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16、丁村乡
1951年4月属鹿邑县三区,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为六区,属郸城县。1956年为中心乡,是年10月,县在此设丁村办事处。1957年撤销丁村办事处,设立丁村区。1958年成立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改设丁村区。1965年恢复丁村公社。1983年改丁村乡至今。
17、双楼乡
1975年11月分属城郊、宁平、丁村、秋渠、石槽公社,12月从城郊、宁平、丁村、秋渠、石槽公社析出部分大队建立双楼公社。1983年改为双楼乡至今。
18、秋渠乡
1952年郸城建县后划为八区。1956年撤区设中心乡。1957年归宜路区管辖。1958年建立光明人民公社。1961年设秋渠区。1965年恢复秋渠公社。1983年改为秋渠乡至今。
19、东风乡
1975年11月分属于钱店、石槽、宜路公社,12月从钱店、石槽、宜路公社析出部分大队建立东风公社。1983年改为东风乡至今。
20、巴集乡
1951年4月属淮阳县七区,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属郸城县十一区。1956年撤区后为中心乡。1958年成立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巴集为小公社,属钱店区管辖。l965年析钱店、汲冢区各一部分大队置巴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巴集乡至今。
21、李楼乡
1951年4月属淮阳县,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属郸城县十三区。1958年成立八一人民公社。1961年改设李楼区。1965年恢复李楼公社。1983年改为李楼乡至今。
22、胡集乡
1952年8月属郸城县十三区,后设胡岗乡。1961年建胡岗小公社。1965年改为胡岗大队,属李楼公社。1975年12月从李楼、吴台、城郊、汲冢4公社各析出部分大队建立胡集公社。1983年改为胡集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