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5]
561、铁铺镇
  罗山县辖乡。1956年建铁铺小乡,1975年成立铁铺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边境,距县城49公里。面积123.7平方公里,人口1.5万。通公路。辖北安、青蓬、何冲、转蓬、易棚、蔡楼、铁铺、耿楼、文庙、九里10个村委会。乡村企业主要有采矿、运输和建筑等。以农为主,全面发展。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兼产板栗、茶叶等。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何家祠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62、金刚台镇
  金刚台乡位于商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200米-7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29分,北纬210度 47分。东与苏仙石接壤,南邻金刚台自然保护区,西与城关镇毗邻,北连丰集乡。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总面积98.6平方公里。金刚台乡位于河南省边陲的商城县,根据河南省民政厅、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商城县四顾墩乡更名为金刚台乡的批复》,从2007年8月
563、箭厂河乡
  箭厂河乡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新县的南大门,南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距武汉天河机场110公里,北距新县县城13公里,西距京珠高速8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公里,230国道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箭厂河乡属长江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气候带,植被丰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全乡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2个村民组,1.7万人,总面积6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
564、上庸镇
  上庸镇原为田家坝镇,曾是上庸古国都城所在地,2010年2月5日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上庸镇。上庸镇位于堵河中上游,距竹山县城12公里,版土面积200平方公里,辖10个村(居),总人口2万人。上庸是千年古镇,距今有3600年历史。人文荟萃,涌现出剪纸大师佘曼白、商业巨贾王三盛等著名人物;文物璀璨,三盛大院、黄州会馆等历史建筑巍然屹立;剪纸、泥塑、根艺、龙灯、龙舟等民间传统文化薪火相传、长盛不衰。上庸是移民
565、洋坪镇
  洋坪镇地处远安县北大门,旧名“洪恩市”,历来商贾云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成为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物资交易中转集散地,是远安最古老的商业中心,素有“小汉口”之称。全镇版图面积24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25亩,现辖22个村,113个村民小组,10706户,36932人。洋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最高海拔1325米(太平顶),最低海拔127米(万家咀河床),平均海拔400米,年日
566、熊河镇
  荆州市江陵区辖镇。1958年设熊河公社,1961年设区,1975年撤区建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中心30公里。面积127.2平方公里,人口4.2万。沙(市)洪(湖)公路从镇中穿过。辖花桥、司马、花彭、熊堤、熊河、捷口、明星、新庄、沙岭、新河、永固、两桥、洋湖、建国、彭市、国强、荆干、跃进、新垱、民主、边江、三闸、南湖、严中、侯垱、黄林、-、花兰、严北、吴桥、南桥31个村委会和熊河
567、毛坝镇
  毛坝乡地处湖北省利川市东南边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中天然植物园——星斗山位于毛坝腹地,境内沟壑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2摄氏度,海拔600-1000m,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全乡茶叶面积4.6万亩,人平1.3亩。 毛坝乡是“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湖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也是恩施州第二大茶叶主产区。毛坝乡现有茶叶加工营销企业56家,年加工能力3万担以上的出口创汇企业2家。其产品有红毛
568、椒园镇
  椒园镇位于宣恩县西北部,地处209国道、椒石省道交汇处,西北与恩施市毗邻,西南与晓关侗族乡相连,东北与万寨接壤,东南与珠山镇交界,面积180.17平方公里,辖21个村,188个村民小组,共6584户,24422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居住着汉、土家、苗族等10余个民族。1996年底,椒园镇成立,椒园镇政府从县城迁至椒园,当时是一片岩坷地,无田又缺水,50余户人家,不足300人,房屋破旧不堪,不
569、柏加镇
  素有“花木之乡”美称的柏加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花木生产历史,成为中南六省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 全镇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1个居委会,花木栽种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并形成了以柏加为核心,辐射镇头、黄兴、跳马的种植规模达3万亩。人口2.1万,从事花木种植经营达1.5万余人。花木品种120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额达1.3亿元
570、达浒镇
  达浒镇位于浏阳市东部,地处风景秀丽的九曲浏阳河上游,东北紧靠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通往公园的必经之地。 达浒镇物产丰富,具有金、锑、钾、石英石等丰富的地下矿藏,并盛产楠竹、木材、金桔等。  改革开放以来,达浒镇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日趋雄厚,形成以鞭炮、铅酸蓄电池、化工、竹木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与畜牧业、种植业等良好合理的农业结构,各类工农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镇内
571、大瑶镇
  杨花乡和大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大瑶镇浏阳市大瑶镇位于湘赣两省三市(萍、浏、醴)结合部,处于319、106国道和1835省道交汇点,是浏阳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四个中心镇之一。全镇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29个村,2个居委会。自浏阳撤县设市以来,大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3046万元,农民人均纯
572、中和镇
  中和镇位于浏阳东南部,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一代伟人-0中央前总--同志的故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和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以开阔的视野审视自我,不断增强求富思变,抢位争先,开拓创新意识,形成了通力协作,共谋发展,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财政税收以年平均12%的速度增长。这几年中,七级远大药材基地,农科示范园等十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先后建成,占地300亩的耀邦中学
573、黄材镇
  黄材镇地处宁乡西部山区,距宁乡县城50公里,位于“黄祖沩”旅游公路南大门的入口处,是“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出土地,与桃江、安化相邻。境内拥有全国第三大土坝工程,风景秀丽的黄材水库,经勘探,拥有储藏量相当丰富的锰、锑、铀、金刚石等稀有资源。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后,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12个村民小组,15474户,54296人。其中非农人口1291人,党员2041名。总面积168.6平方公
574、历经铺街道
  历经铺街道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105个村(居)民小组,9539户,总人口337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08人。历经铺乡西屏县城,有80%的面积已纳入了县城规划,东望长沙市,距省城仅35公里,三一九国道贯穿境内,即将建成的创业大道、规划中的二环南路、玉潭东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长常高速通往宁乡县城的全城线使历经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不断彰显。 境内有两大市场(即沙河市场、喇叭口农
575、城郊街道
  城郊,总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4.8万。长石铁路、长常高速、319国道穿境而过,城郊踏着建设“省会卫星城、休闲城、生态城、商贸城”的激越鼓点,紧随实施“县城北拓南连”战略的超跨步伐,凭区位之优,籍政策之势,正在加速向城市化迈进。 这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以加加酱油、青岛啤酒、宏全食品、双兴瓶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及其配套产业,以楚天药械、华良中意电器、中圆重工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上百家企业的落
576、大屯营镇
  大屯营是宁乡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宁乡东南部,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全乡人口4.4万,其中劳动力2.6万,北与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接壤,南与毛泽东故居韶山毗邻。大屯营区位优良,交通便捷。北与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接壤,南与毛泽东故居韶山毗邻,是宁乡融入长株潭经济辐射圈的最南前沿,也是宁乡经济发展的南大门,具有巨大的市场辐射功能。交通发达便利,韶山高速贯穿其内,九韶线、双大线、南托线
577、白箬铺镇
  白箬铺地处望城县西部偏南地带,东与雷锋镇、黄金乡毗邻、南接莲花镇、西接宁乡夏铎铺镇、西南临雨敞坪镇、北靠乌山镇。境内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现辖白箬铺、龙唐、齐天庙、龙莲、桃林、金良、黄泥铺、洪山、古村、胜和、金峙、金峰、大塘、光明等14个行政村,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全镇共有570个村民小组,11850户,总人口42466人,其中农业人口38914人,耕地面积42823亩,其中水田36583亩。白箬
578、高塘岭街道
  新康乡和高塘岭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高塘岭街道 南望省城,都市依稀;北览水乡,稻菽浪涌;东眺湘江,涛声如歌;西极乌山,翠竹如屏。高塘岭街道是湘江西岸崛起的省会新城区,长沙高星组团核心极,望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1.47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总人口近10万,驻街道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0余家。街道坐拥近城临江的优越区位,距长沙市主城区仅12公里,全境纳入“两型社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
579、铜官街道
  将东城镇慎家桥社区五杉片划入铜官镇华城村,将茶亭镇郭亮村划入铜官镇,铜官镇和书堂山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铜官街道.铜官镇位于望城县东北端的湘江东岸,距长沙市26公里,北与东城镇接壤,东与茶亭镇毗连,南接丁字镇,西与靖港镇隔江相望。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境内辖8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00人;总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稻田9200亩,林业用地781公顷,林地711公顷
580、安沙镇
  安沙镇位于长沙县北部,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9903人,有耕地3495公顷,山林7500公顷。驻镇企(事)业单位38家,外来常住人口15000多人。厚重的人文底蕴。安沙历史悠久、典故盛传中华。境内落刀咀、捞刀河相传三国时期,因关羽战长沙曾在此不慎将青龙偃月刀滑落河中,到河中捞取宝刀而得名;“金线吊葫芦”的鳌鱼塘则为千百年来信奉风水的人们毕生追寻的宝地;建于明代的“十方
581、福临镇
  长沙县辖镇。1949年属青山、福临乡,1956年为福临、双起乡,1958年属福临公社,1961年析福临、双起公社,1983年分置乡,1993年福临乡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1公里。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福临铺。京珠高速公路过境,有公路与107国道相接。辖福临铺、冯家坡、长乐港、源冲、影珠山、开物、希古台、西冲、果子园、站上、东南冲、高仓段、孙家桥、梅林桥、古华山、双龙、金
582、高桥镇
  长沙县辖镇。1949年属沙田、石门乡部分,1956年分属百禄、耕庆乡,1958年属百禄、高桥公社(后统属高桥公社),1983年置高桥、范林乡,1994年建高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高桥。长平省道过境。辖桥里、双凤、百禄、峡山、螺岭、虹桥、中南、高桥、涧山岭、白石源、凤山、涂冲、松竹、范林、金桥、岳龙、兴隆、耕庆、洞里、思公、幸福、万金22个村委
583、黄花镇
  黄花镇位于长沙县东部,距长沙市区15公里,距长沙县城星沙主城区5公里,东界浏阳市,南连干杉镇和榔梨镇,西接长沙经开区,北与安沙、果园、春华三镇相邻。黄花镇交通十分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坐落镇域中心,长永高速、机场高速、长株高速等在境内交汇;开元东路、远大路等城市道路及s207、s103等多条省道贯穿境内。同时,黄兴大道、东十线、人民东路等城市道路即将建成通车。黄花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
584、黄兴镇
  黄兴镇和干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兴镇黄兴新型城镇,是凭借地处湖南省会长沙东郊,紧邻京珠高速、黄花空港的优良交通优势,依托黄兴镇两万亩无公害蔬菜、两万亩花卉苗木、30公里浏阳河风光带的自然生态环境,挖掘镇内鹿芝岭月亮山4600年浏阳河文明和龙喜古城千年唐风宋韵等人文资源,并借助咫尺之遥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和高桥、马王堆等国内知名市场群的营销网络优势,在伟人故里84平方公里土地上,精心打造的20平
585、路口镇
  麓山钟灵,湘水毓秀。古城长沙有着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尧舜古风,屈贾情怀,朱张文气, 毛蔡风流。熏陶,润泽着这座闻名遐尔的“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在这片历史悠久而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土地上盛开着 一朵绚丽的“乡镇奇葩”——它就是被誉为“办学典范”“金牌摇篮”“改革先锋”的田园小镇——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
586、暮云街道
  长沙市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同意长沙县撤销暮云镇,设立暮云和南托2个街道。其中暮云街道辖高云、莲华、许兴、暮云新等4 个建制村,暮云、云塘、华月湖等3 个社区以及西湖、南塘建制村在芙蓉南路以东的部分区域,总面积34.6 平方公里;南托街道辖沿江、北塘、牛角塘、三兴、兴马等5 个建制村,南托岭社区以及西湖、南塘建制村在芙蓉南路以西的部分区域,总面积24.97 平方公里。 暮云镇位于N27°51′~28°
587、船形乡
  炎陵县辖乡。1949年为船形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2年为船形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乡政府驻新生。炎资公路纵贯南北。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东河、黄洞、桐睦、新生、高路、船形、长旺、沿潭、南坪、水垅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竹木加工厂、电站等。农业主产稻谷、生猪等。.
588、沔渡镇
  撤销沔渡镇、石洲乡,设立新的沔渡镇沔渡镇位于县境中东部、东邻江西省井冈山市睦村乡,东南连十都镇,西连石洲乡,西北与霞阳镇接壤,北与茶陵县江口乡交界,省道S321线穿镇而过,距县城15公里。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3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25平方公里。农、林、牧、渔总产值3549.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34.4万元,林业产值1299万元,牧业产值717万元,渔业产值99.3万元。耕地1
589、垅溪乡
  炎陵县辖乡。1949年属永和乡,1956年为垅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0.8万。乡政府驻太平岭。有汉族、瑶、畲等民族。106国道贯穿乡境。辖漕溪、江洲、三口、西坑、土垒、茶背、南岸、古塘、牛塘、仙坪、茶垅、秋田、板溪、菜坪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制家具、装饰材料,乡办林场。农业主产稻谷,兼产笋、竹、水果、油茶。.
590、新市镇
  大同桥镇与新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市镇攸县辖镇。1950年为新市乡,1956年为桐树下乡,1958年为和平公社,1961年析置新市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2万。镇0驻岩背岭。湘东铁路、106国道纵贯境内。辖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打鼓堆、桐梓、新中、回龙、回武、文和、文明、长茹、山门、观塘冲、易清潭、新市、新联、回湖、光明、文普、庚子桥、龙家场、
591、酒埠江镇
  酒埠江镇地处攸县东部,总面积142.6平方米,辖22个村,3个居委会,263个村民小组,镇村户数8987个,总人数30760人,其中农业人口23199人;耕田地面积25849亩,其中水田23424亩;林地总面积17.3万亩。全镇有中学3所,在校中学生3千余人;小学12所,8个教学点,在校小学生2700余人。有线电视入户率35%,程控电话入村率100%,入户率30%。有医院2所,卫生技术人员150人
592、濠头乡
  濠头乡地处“两省三县六乡”交界处,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镇,乡情、社情、民情复杂,开展工作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濠头要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乡党委、政府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濠头乡先后投入60多万元实现了有线电视与县广电的联网,让农民了解外面的世界。投入2万多元对乡文化站进行了改造,更新了图书,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乡里围绕“构建和谐濠
593、白廊镇
  湖南省资兴市白廊乡,2003年5月由原旧市乡、厚玉乡合并而设立,位于AAA-东江湖风景名胜区内,是全国著名作家白薇的故乡。辖12个行政村,171个村民小组,3897户,1.26万人,国土面积24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53亩,林地面积17.48万亩,水果1.3万亩,水面12万亩,占东江湖面积的一半。按照“旅游活乡、产业兴乡、城建靓乡、财税强乡”的发展思路,发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白廊精
594、太浮镇
  太浮镇原名衍嗣庵镇,位于临澧县西南的太浮山(省森林保护区)南麓,距临澧县城17.7公里,东与本县四新岗镇交界,南与桃源县盘塘镇、鼎城区雷公庙镇接壤,西抵石门县蒙泉镇,北邻本县陈二、文家乡。  全镇总面积74.06平方公里,地貌以微丘和岗地为主,间有少量溪谷平原,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及矽砂、磷矿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其中矽砂矿储量居中南六省之首。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6个
595、安福镇
  2004年4月16日临澧县城关镇扩容更名为安福镇。临澧县安福镇地处湘西北咽喉,道水北岸,地沃物丰,人杰地灵。207国道穿城而过,石长铁路由西侧通过。是临澧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福镇辖9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委会,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年财政收入1600万元。2004年7月,常德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湖南省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  安福镇党委、政府站在新的起点,面临
596、楚江街道
  石门县楚江街道办事处于2016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石门县城老城区。东起红土社区与永兴街道接壤,南与宝峰街道隔河相望,西至七松铁路大桥,北与新关镇新关居委会相连,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型街道。国土总面积42平方公里,楚江街道辖10个社区,2.7万户8万多人,农业人口1.2万人。属城乡结合型街道。下辖党总支10个、党支部117个、党员2593名。耕地总面积9874亩,其中水田5551亩、旱地4233
597、二都街道
  二都乡位于澧水南岸,介于澧水和十九峰山脉之间,呈条状分布。该乡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相邻夹山国家森林公园,紧靠湖南石门电厂和火车南站,石长铁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共22个村场,2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l 82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6265.1亩;森林面积45000多亩。全乡现有在职公务员40人;有30个党支部,728名党员。该乡是传统的农业经济乡,城郊农业较发达,盛产桔橙,所
598、东山峰农场
  东山峰农场430726502501 220 南山一片社区 430726502502 220 南山二片社区 430726502503 220 南山三片社区 430726502504 123 南山四片社区 430726502505 220 北山一片社区 430726502506 220 北山二片社区
599、夹山管理处
  夹山管理处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南8公里处,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20家森林公园示范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夹山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南8公里处,夹山由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境内的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等景点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夹山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融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风景旅游区。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
600、罗坪乡
  罗坪乡位于石门县西北边陲,距县城117公里,东与所街、雁池乡交界,西与湖北鹤峰县接壤,南与磨市、桑植西莲乡毗邻,北与南北镇、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5132人,其中农业人口15061人,全乡耕地面积15860亩,退耕还林面积7789.3亩,封山育林面积20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4.1%。 2006年,全乡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00万元以上,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