雪野村进行第一次集体大搬迁,全村2500多口人迁
66、黑山村
  黑山村位于莱城西北40公里、雪野镇政府驻地西南10公里处、四面环山,村庄依山而建,东至酉坡村,西接房干村,南靠大王庄镇炉厂子村,北邻安子湾村。黑山村现有226户人家,611口人,耕地面积409亩。据卢氏谱碑记载:明朝末年,卢姓由章丘县迁此,唐、彭、宋三姓早居。因村东有黑山,以山名村。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王石保•黑山”。明天顺年间至清末黑山村属王石保;民国初期,属第八区;1946年
67、胡多萝村
  胡多萝村位于莱城西北40公里、镇政府驻地9公里处。北界章丘,南邻蜂窝,东为双泉峪,地处山区。耕地886亩,240户,947人。抗日战争初期,因袭旧制,雪野镇大部分村庄分别属于莱芜县第七区和莱芜县第八区管辖,当时区以下设乡(镇),乡(镇)直接领导村,胡多萝隶属七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胡多萝村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
68、西王庄村
  西王庄村位于莱城西南20公里处,地处山区。这里四面环山,北有习武山,南有虎山、泰山,东有旗山,西有将山,现人口859人,耕地面积660亩。西王庄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战争年代这里是八路军活动地。在中国0的当地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斗争,与周边村庄一道进行自卫,除0斗霸,打击鬼子,以徐志文、王廷良为首的武工队使日伪闻风丧胆。当时被誉为一枪即透的革0据地被当时的日伪军视为眼中钉,因此,这里曾遭到日本鬼子的
69、冯徐冶村
  冯徐冶村位于莱城西南25公里处,距牛泉镇政府15公里。冯徐冶村北邻泰安市崅峪镇北徐冶村,南依中徐冶村,东与曹省庄村、青沙沟村接壤,西沿泰安市崅峪镇纸房水库,属丘陵地带。现有153户,458口人,605亩耕地。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冯徐冶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徐姓建村,因从事金属冶炼,曾名徐冶。明朝中叶,冯姓迁此,改称冯徐冶村,在此居住的人,生活俭朴,勤劳、质朴。有徐、苗、崔、韩、倪、冯、张、花八姓
70、高塘村
  高塘村位于莱城东北24公里,镇驻地东南12.5公里处。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南依辛庄镇(原铁车乡)。整个村庄依山环抱,山青水秀,环境幽美,民风古朴。现在全村444口人,679亩耕地。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崮山乡•高塘”,高塘村隶属崮山乡;1941年春莱芜县划为三县,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高塘村隶属常庄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高塘村隶属常庄人民公社;1
71、陡峪村
  陡峪村位于莱城东北19公里,镇驻地西5公里处。北临和庄乡麻峪村。西距长勺之战主战场3公里。东接崔家庄燕子山。全村现有465户,1210口人,土地面积1280亩。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姓迁入此地建村,村中有石桥,曾名青石桥,后因址在峪中,山高坡陡,改称陡峪。据历史考证记载,原来共有十三个陡峪,后因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外出逃荒要饭等原因,13个陡峪逐渐兼并减少,最后成为现在的大陡峪、
72、西杓山村
  西杓山村位于长勺之战的古战场,莱城偏东北方向20公里,苗山镇西北12公里处。全村现有耕地1176亩,325户,904口人。村中现有刘、王、乔、郇、陈、李、郭、翟、张、杨、呈、孙、邵、赵、吴15姓氏,其中刘、王二姓人口最多。据《莱芜市志》记载,西杓山村在清末属勺山保所辖;民国初年,称第六区;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勺山镇•西杓山”;1941年初属莱东县苗山区;1945年10
73、苏上坡村
  苏上坡村位于莱城东北22.5公里,镇政府东2.5公里处。村内四条东西走向大沟将村分成南北五部分。东靠游龙山,南邻祝上坡村,西邻苗山,北接石湾村。耕地145亩,256户,855口人。据《苏氏族谱》记载:“吾族也,世居莱芜城西北寨里镇沂山,溯其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北直隶冀州枣强迁至。”后由苏麒于明万历年间迁至现址。由于东靠游龙山而建庄,故曰东山庄,后来又叫苏家楼子、“苍山保•苏家上坡”。苏上
74、上周家庄村
  上周家庄村位于莱城东北25公里,镇政府东10公里处。东面与下周家庄隔河相望,南与崮山接壤,北依摩云山。地处山区,耕地1214亩,287户,855口人。上周家庄虽处山区,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辛泰铁路经其村北,东邢至松山子公路从村南经过,东距博沂路3公里,西距博莱高速路10公里。据村碑记载,建村于明朝末年,原名上庄子,因周氏当时为多户姓,后改称上周家庄。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常庄镇&
75、南柳子村
  南柳子村位于莱城区东北16公里,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地处丘陵,南邻上方山村,北隔方下河与北柳子村相望,东北隔方下河与西见马相邻,西接杨家嘴村。有南北走向和东南西北走向的两条小河,将村分为三个自然村,即东岭、.西山、鹿家庄。耕地1135亩,村民266户,796口人。盛产花生。据《李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由岔河口村迁此建村。开始叫留字河,后改名柳子河,因址在方下河的南岸,因此又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