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
161、九华镇
  如皋市辖乡。1958年由一甲、北园及薛窑、扒头、中心、九华4乡的部分合为九华公社,1983年改九华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3万。204国道纵贯东部,江平公路横穿东西。辖曹埭、九华、何王、王高岸、郭李、二甲、小庄、一甲、洋港、白李、赵园、于坝、冯庄、祁庄、马桥、如海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盛产枇杷。乡镇企业有农具、砖瓦、电镀、麻纺等行业。.
162、东陈镇
  2013区划调整:撤销雪岸镇、东陈镇,将原雪岸镇、东陈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东陈镇,镇政府驻原东陈镇府前街4号。东陈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宋代就有东陈渔村、东陈盐场记载,明代属沿海乡,清宣统二年设东陈乡,1924年建立东陈镇。建立于明朝正德年间闻名遐迩的引善寺,吸引着上海等外省市的大批香客;纪念清朝乾隆时期四部尚书——戴联奎的戴飨堂名闻天下这些都是该镇人文历史悠久的象征。  东陈镇地处上海经济区
163、下原镇
  如皋市辖镇。1949年设乡,1958年由文庄、蔡藕、下原、孙坝及白李乡的部分合为下原公社,1995年设下原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9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6万。河流纵横,204国道过境。辖下原、古元、进胜、新邹、桃柳、花荡、陈桥、王村、高桥、蔡荡、新村、益民、荷池、李桥、白雁、九庄、刘徐、文南、盛华、龙潭、张庄、西原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麦、油菜子。有较大企业15家,三资企业3家
164、丁堰镇
  如皋市辖镇。1940年属如东县。1954年属如皋县,1958年为丁堰乡14大队。1975年改丁堰镇,1995年丁西乡并入。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2.9万。通扬、如泰运河,丁掘公路过境。辖茄儿园、凤山、万方、邵家庄、大顾、娄庄、丁窑、观柳、下洋、高场、皋南、陈草、纪港、蜻蜓、许埭15个村委会和三桥、三河2个居委会。轻纺工业比较发达,有全市最大的丁堰纺织厂及油脂、化
165、桃园镇
  桃园镇行政区域面积96.82平方公里,人口7.32万人,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桃园镇地处苏皖交界,西与皖灵毗邻,东依睢宁县城。交通畅达,古时就有“两省通衢,桃园为关”之说。机场路、宁徐高速公路、104国道、泗八省际公路均穿境而过。桃园镇历史文化悠久,广为流传着“九女墩”“柴王卖伞”、“老龙潭”之说。桃园镇素有“结义之乡”的美誉。桃园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才有“结义之乡”之称。桃园人以发展
166、曲塘镇
  腾飞的曲塘 投资的沃土 曲塘,千年历史名镇,地处南通市与泰州市交界处,海安县八大卫星中心镇之一;南近南通机场和南通港,328国道穿镇而过,古通扬河蜿蜒其间,水陆交通便捷,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曲塘镇总面积11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在改革开放,富民强镇思想指导下,三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全镇三业总产值近30亿元,现有工业企业两百多家,主要产业有玻璃制品、制丝、针
167、李堡镇
  海安县辖镇。苏北古镇之一。1949年设李堡镇,1957年李灶、杨庄、堡河三乡合并为李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李堡乡并入李堡镇,1995年曹园乡并入李堡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6.2万。202省道、唐(洋)李(堡)公路过境。丁堡河、北凌河等流经镇境。辖包场、堡南、安平、光明、三里、李灶、灯塔、腰灶、富庄、杨庄、大凌、许洋、凌河、营墩、缪庄、曹
168、大公镇
  海安县辖镇。建国初设大公、洋东、于坝等乡,1957年合并为大公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设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0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万。贲(集)北(凌)公路过境,北凌河等流经镇境。辖陈兴、群益、早稼、噇口、贲巷、高墩、双池、三五、王院、先锋、永利、沈桥、丰收、于坝、民胜15个村委会。企业产品主要有水泥生产成套设备、立窑机、成球机、粉碎机、丝织地毯、红木雕刻工
169、白甸镇
  海安县辖乡。建国初设白甸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40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1.6万。曲(塘)白(甸)公路贯穿南北,东塘河、西塘河、官河流经乡境。辖白甸、白南、幸福、张舍、季舍、刘舍、胜利、利民、官垛、官庄、施溪、施南、联盟13个村委会。企业产品主要有机械、建材、脚手扣件、印刷品、化工助剂等。农产以稻、麦、棉花、油菜子为主,副业以桑蚕、淡水养殖,畜禽饲
170、南莫镇
  南莫镇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03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沿海开放卫星镇,南通市文明镇。南莫镇历史悠久,境内闻名于世“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昭示着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江海地区人类文明史由此向前推进了三千多年。青墩古文化已被省、市、县列为旅游开发重点项目。(详细请参阅江与海的造化)南莫镇人杰地灵。孕育了以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生物竞赛金牌得主王庆根
171、狼山镇街道
  狼山镇地处南通市主城区崇川区的南端,东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依新城区,南临扬子江,西靠狼山港,境内有国家4-风景区、江苏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的狼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全镇现辖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面积19.42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3.1万人,暂住人口1.2万人。近几年,全镇上下紧跟我市城市发展步伐,理顺发展思路,拓宽发展空间,发挥新城区、狼
172、扬州高新区(汊河街道)
  汊河于2003年4月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镇区位于扬州市新城西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2公顷,集镇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现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拥有村(居)民户5836户,总人口为2.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17人。镇区常住人口7613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镇区北有328国道,东有扬子江路,西有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在汊河境内交叉穿过,腹部
173、杭集镇
  邗江区杭集镇位于国家历史名城扬州市东郊,宁通高速公路从镇内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全镇面积3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5万人,另有外来从业人员1.5万人,现有工业企业480余家,个体工商户3500余户。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67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人均GDP7458美元,入库税费1.8亿元,用电量2.15亿度,农民人均纯收入9058元。镇域
174、瓜洲镇
  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最南端,处于古运河入江口处,径度为东径119°4′,纬度为北纬32°2′,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和,雨量适宜。古瓜洲是江中砂碛堆积而成,今日的瓜洲镇,是由原来江北岸的四里铺衍变而来的。2001年5月,扬州市邗江区进行乡镇行政区规划调整。撤消了瓜洲镇、运西乡,新建了瓜洲镇。现在的瓜洲镇区域面积46.18平方公里,拥有人口58000人,辖11个行政村、1个园林场、一个街道办事处、三个社
175、蒋王街道
  蒋王街道位于扬州市西郊。年末,区域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4个村居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1个社区,总人口16000余人。2006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街道上下抢抓机遇,精诚团结,不等不靠,主动应对,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发展解决困难,用和谐促进稳定。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亿元,同比增长24%,人均GDP68356元,入库税费达5505万元
176、槐泗镇
  扬州早先有过城门,如今60岁以下的人都记不得她的模样,可在百姓的口碑中扬州仍有“门”,而且东南西北四方都有,只是,此“门”非彼“门”,仅代表着城市的出入口,如南绕城高速公路处被称为“南大门”,从廖家沟大桥进入扬州的地方叫“东大门”,邗江区蒋王镇属于“西大门”,北大门呢,虽然有西湖镇和槐泗镇可供选择,百姓却约定俗成的认为:唯有槐泗镇够此资格。一般来说,街上人不太关心乡下,而在扬州城提起槐泗镇,可谓无
177、经济开发区(大桥镇)
  扬州市大桥镇地处江苏省江都市东南部。面积160.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09万亩、水面面积1.8万亩。人口近15万人。镇人民0驻大桥东园路。东至泰州高港区,南至扬中市、扬州邗江区、长江、夹江线,西至江都市仙女镇,北至江都市宜陵镇。行政区划大桥镇下辖中闸、迎兴、佘坂、三丰、星星、屏江、迎山、双港、三江营、杨墅、三义、马塘、童兴、昌勋、松山、善玉、波斯、建民、董岔、昌西、六河、忠勤、忠爱、光明、
178、真武镇
  江都市辖镇。解放后为真武乡,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22.5公里。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2.5万。盐部河从古镇穿过,水质优良。辖真武、真西、南徐、西明、高楼、会龙、九华、林园、长春、东风、永玉、张楼12个村委会和河东、河西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产稻、麦。石油资源丰富,江苏油田勘探局在此开采,带动各业发展。工业企业60多个,有机械、化工、
179、丁伙镇
  江都市丁伙镇辖区面积80.9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1个水产养殖场,是“全国花木名镇”。近年来丁伙镇坚持以“工业强镇、花木富民、环境育人、协调发展”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的“三力”丁伙,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5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
180、武坚镇
  江都市辖镇。1956年由杨景、鲁陵、校陈、嵇沈(部分)、五尖五个乡合并为武坚乡,1958年并入小纪公社,1959年析置武坚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建镇。位于市境东北角,距市府43.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2.2万。盐邵河、鲁汀河交汇于此,境内公路与宁盐公路和328国道相连。辖孙家、花庄、姜王、龙耳、校陈、团结、景北、杨景、杨西、景南、五尖、北尖、同合、建新14个村委会和武坚1个居委会
181、丁沟镇
  江都市辖镇。1949年建丁沟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19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3.3万。江(都)樊(川)和江都至小纪公路从镇中穿过,新老三阳河穿境,是通往樊川、小纪里下河地区的咽喉。辖丁东、中桥、光林、韩银、洪飞、朱桥、冯桥、滕桥、邓一、邓华、友谊、乔河、朱家、丁北、赵桥、黄花、青墩、晨光、红光、复兴、黄铁、丁西22个村委会和河西、河东2个
182、城南经济新区(车逻镇)
  车逻,相传由秦始皇南巡御驾幸临此地而得名,位于高邮市区南7公里,东与卸甲镇、八桥镇接壤,南与江都市邵伯镇毗邻,西临京杭大运河,北接鸭业园区、高邮镇。全镇总面积5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1万亩,水面0.89万亩;人口3.45万,镇区常驻人口1.82万,下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车逻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发带的北侧,东临-,西傍京杭运河,北接高邮市
183、卸甲镇
  2013区划调整:将原卸甲和八桥合并设立新的卸甲镇高邮市辖镇。以唐代薛仁贵征东于此地卸甲休整而得名。市蚕桑生产重点基地。1956年建卸甲乡,1958年改公社,1968年更名东风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6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4万。邮汉公路贯穿东西,飞达公路和张一沟河贯穿南北。辖卸甲、陈庄、虎头、柏家、南龙、南徐、北徐、西徐、金庄、郭楼、一平、红英、
184、夏集镇
  宝应县夏集镇东接兴化,南连高邮,西临金湖。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鱼米之乡”,位于东经119°06'32,北纬33°06'58,属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有明显的亚热带海洋季风型气候特点,雨水适中,日光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2188小时。年平均温度14.4℃。无霜期218天,常年降水量956mm,全镇现有1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一个果园场,6.7万人口,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优势明
185、氾水镇
  氾水镇是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畔的明星古镇,始名“氾水”,唐代集镇初具规模,自古就有“金范水”美誉。范水地理条件优越,-、淮江公路和金宝南线公路穿境而过,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宝应站座落于范水境内。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7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辖2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绿化造林百佳乡镇、省重点中心镇、省百家名镇、省文明镇、市自然保护区。集镇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
186、黄塍镇
  黄塍镇紧临县城区,总面积4273公顷,人口2.68万人。即将实施的东阻北路,将黄塍与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黄塍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活力日益增强,已经融入宝应环城经济圈,成为经济圈上一颗闪亮的明珠。黄塍镇始终突出工业经济为主导位,优化工业要素,提练工业特色,增强重点工业,做大规模产业。目前已形成以阀门铜制品管件、服装辅料、塑料制品、电缆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镇内企业180多家,
187、曹甸镇
  曹甸镇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楚地,名楚甸。据《曹甸镇忘》记载,三国时曹操与孙吴构兵,航海而南,屯兵楚甸,故更名为曹甸。曹甸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1940年10月-、陈毅、黄克诚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曹甸战役;1958年4月陈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1944年6月粟裕任校长的新四军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创办。曹甸镇历代人文荟萃,举人、秀才近百人。近代有0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力,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鉴远,旅
188、青山镇
  青山镇地处扬州与南京两市的沿江结合部,是扬州的西大门。地域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辖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集镇人口占50%,是全国绿化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扬州市平安乡镇和仪征市双文明标兵乡镇。青山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青山镇是仪征市的沿江丘陵乡镇,沿江为冲积平原,中北部为丘陵地带。宁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宁启铁路(镇内建有货站)、
189、大仪镇
  大仪镇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北部,地处两省( 江苏、安徽)四市、区(仪征市、邗江区、高邮市、天长市) 交界处。东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16公里,毗邻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旁依宁启铁路,省际扬天、省级邮仪(泗大)公路纵横交汇于镇域。全镇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总人口5.25万人。1997年7月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集镇,是江苏省命名的“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大仪镇历史文化悠久。大仪镇古名陵宣镇,史载南宋名将韩
190、马集镇
  马集镇地处美丽的扬州古城西郊, 南临宁通高速,旁依仪化公司,泗大线纵贯南北,宁启铁路横穿东西。总面积为 113.5 平方公里,辖 15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总人口 4.8 万人。现有工业企业 139 个。连续多年获仪征市“文明乡镇”称号。   马集原名马贾洼。抗日战争期间,马集南边十二里岔(岔镇),北边的谢集都设有日伪据点。农民、商贩不敢到敌占区做交易,便将集镇移到这里来。另外,因这里地处龙
191、汽车工业园(新城镇)
  新城镇,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位于仪征市区东郊,东邻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南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被纳入仪征城市建设、扬州“一体两冀”城市战略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总体规划,是宁扬产业走廊中滨江工业重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5.4万人,总面积82平方公里。新城镇,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宁通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横穿东西,西气东输管道、鲁宁输油管道穿境而过,润扬长江大桥近在咫尺,全国
192、谷阳镇
  谷阳镇:位于镇江市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上党镇,西依十里长山,北靠名城镇江,丹徒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82.96平方公里,耕地2295公顷,集镇面积3.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8315人(其中男18755人,女19560人),总户数13330户。 谷阳镇交通极为便捷。距沪宁高速公路镇江出口处1.5公里,距常州机场35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220公
193、上党镇
  丹徒县辖镇。1949年建上党区,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0年改镇。位于镇江市区南郊,距市区17公里。面积71.7平方公里,人口3.1万。有公路直通镇江市、丹阳市、句容市。辖上党、凌塘、义村、槐荫、谭赵、曹付、海燕、里墅、五塘、丁村、黄村、铜涵、牧马、东贪、后桥、菜村、蒲村、坞庄、古洞、东沛、李何、李韦、姚墅23个村委会和上党1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工业有采石、石灰
194、高桥镇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位于镇江东郊,南与大港港口隔江相望,北与扬州邗江区相连接。全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1176公顷耕地,19703人,辖6个行政村、1个居 委会,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高桥镇气候宜人,温、光协调,四季分明,水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日照数2057.2小时,无霜期238天。 高桥镇三面环江,交通方便,早在1986年就建成了高桥到大港的长江汽渡码头,有直通扬州的高红公路,水陆双
195、新坝镇
  新坝镇位于江苏省扬中市西北部,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农场,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4.73万。新坝镇是原苏中第一镇,1995年被授予中国乡镇之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省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位居镇江市发展经济十强镇之首。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亿元,综合财政收入4.72亿元。 新坝是工业重镇。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108.6亿元,
196、油坊镇
  扬中市油坊镇位于扬中岛中部。全镇总面积62.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6万亩,下辖16个行政村、291个自然埭、2个社区。2006年末,共有17050户,人口43224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48亿元。2003年至2004年,油坊镇成功创建为省卫生镇、省文明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安全生产五星镇、全国重点镇,2005年上半年,经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综合发展水平测试,油坊镇被评为全国千强
197、八桥镇
  扬中市辖镇。1958年为八桥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7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9万。218省道过境,思议港贯穿镇中心。辖创新、先锋、齐家、长胜、同胜、石桥、幸福、利民、新农、庆丰、齐桥、八桥12个村委会和八桥1个居委会。镇村工业主要产品有钢丝绳、冶金、化工、机械、包装、仪表阀门、针织、建材、牙刷等。农产以水稻、三麦为主,副业以水产养殖、柳编为主。19
198、新桥镇
  江苏省泰州市新桥镇地处“上海2小时都市圈”长江之滨、江苏沿江开发的前沿,位于苏中靖江市西南部,328国道、姜八公路在这里交汇,新长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在附近横亘,黄金水道长江在身边奔腾,东近江阴长江大桥,南望无锡、常州,西邻泰兴黄桥,北有名城扬州,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全镇总面积61.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39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1万,其中居民2
199、高新区(云阳街道)
  根据省政府批复文件,丹阳市撤销云阳镇,设立云阳、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云阳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2.2平方公里,人口17.6万人,管理19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79.12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管理15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丹阳市辖镇。市府驻地。唐、宋、元、明、清五朝县治大都设于此。1949年设城镇,1986年丹凤乡并入更名云阳镇。位于市境中部偏西北
200、司徒镇
  司徒镇(原司徒、河阳、全州三镇合一)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丹阳市西郊,是全国闻名的“眼镜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沪宁高速、312国道,122省道、丹西公路、丹伏公路穿境而过。2005年底建成的沪宁高速公路河阳互通,更使司徒成为沪宁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镇总面积121.13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一、工业概况近年来,司徒镇经济快速发展,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