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4]
521、大安镇
  大安镇是济宁市首批新型乡镇。近年特别是201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工业强镇、宜居美镇、和谐兴镇”的总定位,瞄准“打造百强示范镇”的总目标,力促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赶超。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20亿元、利税29.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6.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申报23.3亿元,增长28.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达到54家;
522、兴隆庄街道
  兴隆庄街道位于兖州市东南部,地处矿区,境内有兴隆庄、东滩、鲍店、杨村、杨庄等五家大型煤矿星罗棋布,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86万元,按可比口径为2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比上年增加242元。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兖州市打造“林纸”产业链的要求,
523、张黄镇
  张黄镇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北部,地处鱼台、微山、济宁市中区三县区交界处,东邻微山湖,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闵子骞的故里。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下辖54个行政村,人口6万余人。张黄工业园坐落张黄镇境内,是济宁市政府批准的专业化工园区之一,是山东省煤盐化工、氯碱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园区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优势。1、煤炭资源。年产120万吨的鹿洼煤矿和年产120万吨的军城煤矿坐落境内;2、氯碱资
524、接山镇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乡地处鲁西南,紧靠县城,东依泰山,西临东平湖,大汶河绕境而过,汇河南北贯穿全境,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境内有自西周春秋至三国魏的历代城池鄣宜,省级文物戴村坝,罗荣桓办公遗址等。山青水秀,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万亩,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共有52个行政村,6.5万人。   全乡交通、通迅、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四
525、银山镇
  一部《水浒》驰名中外,八百里水泊豪迈天下。银山镇就是当年水浒英雄晁盖带领水浒好汉起义的发祥地,如今八百里水泊遗存水域西部中心地,《水浒传》中的许多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银山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位居东平、阳谷、台前、梁山四县结合部,西依黄河,东濒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全镇44个行政村,104.5平方公里,5.6万人,5.2万亩耕地,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建材镇和旅游镇。 境内山石资源、水
526、安驾庄镇
  安驾庄镇地处鲁中宝地泰山西麓,佛桃之乡肥城南部,因宋真宗赴岱封禅途中安驾驻跸而得名,自古以来即为“南北两京通衢 ,四方商埠重地”。共辖71个行政村,8.9万人,总面积1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万亩,为肥城市第一大镇。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46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8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境内交通发达:省级干线济(南)微(山)、泰(安)东(平)公路在此交汇,北距
527、孙伯镇
  孙伯镇位于肥城市西南28公里,大汶河之阳,地理位置北纬:35。57`至36。02`,东经116。41`至116。48`,东与安庄镇相邻,南与宁阳县,汶上县隔汶河相望,西邻东平县,北与陆房乡接壤。东西宽9.75公里,南北长10.25公里,总面积69.6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2万人。孙伯镇交通便利,“泰东”公路,“肥孙”公路横穿境内。“泰东路”东与“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相通,西与105国道相
528、徐家楼街道
  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办事处地处举世闻名的泰山脚下,北接泰安城区,南临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辖11个行政村、5个社区。境内长城路、龙潭路、迎胜路、通天路、泰良路、万官路、泮河大街、泰玻大街纵横交错,京沪、京福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近年来,徐家楼街道办事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徐家楼”、“发展徐家楼”、“文明徐家楼”、“平安徐家楼
529、东都镇
  东都镇位于新泰市城南8公里处,总面积62.1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辖区煤炭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交通四通八达,人力资源充沛。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按照年初确定的跨越式发展思路,万众一心,埋头苦干,0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与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本镇生产总值26亿元,同比
530、翟镇镇
  翟镇地处矿区,距新泰市区8公里,距-公路出口10公里,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4万。近年来,翟镇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标准的民营经济聚集区为依托,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逐步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主导,涉及玻璃纤维、植物生化、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纺织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辐射带动明显的区域经济中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桑蚕、蔬菜、食用菌、
531、阎庄镇
  山东省莒县阎庄镇地处莒中平原,位于东经118度45分,北纬35度39分,,在206国道西侧.南与城阳镇、浮来山镇相连,北与洛河镇接壤,东与招肾镇、城阳镇隔沭相望,西与沂水县相邻。南北长8.5公里,东西阔7,5公里,面积64.68平方公里。胶新铁路在其南部通过。莒县火车站距镇驻地O.5公里。镇驻地阎庄村,南距莒县城9公里,东南距日照城85公里,西南距临沂城92公里.西北距沂水县城30公里,距济南市3
532、安东卫街道
   安东卫街道地处亚欧大陆桥最东端,鲁苏两省交界,濒临黄海,北依青岛,西靠临沂,南临江苏省连云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岚山工委、办事处机关驻地。安东卫街道面积42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城区常住人口2.5万人。是岚山工委、办事处机关驻地。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系海防重镇、著名商埠。-历史  安东卫地处日照市最南部,东依岚山港
533、于里镇
  于里镇位于五莲县城西部23公里处,辖64个行政村,1.4万户,4.5万口人,镇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万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206国道纵贯南北,334省道横穿东西,东南距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 60 公里,东距海滨名城——青岛市180 公里,南距临沂110公里,北距潍坊120公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工业强镇、物流大镇、文明村镇的目标
534、冯官屯镇
  茌平县辖镇。以明初冯管率移民来此建屯得名。1949年为冯官屯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面积65.6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前寨、前董、后寨、后唐、武赵、刘马、周杨、孙庄、北张楼、大周、林辛、义户庄、徐吉庄、盛楼、范庄、王相、小高、前张、后张、录店、史韩、东封、西封、双阎庄、大高、东田、西田、张良桥、史马、刘毫、徐牌、黄牌、李王、王吉、金杜、北红庙、布袋梁、胡口、安家庙、刘寨、业官屯、
535、定远寨镇
  定远寨乡位于冠县东部,辖38个行政村,3.2万人,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 由省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建设风格独特新颖,小城镇中心广场2万平方米,50米宽的大街两旁,四季花红草绿。110千伏的变电站为辖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资源;329省道、京九公路在此交汇,济邯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形成交通黄金十字架。集休闲、娱乐
536、东古城镇
  东古城镇位于山东省最西部,与河北省馆陶县隔河相望,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辖84个行政村,人口7万。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106、306国道、008省道在该镇纵横交汇,交通便利。优质大蒜、名优特稀果品是该镇的农业特产。粉皮加工业、化工、铸造业是该镇的优势主导产业。  大蒜种植在该镇有几十年的历史,种植面积4.8万亩,辐射方圆近百里
537、兰沃乡
  兰沃乡位于冠县县城东北部15公里,辖28个行政村,3.1万人,4万亩耕地,3万亩果园,盛产鸭梨、苹果、杏、桃、李子及葡萄等优质果品,素有“齐鲁鸭梨第一乡”之美誉。“万亩梨园” 美景被编入《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旅游商务全书》,每年4月上旬,前来观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兰沃乡有丰厚的资源优势,3万亩梨园及材林分布全乡,林业覆盖率达32%,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乡镇、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全乡现有水果大棚
538、安乐镇
  安乐镇,阳谷县辖镇。位于县城东北部,原名老君堂,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曾在此养病,更名为安乐村,宋设安乐镇,沿用至今。明代阳谷县承驻镇开衙理事。1934年在此建立0阳谷县委员会,1947年设置徐翼县,县政府驻安乐镇。1949年徐翼县建制撤销。1958年成立安乐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安乐镇至今。  安乐镇辖区面积66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企业职工1.1万人,辖44个行政
539、何坊街道
  何坊街道地处惠民县北部,县城以东,北与阳信县接壤,版图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现辖9个社区,110个行政村, 5万人口,是惠民县新行政办公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大济路、永莘路、乐胡路三条省道贯穿全境,德龙烟铁路在何坊北部穿境而过。 何坊街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留下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商遗址”;古代著名文学家、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和隋唐著名山水
540、黛溪街道
  黛溪街道办事处地处邹平县城驻地,成立于2003年2月22日,拥有3.2万多人口,总面积41平方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济青高速公路从境内横穿东西,东距国际港口城市青岛仅2小时的路程,西距济南国际机场仅45公里,南距胶济铁路15公里。2003年黛溪街道办事处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全力实施工业
541、黄山街道
  黄山街道位于邹平县中部,县城南部新区。是县政府驻地和未来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4个管理区,38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鹤伴二路659号。[沿革]2002年11月15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邹平镇,以原邹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黛溪、黄山和高新3个街道办事处。黄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南部新区景观大街16号。2003年2月正式成立。黄山街道位于山东滨州邹平县。下
542、长山镇
  长山镇位于邹平县东部,版图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0个责任区,110个行政村,人口7.3万人。是久负盛名的范公故里,独具特色的中国风电城,享誉中外的中国山药之乡。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镇。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卫生镇、省文明镇、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十佳乡镇、省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被列为山东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
543、侯集回族镇
  侯集回族镇是菏泽市唯一的回族镇,是曹县经济工作七强乡镇之一。位于曹县县城东15公里,全镇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00亩,辖33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回族8785人。一、乡镇概况  侯集回族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现有各类企业680多家,2005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4亿元,工商税收12
544、青菏街道
  曹县人民政府青菏街道办事处,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区位优越,东、西紧靠105、220国道,北依新石铁路,南邻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全境,济郑、德商高速公路将全线通车。辖52个行政村,53943人,土地77平方公里,是曹县新新城区、工业聚集区,全县大项目建设的中心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县(青岛)经济开发区坐落于此。-总-、-总理近年先后到此视察工作。 青菏办事处大力发展“林木加工
545、党集镇
  成武县党集乡位于成武县城北5公里处,东经ll5。57’,北纬35。0l’,版图面积63.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人口3.5万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鱼河北支东西穿过,刘池堂引沟纵贯南北;成田公路斜贯全境,德商公路贯穿南北,张党公路横跨东西,西临京九铁路,南靠陇海线,北有嘉祥机场,东靠105国道;有线电视、通讯、电力等网络及柏油路纵横交错覆盖全乡。[经济] 党集乡地理位置优
546、谢集镇
   单县谢集乡地处单城北部,属城乡结合部。总面积 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人口6万人,辖28个行政村,198个自然村,东邻李田楼乡,南接单城镇、莱河镇,西邻成武县,北接徐砦镇、李新庄镇。这里通讯快捷,村村通电话。交通便利,“105’’国道、新定砀公路、单黄公路纵横穿越,公路通车里程15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利资源丰富,河道200多华里,井泉达30亩地一眼井,建有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
547、陈集镇
  定陶县辖镇。1958年3月建陈集乡,1958年8月成立火箭公社,后改为陈集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北,面积49.1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临近京九铁路、兖(州)石(臼)铁路和327国道。辖焦庄、八一、七一、陈集、刘庄、八里庙、张庄、中沙海、崔庄、盐土、马楼、前沙海12个村委会。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有山东国华实业集团总公司、陈集镇工业公司、镇造纸水泥总厂、八一工业公司、
548、东明集镇
  东明集镇位于东明县中部,镇治所东明集村在县城南15公里处。北距黄河22公里,西距黄河20公里。境内公路两纵两横,长(长兴)金(金乡)、黄(黄占)五(五霸岗)两条横贯东西,高(高村)兰(兰考)、四(四柳树)马(马头)两条纵穿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4万亩,辖41个行政村、5.6万人,人均年收入近4000元。 东明集镇位于东明县中部,镇治所东明集村在县城南15公里
549、陆圈镇
  东明县辖镇。县蔬菜、瓜、果基地。1958年设陆圈公社,1967年改东方红公社,1969年复为陆圈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80.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菏(泽)东(明)公路从镇中穿过。万福河、渔沃河、天爷庙河流经境内,水利条件较好。辖东索旗营、王官屯、高官屯、张庄、张焕庄、永年集、西索旗营、郑旗庄北、岳蒋庄、姚寨、耿庄、于潭寨、李楼、黄庄、东裕州、阎庙、郝桥、西
550、武胜桥镇
   武胜桥镇位于东明县城东北7千米处。总人口4.2万人。日(照)东(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西邻106国道。石油资源丰富。武胜桥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境内南有东渔河,北有株赵新河,西有高村引黄渠。地下水位7—8米,300米深水井出水量50吨/小时,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全年日照平均2400小时,
551、长兴集乡
  长兴集乡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的黄河滩区,属山东省两个纯滩区乡镇之一,位于菏泽市东明县西南部,东临黄河大堤。 长兴集乡东临黄河大堤(在长兴境内16公里),西与河南长垣县接壤,北临沙沃乡,南临焦元乡,东西最大横距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公里,面积133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6.1万人,5.8万亩耕地,10万亩滩涂地。长兴集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创一流”战略指导思想,立足长兴
552、龙固镇
  龙固镇是巨野煤田的中心,是菏泽市重点镇,山东省中心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8.2万亩耕地,辖58个行政村,6万人。龙固镇历史悠久。西汉曾置乘氏县。唐置乘丘县。元末明初,因黄河决口,巨野境内一片汪洋,唯龙固大街高耸如“巨龙”状,时人取吉祥之意命名龙固。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储量56亿吨的巨野煤田正在开发之中,前景广阔。全镇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贸易繁荣,商贾去集,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
553、章缝镇
  章缝镇地处巨野县南部,素有二巨野之称,全镇辖49个行政村,4.2万人,土地面积50平方公里,面积6.2万亩,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35万元,人均纯收入2350元。区位优势:章缝镇地处平原,交通便利,距日东高速公路15公里,距离京九铁路线二十公里,距巨野煤矿15公里。聊商公路、章营公路横贯全镇,章羊公路纵穿东西。通讯业飞速发展,全镇49个行政村全部通电话,联通、电信在章
554、南赵楼镇
  郓城县辖乡。1958年建灯塔公社,1959年改南赵楼公社,1963年更名陈里长公社,1974年改南赵楼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25公里。面积52.3平方公里,人口3.5万。鄄(城)巨(野)公路、郓(城)南(赵楼)公路于境内交会,赵王河、洙赵新河横贯境内,水利条件优越。辖南赵楼、金庄、邵垓、沈庄、褚庄、甄庄、魏庄、张河湾、盐厂、商营、郭楼、富李集、袁庄、李翟庄、南玉皇庙、王大、郑营、
555、白河镇
  白河镇位于嵩县南邻,距县城87公里,东接南召,西边栾川、西峡,南邻内乡,北依车村。东西长50公里,总面积347平方公里。乡政府批准驻地白河街。全乡辖东风、黄柏树、下寺、马路魁、大青、白河街、栗札树、油路沟、上庄坪、上河、瓦房、王马寺、12行政村,133个村民组。3485户,13339人基层赏支部21个,党员474人。白河于1948的解放,原名龙王庙,解放后更名为白河。1958年建立上游人民公社。1
556、西虢镇
  孟州市西虢镇位于孟州市西南部,地处焦作、洛阳交界,西与洛阳市吉利区接壤,南临黄河。全镇总面积83.9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2 .64万人耕地面积2037公顷。  西虢镇位于城西8公里处,东邻城关镇,西连洛阳市吉利区,南濒黄河,北与槐树乡、东小仇镇接壤。总面积83.87平方公里,地势分为北部岭区,中部平原,南部滩区。辖西虢、张厚、义井、戌楼、落驾头、韩庄、东窑、西窑、赵坡、
557、柏梁镇
  中国花卉名镇----柏梁镇,地处中原腹地,东邻鄢陵县城,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311国道、禹邯铁路横穿东西,北离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为梅乡大地一颗璀璨明珠。全镇辖34个行政村,6.8万亩耕地,5.3万口人,总面积69平方公里。1995年被省建设厅命为“中州名镇”。柏梁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战国时“十二为相”的少年上卿甘罗墓旁的千年
558、埠江镇
  埠江镇位于河南油田腹地、豫部两省交界。桐柏县城西41公里,唐河县城东28公里处,三家河及3 12国道上海一伊宁公路北侧,属平原地带,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万,耕地3万亩,河南油田驻埠单位40多个,是近年来新兴的石油工业小城镇,素有小香港之美称。 交通运输:3 12国道及己建成的宁西铁路和己列入国家计划的宁西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唐、桐、泌三县两条县级公路
559、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夏邑县城东部,南临霍连高速公路,北靠陇海铁路,西邻京九铁路,商徐公路贯穿全境,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天然的环境优势。据史载:清咸丰年间,捻军声势日益浩大,咸丰皇帝为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派僧格林沁带兵来豫鲁一带镇压,夏邑县指派地方势力土彭振、李芳宣在县东以王庄、崔庄等五个自然村为基础,强迫农民筑寨,以抗捻军。统治者以为从此太平,并兴-取其吉利意,命此寨为“太平寨”。 全乡总
560、西坪镇
  一、基本情况 西坪镇位于西峡县城西北47公里处,地处豫、鄂、陕三省五县(商南、卢氏、淅川、鄂县、西峡)结合部,素有“豫西南门户”之称。全镇辖 19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232个村民小组,8700户, 3.4 万人,总面积 3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8万亩,总人口33890人,其中非农业人员4800多人。境内交通便利,312国道与209国道在镇内呈“十”字型交汇,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