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平川街道
  其地处一马平川而得名。
2、中山镇
  古称武溪源,1940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中山。
3、岩前镇
  明崇祯四年(1631年),巡道顾元镜在闽粤边界的咽喉要地岩门首筑城,并派把总李国英驻扎。自此以后,人们称之为“岩前城”。“岩前”由此得名。
4、十方镇
  19世纪初,盆地四周散落八个不同姓氏的自然村,当时称“八方”。20世纪30年代,鲜水、叶坑两村并入,更名“十方”,故名。
5、中堡镇
  古时称“回龙窝”,设上、中、下三个碉堡,中间一堡为核心部分,谓之“中堡”,沿用至今。
6、桃溪镇
  清光绪年间,刑部主事、后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回祖籍湘店乡湘湖村寻根谒祖,称此地有“仙桃石洞”之美,遂称此地为“桃溪”或“桃地”。“桃溪”由此而得名。
7、城厢镇
  依古习,在城曰“坊”,近城曰“厢”,故名。
8、东留镇
  昔时这里是闽西、粤东、赣南之间主要商业通道,常有商客来往。粤赣商来闽,东行至和顺乡(即今东留乡)时已天黑,要留宿一夜方能前行,因而得名为“东留”。
9、武东镇
  位于武平东部而得名。
10、万安镇
  元以前称“刘坊镇”。元至顺年间(1333年),兵荒马乱,县尹魏侃夫缷任后率乡民筑城,草寇不敢进犯,乡民安居乐业,时人将“刘坊镇”更名为“万安镇”,寓意长治久安。
11、永平镇
  原名永平寨。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四姑、相麻、香湖这三座山头扎有营寨。宋时(420—479)设巡检司,将四姑寨、相麻寨、香湖寨三座寨统称为永平寨,“永平”由此得名。
12、象洞镇
  相传古时是原始森林,有野象居住。内有36个盆地,是闽西梅花十八洞之一,得名。
13、中赤镇
  在中赤河流域,地处河流东部的十方,岩前两条河汇合处--上赤村三合溪,与河流出口处--下营(入中山河)的中间,河流两岸石窦渗赤水较多,故称中赤。
14、湘店镇
  因乡所辖的三个大村为湘湖、湘洋和店下,简称为“湘店”。
15、大禾镇
  清朝前是大禾保,大湘亭里,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