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8]
406、黄田村
  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位于洛江、惠安、仙游三县(区)交界点。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民小组523户,2051人口,共有党员37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划分5个党小组。全村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3383亩,耕地1111亩,是泉港区最边远的老区山村,跟泉港区28公里、涂岭镇18公里。全村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常年农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还有黑山羊,兼作花生、大豆、芋头、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这里四
407、宝盖镇
  宝盖镇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的重镇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闻名中外的宝盖山——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镇土地面积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万人,港澳台及海外侨胞2万多人,外来人口4.5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居)。1993年建镇以来,在各级党委0的领导下,在宝盖镇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显出四大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宝盖镇北邻“中国休闲西裤名镇——蚶江
408、灵狮村
  由“强房”和“西坑”合并组成,位于灵秀北边。  强房 其东边与古宅相望,南边与赤坑连接,西边与二房为邻,北边与华山交界。旧时代,以封建宗族观念,房头之强弱的划分而得名。  西坑 其东边与古宅相望,南边与强房连接,西边与仕林交界,北边与华山相邻。由于建居在洋坑的西边而得名。  与“二房”、“水坑”、“山下”、“赤坑”、仕林及塘园部分地域原属容卿,原名“洋坑”。东与大仑相望,南与彭田连接,西临灵秀山北
409、灵山村
  原属容卿,由“赤坑”和“水坑”合并而成,以毗邻灵秀山而得名。  赤坑 东与大仑相望,南与塘园相邻,西与强房连接,北与古宅交界。因村前有一片地势低洼的坑地,村后又有一个小赤土埔而得名,雅称“策卿”。  水坑 东与塘园相望,南与彭田相交,西依灵秀山,北与二房为邻。因有一片地势低洼、常年积水的坑地,乡民在此建居而得名。           (张德伟)
410、塘后村
  塘后村位于龟湖塘之后,故自南宋时即依地理特征,取名“塘后”。辖塘后、东茂、梧园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塘后。塘后黄氏传至六世四郎公,延请一地理先生勘察地形,选定乡中“水尾庵”之后及西边作为黄氏聚居之地。此后,黄氏家族振兴,遂改“水尾庵”为“集福堂”。“集福堂”从此成为村中著名历史古迹,并逐渐演变成为一处新的地名。“集福堂”奉祀玄天上帝,于清代随着黄氏族人迁徙台湾而传入鹿港。东茂 原本村落四周树林茂密
411、郑厝村
  宋代,荥阳郑氏从仙游迁居于此,故称“郑厝”。因人丁兴旺析为“上郑”和“下郑”,并演变成为角落地名。村中有两处历史古迹“二十四都宫”、“宅上坊”,远近闻名,逐渐演变成为角落地名。“二十四都宫”,又名“都祀宫”。清代《铺锦新厝黄氏族谱》记载,黄方安,字乾察,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葬本处都祀宫”。“宅上坊”,位于龟湖郑厝。据道光《晋江县志》卷十二《古迹·宅坊》记载,该坊系郑厝郑氏“宅上房”裔
412、锦里村
  位于蚶江镇政府驻地东面1.5公里,西接蚶江,北与石湖、大厦交界。聚落依山凹呈长带状分布。村民原靠近蚶江村建居,因受风沙侵袭,后移到较为内陆的小山丘低洼地带定居,原名为内里村,俗称“里内”。1956年属莲塘区石湖乡,1958年设置锦里大队,1984年改称“锦里村委会”,人口1300多人,主要姓氏以许、吴两大姓氏为主,其次为郭、林等姓。吴氏于元末肇基蚶江,后因明末倭患及清初迁界之故而四散播迁。及至康熙
413、石农村
  原属石湖,又称日湖,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9公里之金钗山西侧。三面临海,东南与锦里、大厦交界,村舍呈长块状聚落分布。早期回族郭氏先祖辟居此地,但见泉州湾似天然的大湖泊,四周尽是花岗岩的山丘,“开门见山、举头见石”,故称此地为“石湖”。《闽书》记载:“日湖,日出之地也。因以地名湖,在湾畔望旭日初升如从湖中升起,故又得名:日湖。”是以石湖塔(六胜塔)亦称“日湖塔”。宋属安仁乡永宁里;元明清属晋江县二十
414、西偏村
  西偏  位于永宁西北部,距镇区3.1公里,东连塔石,南邻洋厝。明初,沙堤名宦龚名安之孙龚培迁移至此定居。当时虎岫寺在泉州南门外一带颇为闻名,因村庄建于虎岫寺西畔,闽南方言“畔”与“偏”谐音,故称“西偏”。主要姓氏为龚。  西偏东隅原有一个村落。因处于西偏与塔石的山峦峡谷之间,故称“山墩”。据说,山墩原居有蔡、徐、陈三姓,10多户人家,以农耕为生。后因生计贫乏、人丁稀微,先后迁徙他乡。今惟存有山墩桥
415、港边村
  港边  北与永宁相邻,南与梅林隔水相望。由于深沪湾海水环绕梅林半岛,而村落建于梅林港之澳边,故称“港边”。古时,港道可直达永宁卫城之南门。涨潮为海,退潮为江,故又称为“鳌江”。  宋元时,主要姓氏姜、苏、林、何、蔡。明朝,倭寇扰乱沿海,诸姓纷纷移居泉州城区、石狮、大埔等地。明末清初,佘、李、陈三姓先后来此定居,从事航运、经商以及开发浔美盐场。现主要姓氏有李、佘、陈、张,以及蔡黄等14个姓氏。  抗
416、祥渔村
  原属祥芝大队。1961年,从祥芝大队析出。以村民多从事海洋捕捞和与渔业有关的行业,称为“祥渔大队”,后改为村。渔业生产规模与年产量均居全国村级之首,被誉为中国渔业第一村。现有人口1万余人,是石狮人口最多的基层辖区。  开埠历史久远,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商贸繁荣,运输发达。明清时,大量居民迁徙到南洋和台湾。主要姓氏为蔡姓,另有曾、洪、胡、叶、朱、周、陈、吴、卢、邱、林、吕、丁、柯、谢、王、郭、史、
417、湖西村
  境内并无湖泊。村名因何而得呢?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曾姓由晋江内坑内湖迁入。稍后,林姓由陈埭沟西迁入。因各取其祖居地一个字为名,故称“湖西”。  系祥芝最小的基层辖区,人口只有700余人。2000年4月,从莲坂析出。土地为沙质地,适种甘薯、花生等旱地作物。西面仙公山有丰富优质的花岗岩。西北面有林地280多亩。(蔡仁树)
418、洪厝村
  1959年,与西墩合并为西墩大队;1985年,析出建村。以位于洪厝山之侧而得名,雅称“鸿山”。  另有传说,称早时有洪、陈、蔡、曾、郭、许等姓居民陆续迁居于此。分别在不同角落建宅,命名为洪厝、陈厝、蔡厝、曾厝、郭厝、许厝。明代,又有王、杨等姓迁入。后来,只有洪厝洪氏留居其地,故“洪厝”一名沿袭至今。清代《祥芝长房中派蔡氏谱牒》记载,蔡垣周(1594—1664年),娶“洪厝乡王氏,谥慈淑”。(王明篇
419、莲厝村
  位于石祥公路鸿山界两侧,村落西北有座莲花山,村民依山建厝而居,故名“莲厝”。境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888人,主要姓氏为林、蔡。1958年,隶属祥芝人民公社锦林大队,后更名为莲厝大队,管辖莲厝、东园、邱下、郭厝。1985年改为莲厝。1987年,莲厝析为莲厝、东园、邱下、郭厝。  莲厝西北古时有一村落,因位于莲华山西侧,称为“西山”,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明代蔡氏迁居于此,人称“西
420、卢厝村
  位于锦尚滨海之地,西南与西坑、港前毗邻,东北与厝上、西港交界,东南与港东接壤。相传,最早系杨姓建居于青石(角落名称)之处。“青石”一名,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泉州卢氏》记载,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范阳卢氏子信公迁入此地。因村中有一条大溪名叫“卢江”流入大海,形成一小港沟,卢氏在港沟周边一处古称“蟾盂里”的角落建屋,故又称“港据”。《后卢族谱》记载,其始祖卜居“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