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5]
161、桃源县
   桃源县,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域内生活着以汉族为主以及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人口97.6万(农业人口84万,非农业人口13.6万)人,180余个姓氏在这块“仙源乐土”上休养生息,和睦相处。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它各种事业,都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一)地理位置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地理位置:西起牛车河乡
162、祁阳县
   经纬度  祁阳县位于东经110°35’——112°14’,北纬26°02’——26°51’之间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市  湖南省永州市  辖区  祁阳县截至2005年12月31日,祁阳县辖2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分别为:  浯溪镇、观音滩镇、茅竹镇、大忠桥镇、三口塘镇、肖家村镇、八宝镇、白水镇、黄泥塘镇、进宝塘镇、潘市镇
163、祁东县
  祁东县地处衡阳西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西狭长,北高南低。1952年从原祁阳县析出,因地处祁阳之东而得名。全县辖23个乡镇、910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总人口107.2万,是著名的“中国黄花之乡”、“将军之乡”、“黑色金属之乡”,也是湖南省目前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近年来,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全省城乡环境卫生十佳县”等称号。文化璀璨的人杰福地。祁东历属祁阳,于19
164、福田区
深圳市民中心   福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深圳中部,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海园一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隔河相望,北至白尾石、大脑壳、黄竹园等山脊与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毗邻。 [1] 福田区总面积78.8平方公里,主要由中心城区和深南大道两侧带状经济开发区域及部分丘陵、山地、海滩组成,地形北高南低,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
165、宝安区
羊台山森林公园      宝安位于广东南海之滨,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地处东经113°52,北纬22°35。全区面积7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62公里。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连东莞市,东濒大鹏湾,临望香港新界、元朗,是现代化经济中心城市深圳的工业基地和西部中心。自然环境  宝安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2°C,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926毫米。倚山傍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陆、海、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
166、高要区
黎槎古村    高要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东与佛山市三水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南接高明区、新兴县,西与云浮市、德庆县交界,北连广宁县和肇庆市区。总面积2206平方千米。总人口73万人(2003年)。市人民0驻南岸街道,邮编:526100。代码:441283。区号:0758。拼音:Gaoyao Shi。基本概况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从西南面环抱肇庆市区,西江贯穿其间,史称“当西南之要冲,扼两广之咽喉”。
167、清新区
古龙大峡谷   清新区位于广东的西北部,与清远市区相连,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面临珠三角,后靠广大内陆省份,与清远市区紧密相连,距新建广州花都国际机场40公里,距广州68公里,与香港、澳门距离不足200公里。清新区是珠三角连结粤北山区的主要物流配送通道。全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总人口68.6万人,农业总产值32.76亿元,区下辖8个镇,1个林场。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
168、廉江市
鹤地银湖    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接壤,濒临北部湾,地域总面积2835平方公里。辖18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罗州、城北、城南),总人口160多万廉江市在广东省的位置廉江清晨,是湛江市辖人口最多、面积较大、经济最1.始建前,2.秦属象郡地;3.汉属合浦县地;4.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5.南朝宋、齐,属高凉郡罗州县地。6.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7.隋朝,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8
169、澄海区
陈慈黉故居    澄海是“中国抽纱”两大发源地之一,纺织服装工业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充分利用侨乡优势,通过“三来一补”,兴起“三资”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使纺织服装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在毛织服装业招商引资方面,注重“项目带动”,采用内外联手的方式,实行遵循市场法则的产业链招商,通过合作经营,使毛织服装业能够更加敏捷地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商要,从而进一步提升澄海毛织服装业的产业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涌现出“金
170、武鸣区
大明山风景旅游区   武鸣县古称“武缘县”,1912年更名为武鸣县并沿用至今,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首府南宁市的辖县,史有“首善之县”美誉。全县县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辖13个镇、21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8万,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武鸣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 每年在武鸣县城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
171、兴安县
灵渠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地处北纬25°18′~ 26°55′、东经110°14′~110°56′之间,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一级公路斜贯全境,县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区57公里。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万,其中农村人口31.1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瑶、壮等少数民族1.
172、恭城县
恭城文庙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3镇6乡,总人口27.8万人,居住着瑶、汉、壮、苗等1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4.8万人。  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恭城东、西、北部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地带。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县境,支流纵横密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7℃,年均降雨量
173、柳城县
柳城知青城    柳城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 537年),原名龙城县,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始更名柳城县。1949年11月24日,柳城宣告解放,先后属柳州专区、宜山专区、柳州地区辖县,1984年2月改属柳州市辖县。县治大埔镇,距柳州市48公里。地理位置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 108 ° 36'至109 ° 50',北纬24 ° 26'至24 ° 25'之间。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
174、宜州区
刘三姐故里旅游区   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现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原隶属于河池市,龙江中游。东与柳城、柳江两县接壤,南与忻城、都安相连,西与河池、环江,北与罗城等市县为邻。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全市辖7镇9乡(其中2个瑶族乡),下设204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589个自然屯。市府驻地沿铁路
175、北流市
铜石岭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
176、宾阳县
昆仑关旅游风景区   宾阳县历史。宾阳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的家乡,是广西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宾阳县古为百粤之地。夏至周为荆州地,秦时属桂林邵所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领方县,为本县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国时代,本县为吴国属地。元兴元年(264年)改领方县为临浦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将临浦县疆域划分为二恢复领方县,又予汉广郁地设等宁县,唐朝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清朝
177、浦北县
五皇山   浦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隶属钦州市,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万公顷,林地面积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03%,辖15个镇、2个街道,273个村委(社区)。西接灵山县,东临玉林市博白县,南连北海市合浦县,北靠贵港市、南宁市横县、玉林市兴业县。南北走向的贵(贵港)合(合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东西走向的南宁大塘—北流清湾的高速公路已经动工建设,交通十分便利。浦北历
178、象州县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
179、美兰区
美兰国际机场    美兰区位于海口市东北部,东接文昌市,南靠琼山区,西与龙华区接壤,北临琼州海峡。总面积553平方千米。2004年底,户籍人口45.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43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路,邮编:570203。行政区划代码:460108。区号:0898。拼音:Meilan Qu。基本概况  美兰区是海口市下辖的四个县级区之一,下辖五个镇、八个街道,面积581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是海南省委、
180、澄迈县
美榔双塔      澄迈位于海南岛北部,北临琼州海峡。面积2045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12镇6乡,境内有8个国营农场和1个华侨农场。县人民政府驻金江镇,距海口市63千米。    澄迈县南部为低山、丘陵和台地,中部和北部为宽旷的海积平原,发展农业极为有利,历来是海南粮、蔗、猪、牛的商品生产基地。该县盛产的高峰黄牛,是我国十大良种牛之一,因此
181、屯昌县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处五指山北麓,南渡江南岸。面积1323平方公里,人口25万余。县政府驻屯昌镇。全县共辖6镇乡,境内有10个国营农林药场。屯昌县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边境有低山作屏,中部丘陵起伏连绵,北部为琼北台地,境内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0%。屯昌县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年无霜,4月—11月降雨占全年雨量90%,12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夏秋季热带风暴和台风
182、沙坪坝区
磁器口古镇   重庆市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发祥地(渣滓洞、白公馆)、抗战遗址密集区,国共和谈、百年学府、千年古镇,融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全区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云集了19所高等院校、 87所全市最好的中小学。全区89万常住人口中有30多万学生,8万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是西部的人才聚集区。区情概况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6个街镇园区。域内历史文
183、南岸区
   南岸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依山傍水,仰拥“山城花冠”南山,俯临长江、嘉陵两江,山水园林特色显著,风景秀丽优美宜人。地处东经106°3′14″~ 106°47′2″,北纬29°27′2″~29°37′2″之间,辖区西部、北部濒临长江,与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隔江相望,东部、南部与巴南区接壤。全区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640公顷,森林面积7000余公顷
184、黔江区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全区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全区共3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15个镇、489个村民委员会。区内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国道319线和黔咸公路在此交汇,渝怀铁路横穿黔江境内,
185、綦江区
   綦(qi)江县全县辖石角镇、东溪镇、赶水镇、打通镇、石壕镇、永新镇、三角镇、隆盛镇、郭扶镇、篆塘镇、丁山镇、安稳镇、扶欢镇、永城镇、新盛镇、中峰镇、横山镇等17个镇和古南、三江、文龙等3个街道。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4985元,同比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53.5%;辖区内财政总收
186、渝北区
   重庆市渝北区是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渝北区位于重庆市北部,长江北岸,嘉陵江下游东岸的三角地带,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有耕地62万亩,林地30万亩。人口83万、辖12街道、12镇,其中的5街道、1镇委托重庆市北部新区代管。渝北区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武术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国
187、璧山区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县至今,几度兴废,跨越了1200多年时间长河,称得上历史悠久;璧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代出过“抗疏贤臣”、“史志良才”,近代又有红岩英烈,抗美英雄,真可谓是人杰地灵;璧山,“环境皆山,两江夹送”,山川形胜,地势险要,扼渝州之咽喉,为重庆之屏障,有金剑山之雄,青龙湖之秀,凉亭关之险,璧温泉之幽,被郭沫若先生盛赞为“黛山秀湖”;璧山,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有黄花之芬芳,巴缎之斑斓
188、荣昌区
   荣昌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交接处, 重庆市西部,东邻大足,南接永川、泸县,西连隆昌,北靠内江、安岳,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全境地貌以浅丘为主,土地肥沃,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山岭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为全县最高点),中有螺罐山,北有铜鼓山。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年总积温6482摄氏度,平均气温稳
189、长寿区
   重庆市长寿区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1245.1小时。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
190、双流区
  双流区总面积1068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93万人(2007年)。县人民0驻东升街道,邮编:610200。代码:510122。区号:028。拼音:Shuangliu Xian。流域属岷江水系,有金马河、府河、江安河、杨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降雨921毫米。自然条件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
191、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有34.9万。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解放後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 温江历史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县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
192、富顺县
  【建置沿革】富顺县原为古代江阳县治域,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因盐设县,划出富世盐井及周围地区,设雒原郡及所辖之富世县。隋开皇二年(582年),撤郡存县,隶于泸州,县域约15万公顷。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富世县改名为富义县。五代因之。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升富义县为州级“盐监”,称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太宗赵光义之讳,富义监改名为富顺监,富顺县名始由
193、泸县
  泸县,史称江阳,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913年改名为泸县,1949年设川南行署,1950年建泸州市实行市县分治,自此泸县无县城,县级机关寄住泸州市小市。1960年隶属宜宾专区,1983年隶属泸州市,1996年区划调整后定福集镇为新县城。“川南鱼米之乡”泸县,面积1532平方公里,系泸州旅游北大门;与恐龙之乡、重庆动物园、福宝国家森林公园一衣带水。 泸县,吸龙之灵气,吐龙之英华:有
194、旺苍县
  旺苍县总面积2976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东河镇,邮编:648200。代码:510821。区号:0839。拼音:Wangcang Xian。行政区划旺苍县辖15个镇、20个乡:东河镇、嘉川镇、木门镇、白水镇、尚武镇、张华镇、黄洋镇、普济镇、三江镇、金溪镇、五权镇、高阳镇、双汇镇、英萃镇、国华镇、龙凤乡、大河乡、九龙乡、万家乡、燕子乡、水磨乡、鼓城乡、檬子乡、福庆乡、枣
195、射洪市
  射洪由四川省直辖,遂宁市代管 ,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遂宁以北,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射洪市人民政府驻子昂街道人民街106号。射洪市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射洪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射洪市辖30个乡镇,2个街道;共有446个行政村(587个自然村),69个社区。截至2017年,射洪市户籍总人口97.24万。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
196、夹江县
  夹江地处四川省西南、乐山北大门,西傍峨眉山,南临乐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苏故里,面积748.47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坝、丘、山各占三分之一。辖22个乡镇,人口35万境内页岩资源、高岭土矿藏丰富。夹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为梁州之域,汉为巴蜀之地,隋开皇(公元593年)建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胜而得名。夹江水陆通达。成昆铁路贯穿全县,境内有乐山、吴场、马村三个火车站。乐山站
197、通川区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县级)四川东北部,是达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10个乡镇和两个街道办事处。幅员444.5平方公里,人口37.73万人。 通川区历史悠久,古属巴地,夏时称作“梁州”。东汉和帝时分宕渠县之东置宣汉县。西魏改为石城县。隋改为通州县,明为达州,清改为达县。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达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立达县市,1993年达川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时更名达州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
198、宣汉县
  宣汉县,始建于东汉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幅员4271平方公里,总体地貌“七山一水两分田”。辖55个乡镇、497个村、50个社区,人口117万。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宣汉,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宣汉县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199、开江县
  开江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东连开县,南临梁平,西接达县,北依宣汉。距省会成都市620公里。全县幅员1032.55 平方公里,耕地39.12万亩,平均海拔600米。县辖10镇10乡,20个社区居委会、1600个村民组,面积1033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其中城镇人口8.7万,占16%。居民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藏、满、回、土家等 14个少数民族。新宁镇为县城所在地,县城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8
200、西昌市
  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2大平原)腹地,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南北最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幅员面积2651平方公里。全市辖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民委员会,231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