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6]
201、戴庄村
  戴庄村位于原柴湾镇北部,辖区共有26个村民小组,居民988户,总人口3574人。仲春的蛙声和鸟鸣从路旁郁郁葱葱的绿化林里透出来,一座座公寓小楼点缀其中,村头屋旁的古榕树下,三三两两的老少妇孺聚在一起,聊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希望,年全村完成工业产销0.36亿元,人均收入达8300元,戴庄人大步走在小康道上,如今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可是谁能想到,上世纪80年代,戴庄村由于客观原因经济还比较薄弱,连
202、鹿门社区
  如皋市城北街道鹿门社区地处如皋北翼,新老204国道贯穿社区,社区面积近8.6平方公里,有27个居民小组,居民达1300多户,总人口50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节节攀升,已达到14000元以上,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示范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社区地处
203、十里墩社区
  如皋市城北街道十里墩社区由原十里墩村与野马村合并而成,距如皋市政府所在地如城街道向西10华里,历史上因此地堆一计里数的大土墩,顾名思义取名为十里墩,后因兴修水利,南北走向的如海运河与东西走向的如泰运河在此十字相交,将大土墩挖掉;人民公社化时期此地为何庄公社8大队、6大队,改革开放后,8大队改为十里墩村,6大队改为野马村;2000年何庄乡并入袁桥镇,镇政府所在地设在原何庄乡政府,2001年十里墩村与
204、杨宗社区
  杨宗社区位于中国长寿之乡、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主镇区地段。全社区现有23个自然居民组,总户数989户,总人口3366人,耕地面积近3000亩。现有工业企业近30家,其中定报企业4家。2008年工业产值两亿六千万,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205、铁篱社区
  铁篱居位于常青镇南首,与石庄镇接壤,总耕地3711亩,有3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282户,人口4097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居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组织协调和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文化氛围浓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热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欢迎有志之士来居投资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铁篱社区以党的-精神
206、邹蔡村
  邹蔡村地处常青镇西南,南临石庄,西接江安,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是如皋的革命老区。焦港河贯穿境内,绵延近3公里,能容纳5至1000吨的船只通过,是如皋西部的一块风水宝地。中部有跃进路贯穿,西有江曲线,东有土石线,交通便利。全村1019户人家,共3260人;耕地2985亩,主要种植水稻。同时种植湖桑,桑蚕发展较好;养殖业以鸡、猪、羊为主,现正在兴建一家大型养猪场。现在邹蔡村以建立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207、沈阳社区
  沈阳社区沈阳居位于如皋市下原镇东北侧,原如皋市花园乡政府所在地,吴奚公路穿境而过,沈阳居行政服务中心位于该居委员会2组,紧邻吴奚公路,居委会有32个居民小组,1108户农户,有居民4450人,总面积6200亩,总耕地面积4450亩。党总支下辖工商、流动党员、综合、种养支部等四个支部。商贸发达,设施配套齐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民营工业小区,民营工业小区中有针织、化工、雨衣雨具、人发加工、皮鞋加工、大米
208、白李社区
  如皋市下原镇白李村,南临九华、东接白蒲,204国道纵贯白李村;白李村离南通市区仅二十分钟车程,到沿海高速白蒲入口处仅需十五分钟,至上海只需一个半小时,交通十分便利。借如皋市沿江大开发这一百年难遇的东风,白李村积极利用区域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已取得初步效果,江苏知名企业——九鼎集团已把生猪饲养基地落户白李村。现白李村在204国道旁尚有40亩土地对外招租,另有占地30亩的闲置厂房对
209、陈桥村
  陈桥村位于下原镇东南部,距镇区(老204国道)10华里,与白蒲镇接壤,蒲黄公路贯穿全境。陈桥村拥有26个居民小组,930个农户,总人口3340人;村域面积为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0亩。2012年,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建成。拥有东西长4华里的千亩苗木基地、喷滴灌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初具规模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增强。主要企业桑普机械、日精电子、科成机械、范金服饰、贝康医疗等,村工业经济总
210、新光社区
  新光社区:位于长江路301号。
211、通海社区
  通海社区居委会坐落于掘港镇西首,隶属于掘港镇三元池街道办事处,东起通海路,西至大草港桥,南起如泰运河,北至珠江路.通海社区始建于1958年,因以管辖水上流通和定居渔民为主而定名为水上居委会,原办公地址设在云浦桥西侧。1968年,大部分渔民下放农村务农,居委会由减速厂代管。1980年,改革开放后,原下放务农渔民落实政策,全部回城,设水上居委会,办公地址在原汽车站对门。1998年,更名为桃园居委会。2
212、三元社区
  掘港镇三元社区地处县城中心,东至人民北路,西至青园北路,南至市河,北至掘苴河。人口面积社区总面积0.7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200户,常住人口9000多人。组织建设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01名,驻区行政事业单位20多家,拥有掘港中心市场、亚萍国际、广隆商场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0多家,幼儿园一所。社区建设社区办公活动中心面积300平方米。三元社区地理位置独特,功能配套齐全。三元世纪城集商住、休
213、民主社区
  民主社区:位于黄海路南侧。
214、范堤社区
  范堤社区:位于解放路南侧。
215、锦绣社区
  锦绣社区:位于钟山路199号。
216、洋岸村
  洋岸村:位于童店社区以南2公里处。
217、晓河村
  晓河村:位于虹桥村西南3公里处。
218、友好社区
  友好社区地处县城掘港镇中东部,东至清源北路,西至如泰河与掘苴河的交汇,南至如泰河,北至掘苴河,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我社区交通便利,北上可到洋口大道,南下可抵海门、南通。人口面积现有居民4101户。总人口10071人,居民小组5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72名。辖区单位36个,其中机关单位14个,学校1个,医院1个,个体户20个。自然资源友好社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拥有由条石铺就的百年老街,拥
219、碧霞社区
  碧霞社区地处掘港镇的西北部,为城郊结合,居民居住点,社区西起通海路,东至人民北路,南起掘苴河,北至外环北路,全社区分六个居民小区,另有金侨小区、安康小区、三民小区、邮电新村小区;小区内设施齐全,辖区范围内有行政事业单位13家,如财政局,县委党校,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住建局,气象局,国土局等;各类个体经营户160家,有便民超市,便民市场,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市民健身广场等。人口面积总面积3
220、十里墩村
  十里墩村与环镇社区居委会是村居合一的单位,地住掘港镇县城西部,西与马塘镇接壤,东与虹桥、芳泉村为邻,南与晓河村隔沟相望,北与虹桥、陈高村相毗邻。苏新334复线从本村东西中心穿梭而过,西二环路南端直通本村,如泰运河、串场河环绕三周,交通十分便捷。人口面积全村及社区人口4216人,其中农业人口3460人,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承包面积5100亩。经济发展本村原属环镇乡镇府所在地,现有环镇农贸市场、环
221、赵港村
  赵港村位于袁庄镇西北部,东临新建河,西与海安县接壤,南为李骆河,北为栟茶运河,海洋铁路贯穿东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8.75亩。 辖区10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2310户,农业总人口为6700人。全村初、小学入学率达100%,村民中无文盲。全村共有党员216名,村干11名。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水稻、经济作物,兼有养殖业等,村内建有两处千头养养基地,十
222、大袁庄村
  大袁庄村位于袁庄镇镇政府正对面,西邻时桥村,以崔巷河为界,南与铁果门接壤,让陆家凌河相隔,东跨越红星河与河口镇烈士陵村比邻。全村共有十九村民小组,总人口4350人,耕地面积4800亩。近年来,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速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强势推进。个体织布9家,有233机台,如成一个
223、濮桥村
  濮桥村位于袁庄镇西边,新建河两边,西邻朱庄村,东靠小康村,南到南凌河,北至李骆河;,南北10华里,东西5华里,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村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1800㎡。其中,村综合服务大楼200㎡,设有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服务室(为民服务一站式)、卫生室、文化室、广播室等;各类服务用房450㎡,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250㎡、农资超市60㎡、粮油饲经营部100㎡、便民超市100㎡等;村民文体活动
224、戴南村
  袁庄镇戴南村位于袁庄镇北首,北跨栟茶运河与海安县交界,东临河口镇接壤,南有018县道(苴沿线)贯穿东西,经过临村竹园村(西首)驱车直达如皋海安县。交通舒畅,四通八达,可谓是如东西北大门交通要塞喉咙。全村占地面积8.65平方公里,5400多人,设九个行政村民小组,水泥路面遍及各组,给人们出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带来莫大的帮助。近年来,在村支书王亚兵同志的真确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
225、亚苏村
  亚苏村一、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地处镇政府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交通方便,距南通市62公里,东邻潮北村委会,南邻潮南村委会,西邻岔河镇金桥村,北邻岔河镇金河村。全村国土面积8.36平方公里,海拔3.5-4.5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水量1330.40毫米,适合种植稻米等农作物。
226、蔡渡村
  一、基本情况马塘镇蔡渡村,东与马丰村披邻,西、北各于潮北村和尊三村接址,南临苏334线和如泰运河,全村总人口4006人(其中外来人口46人),总户数1421户。土地承包面积6485亩,全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其中东蔡渡、西蔡渡各为17个村小组)。二、特色介绍我们马塘镇蔡渡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顺势利导,使蔡渡村的区域经济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明显趋于全理,并逐渐
227、桃园村
  桃园村一、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地处镇政府以北5公里,东邻许楼村,西以马丰河为界,南邻马北村,北邻沙庄村,省道苴东线从我村北部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308人,农户1178户,全村党员135名。该村工业企业以纺织企业为主,有纺织企业6家,服装加工企业1家,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公有制稻米等粮食作物,养殖业以饲养三元商品瘦肉猪为主,并
228、王渡村
  该行政村隶属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地处镇政府西南边,矩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公路及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南通市42公里。东邻马南村委会,南邻曹埠镇冯桥村村委会,西邻新店镇三角渡村,北邻马西村委会。全村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3.0-3.5米,年平均气温15°C,年降水量1,336.60毫米,适合种植稻米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479亩(其中:田10479亩),人均耕地
229、兵房社区
  兵房居委会地理位置:现为现大豫镇镇政府所在地。兵房居委会地理位置优越,苏222线、334线纵横交错,村情概况:现有定编干部5人,辖13个村民小组,人口2022人,农户1045户,耕地面积1714亩。农贸市场物品丰富,公共服务中心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成为全镇的一大亮点。
230、大同村
  大同村概况地理位置:环绕古镇大同,与通州三余隔河相望。村情概况:现有定编干部10人,辖48个村民小组,人口6116人,农户2568户,耕地面积8412亩。经济发展:村内有30多家企业,其中金月亮、茉莉花家纺远销海外;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榨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黄花梨面积2000多亩,冬瓜面积3000多亩。如今,如桥榨菜誉满华夏,豫丰牌黄花梨名扬全省。
231、大豫社区
  大豫社区概况地理位置:环绕大豫集镇。村情概况:现有定编干部9人,辖34个村民小组,人口5641人,农户2247户,耕地面积8275亩。经济发展:辖区内主干道全部实现了黑色化、硬质化,交通便利。近几年来,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引进南美白对虾等优良品种发展养殖业;工业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帮助和促进企业发展,目前,社区范围内共有私营企业
232、浒路村
  浒路村 浒路村是由潘庄村、滩口村、路村、於荡村四村合并而成,组成现在的浒路村,是洋口镇的东南角,与丰利镇隔河相望,东至马丰公路,北至范公堤,西与耿庄村相连。现有26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总农户1278户,农业人口4080户,外来从业人口300人,社会面积8000亩,现有村定编干部8名,全村现有党员134名,4个党小组,村已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并交付。
233、甜港村
  甜港村 甜港村位于洋口镇东南部,南隔斜港河,与丰利镇花园桥村隔河相望,东邻丰利及洋口镇浒路村,北部与浒路村毗邻,西与古坳村接壤。本村共有农户1416户,现有耕地5305亩,共有人口近5000人,共有纯农人口4000多人。本村村部即公共服务中心位于原光荣农民街,这里人流量较多,商业较为繁荣。现在村内私营企业近三十家,个体工商户达百余户。
234、刘环村
  刘环村 洋口镇刘环村由原刘环、环西、新洋三村于2007年3月新合并而成,其占地7.5平方千米,合计2590余。其中960为渔民,因我村毗领洋口渔港和如东县沿海经济开发区,故经济很为活跃,流动人口较多,但常住外来人口较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96人,其中70%的党员数系无劳动力,组织内人员老龄化较为突出,所以培养年轻创业型党员势在必行。党支部有两名入党积极分子。村经济发展区域化模式明显。原环西组由村连滩
235、三江口村
  洋口镇三江口村位于镇西南侧,与拼茶镇相邻,全村现有常住人口4000人,耕地面积5000亩,有13个自然组,定编村干部7人,本村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以工补农的生产格局,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全面发展,发展个体工商户100多户,私营企业5个,外出务工劳力占劳力的70%,人均分配纯收入6945元,本村大力发展传统的种养业,现有生猪养殖大户一个,年饲养量50
236、闸西村
  闸西村现在洋口镇闸西村是由原来的洋口乡闸西村、周干村、洋窑村和五原村合并而成的,下设17个村民小组,北邻范公堤,东边与洋口闸接壤,南到许洋河,西邻洋口镇同文村,总面积4547.9亩,总人口4674人(本地人口4567,外来人口107),全村共有党员149名,其中一名预备党员,建党积极分子5名,有一支200多名的经纪人队伍,还是如东有名的渔船只数最多的村。
237、花园头社区
  河口镇花园头居委会位于本镇西部偏北,面积约为5km2,其中耕地面积4700亩,居委会总人口6千多人,农业人口4千多人,非农人口2千多人,此外还有外来务工人员3-4千多人,居委会党支部共有党员147人。本居委会是在1997年由镇政府周围的几个组合并建成,于2007年又与相邻的吴埝村整体村域合并。村域内有镇政府、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邮政、电信局、万隆公司、利奥公司、中天公司、中天工业园区等。我们利用
238、荷园村
  荷园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抓好全民创业,发展新产业,村党支部一班人投资300多万元创办的农业龙头企业南通万家惠企业有限公司,从事生猪品种的改良和推广,并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支部一班人的带头示范和正确引导下,该村全民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到目前为止,该村现有私营企业30多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形成了以岔拼公路轴心线为辐射,集精细陶瓷、生猪养殖、劳护用品
239、中天村
  河口镇中天村地域10平方公里,东至江海河与关口村、龙坝村相邻,西至薛港河与吴埝、黄裕桥相邻,北到北运河,南至南澪河。该村现有人口6400人,其中农业人口5790人。耕地面积8000亩,承包面积7243亩。党员208名,村民小组49个,村定编干部12人。河口镇中天村以传统农业为主:胡桑面积达800多亩;各种养殖大户49家,其中家禽25户,年销售量达25万只,生猪养殖户24家,年出栏量2100头。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