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2]
41、黄窑村
  黄窑村 位于巢庐路4-6公里两侧,东西与盛湾村委会、天灯村委会相连,南与巢南茶厂接壤,北连八百里浩瀚的巢湖。全村分上、下两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90人,户数260户,耕地面积约90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山林面积2800多亩,主要有杉木、金钱松、国外松及杂树,林中有野猪、野鸡、野兔、獐子等其他珍奇动物,山形陡峭、云雾了绕,最具特色的壁虎山的茶叶,常年被云雾笼罩,其味甘甜可口,清香扑鼻,
42、贾塘社区
  卧牛山街道贾塘社区位于巢湖市西北郊,美丽的凤凰山脚下,离市区2公里,长江西路横贯该区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98亩。辖7个居民组,分别为张岗、蔡岗、双庙、潘岗、钱岗、小姚和孙岗组,共1120户,4018人(其中暂住人口为121人)。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106人。两委干部6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人,机关企事业单
43、刘桥村
  刘桥村简介 刘桥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刘桥村位于刘桥镇政府西约5.5公里处,系涉矿搬迁村,共有11自然庄,有28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3500亩,总人口5618人。2、村“两委”班子建设情况:村设有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3名,11名村“两委”成员。3、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大豆为主,人均年收入4300元。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以新型
44、梁庄村
  铁佛镇梁庄村位于铁佛镇西南隅,古城以北,濉溪县和河南省西北交界处。拥有耕地9060亩,下辖10个自然庄,19个村民组,共计村民5012人,党员104名.主要以传统农业、瓜套棉种植、家畜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
45、鲁店村
  鲁店村位于百善镇政府东3.5公里处,西邻茶安村,北至郭屯村,东到四铺乡,交通方便,泗永公路,陇海铁路穿村而过。新的鲁店村成立于2007年3月份,由原王桥村、龙王庙村、鲁店村合并而成立。全村共有26个村民组,人口4678人,土地面积11800亩,党员111人,一个总支部,三个支部,7个党小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为主,特色经济,麦、瓜、棉套种,村里有数个肉鸡养殖专业户和2个预制厂。王思香总支部书记
46、徐楼村
  徐楼村位于长沟西岸、临杨路北面、北与海孜村接壤、西邻青阜铁路,共有11个村民组,人口3028人,土地面积5800亩,79名党员,5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经济作物为主。
47、曹坊村
  曹坊村原蒋湖村、曹坊村合并而成的。全村连片种植优质小麦,并由粮食收购大户形成粮食收购专业村,从事粮食收购100多人,欢迎有投资意向前来考察
48、代庙村
  代庙村基本情况简介 代庙村位于孙疃镇北,该村由原代庙村、谢庙村、小许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目前该村现有人口6025余人,面积21790.73亩,辖18个自然村,村“两委”班子及各种组织健全,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27名。由于该村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群众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群众经济收入一般,大部分劳动力靠外出务工来增加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薄弱。为转变该村落后的面貌,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
49、魏圩村
  魏圩村的概括:魏圩村位于双堆集镇的中部,澥河南岸,濉陈路从我村中心穿过,交通方便,全村共有19个村民组,人口3088人,土地面积9339亩,全村共有党员58名,设立魏圩村党支部,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几年来魏圩村两委一般人,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和2000年国家开发土地综合治理的有利条件,提高和引导村民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主要种植业为主,2008年秋与五铺农场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小麦繁殖良种基地,
50、大王村
  大 王 村 简 介 大王村位于南坪镇西侧,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南靠邵前路,西接老家村,北部、东部同蒋湖村为邻。全村3040人,户数700户,散居着11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面积8.7平方公里,8301亩耕地。村支部下辖7个党小组,54名党员。大王村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2.73亩,在全镇趋于前列。改革开放后的大王村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财政收入处于全镇后位。07年4
51、祁集村
  韩村镇祁集村位于韩村镇北部,西面、北面与临涣镇相接,准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及工人村座落在村内。该村于2007年是由原祁集村、郭湾村两村合并而成的,现在人口为4400人,耕地2600亩,10个村庄,16个村民组。该村为集市,每天逢集,闲时上街人达万人。
52、北陈村
  四铺乡北陈村位于四铺乡东北部,辖11个自然村, 20个村民小组, 5141余人,土地面积11750亩;共有98名党员,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蔡山一矿、蔡山二矿、顺兴水泥、珠光颜料等优秀企业坐落在辖区内,特色经济以依托等企业发展起来的运输业、良种小麦繁育为主。
53、南庄村
  南庄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北与皇藏峪接壤,紧连“五柳风景区”,南邻龙脊山,西连化家湖 ,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人,辖5个自然庄,16个村民组,1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68名,小学在校学生320人。南庄村水利设施基础很好,现有中小型库坝7座,库容量116万方。深机井4眼,户户通自来水。可耕地面积8000多亩,山场面积16000亩,宜林荒山12000亩,已绿化10000
54、费寨村
  费寨村位于烈山区东部,是宋疃镇的北大门,北面与烈山镇青谷村毗邻,有淮北市东外环穿境而过。现有人口3839人, 八个自然庄,14个村民组。外出务工人员近800人,年务工人均纯收入1.2万元。京福高速(合徐段)、淮北东外环、南外环从境内穿越而过。全村耕地面积4503亩,荒山面积3105亩,主要以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为主。全村有养猪大户7户,食用菌种植蘑菇大户3户,种植池藕户2户。全村农用运输车近六十辆
55、太山村
  太山村位于古饶镇南部,比邻宿州市,有14个村民小组,人口3800人,土地面积5400亩。村设有一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56名党员。本村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为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村两委积极探索、优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展新农村建设。
56、南园村
  南园村位于古饶镇西侧,比邻前岭煤矿,境内有古赵公路线,交通十分便捷。村23个村民小组,人口4350人,土地面积6200亩。村设有一个党总支,四个支部,有党员100名。南园村是古饶镇重要粮食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57、谷山村
  谷山村位于古饶镇中北部,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4200人,土地面积7360亩。村设有一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89名。本村充分利用山地种植良种柿树,不仅扩大了绿化面积,而且也开辟了增收的途径。目前,谷山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新的产业项目,以不断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58、新村社区
  新村东毗邻101省道、铁道闸河站,西邻泗永高速,北接淮北市省级开发区,南邻宿州市,位于古饶镇镇政府北边,是古饶镇的北大门,是古饶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人口4300人左右,土地面积5880亩。新村有古街、赵小庄、瓦坊、新店、郜庄、杜庄、方庄、新庄、花园和马庄10个自然庄。新村党总支下设新村党支部和新庄党支部两个支部,共有71名党员。新村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完善的义务教育系统,包括幼儿园、小
59、黄桥社区
  黄桥社区:地处101省道北侧,全村有四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四平方公里,内有青龙山火车站,101省道、青龙山港口等。居民1100余户,居民人口4205人,耕地面积1900亩。
60、桥头村
  桥头村简介 桥头村位于淮北市西郊,属城乡结合部,东临肖濉新河,西邻大楼、油坊,南邻濉溪县杜庙村,北临土楼村,202、101省道贯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所辖桥头、刘楼、惠楼、闫庄、平楼、刘庄六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888户,总人口4010人,总面积2300亩,现有可耕种面积1300亩,设立一个党支部,六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9名。特色经济为食品工业经济,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联系电话:1
61、孙庄村
  孙庄行政村位于淮北市北郊,东山路北端,萧淮路贯境而过,北有外环路,202省道交通便利,是淮北市杜集项目重点开发区,南北长4.5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孙庄行政村于2008年元月与滂汪、圩子自然村合并,现有一个党总支部,3个党小组,127名党员,20个村民小组,人口5100人,土地面积1600余亩,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6200余元,2011年9月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后做了详细的分工,尚永学任党总支部书
62、坡里村
  坡里村位于萧淮公路与符夹铁路线西侧,东西长5000米,南北宽40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村民小组45个,总人口6787人,村民代表138人,耕地面积5466亩,一个党总支,五个党支部,党员137人,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蔬菜、苹果、葡萄为主。 刘楼自然村,种植优质高效苹果1000亩,已打出品牌“相王苹果”,畅销省内外,亩产6000斤,每亩经济效益高达6000多元,总收入每年600万元,房武
63、学田村
  学田村位于石台镇北部,北与萧县接壤,东靠闸河,南、西与豆庄村为邻,共有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20人,耕地5150亩,56名党员,8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2011年人均收入3550元
64、周营村
  周营村简介义门镇周营村位于义门镇西侧,涡河北岸2公里。全村总人口3586人,耕地面积为2703亩。全村共有5个自然庄,9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设周营党支部和南窑党支部,7个党小组。村党总支成员5名,全村党员67名,村委会成员5名,交叉任职3名。书记助理1名。周营村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谋划共同
65、宋徐村
  宋徐村座落在楚店镇北,距镇政府3公里,所辖10个自然村,一所村卫生室,一所小学,共有人口4214人,村两委成员7人,计生专干2人,耕地4648亩。村庄之间有柏油路,山石路贯通。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们善良、勤劳、俭朴、安居乐业。党员72名。20%劳动力在家从事种植、养殖、建筑、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等;80%的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小城市从事经商、务工等行业。种植业,以种植小麦、
66、杨瓦房村
  杨瓦房行政村位于高炉镇东南约3公里处,共15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人口5125,土地面积九千亩。
67、大高村
  大高村的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龙山镇西北,离镇政府3.5公里,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东与东山村,南与龙北居委会西与董相,北与马店镇相临,共有耕5670亩,人口4080人,下辖6个自然村,12村民组,共有党员52名,设大高、北三里 共 2个支部,7党小组。
68、冯圩村
  冯圩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外出务工人员较为多,为家乡带来资金与技术。该村共有人口3427人,土地6985亩,村民组17个。村两委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69、于张村
  于张村辖7个自然村,耕地386公顷,人口4650人,人业人员2412人,二三产业人业人员1476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员450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40人,全年村集体收入3万元。
70、新兴社区
  新兴居委会,位于新兴镇的北部,是新兴镇政府所在地,是新兴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畅,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居委会现有总人口 3900人,耕地面积2955亩;居委会设一个党总支部,辖两个支部,共有党员95名。居委会两委,结构合理,班子团结,顾全大局,具有较强的为民服务意识。
71、郭湾村
  郭湾村:2006年由原龙庙、张湾、郭湾三村合并成,东至王湾村,西至涡河,南至涡河大坝,北至王集乡,位于双涧镇政府西北5公里处。辖6个自然庄,分别为皮营庄、桂井庄、张湾庄、郭湾庄、龙庙庄、马郭庄。郭湾村人口约3250人,面积约为7.5平方千米。
72、灵山村
  小涧镇灵山村2006年由原灵山村、三里邓村合并而成,下辖11个自然庄:三里井、二里牛、前王、三里邓、后王、王庄、潘庄、于庄、刘庄、梁庄、张庄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8个,人口5031人。
73、王窑村
  王窑村位于王集乡最西部,蒙城县东3公里处。东邻旁沟村,南靠涡河,西面和北面与漆园办事处相接,蒙王路、沿河路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726户,总人口3200人,共有1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66亩,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王窑村党总支下辖王窑、朱庄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3人,其中女党员9名,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小组6个。
74、庞沟村
  我村位于蒙城县东部,离蒙城县7公里近涡河北岸,村中心横穿蒙怀的公路北边和大韦农场小麦种子基地,权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共有420户,人口2693人,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0员74人,其中女党员10人,耕地3029亩,村干部5人,是多年先进村。 庞沟村主要是以小麦玉米为主,有200余亩竹子,平远建材有限公司,固定资产1000万元,2座大型轮窑厂,日产20万红砖,并有全县金针菇生产基地,能生产金针菇3
75、邱朱村
  邱朱村由原方王、夏庄、邱朱三个村合并为邱朱村。全村27个自然庄,33个村民组,1250户,5154人,全村有党员118名,困难户50户,人均纯收入3520元。 该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蒙怀路、三八路横穿全村,07年全村铺通三八水泥路2.4公里,08年铺通青年水泥路2.7公里,其中夏庄组到户修水泥路1600米。 为方便孩子们上学,在市-部的协调下,投资14万元,村建学校围墙386米;由水利局牵头
76、全集村
  全集村坐落在距县城以东7公里处,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1320户,总人口4788人,其中劳动2786人,常年在外务工和经商的有2500多人,辖区面积约1000亩,林地面积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10%。2012年村集体收入7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6720元;一所村卫生室,专业医护人员6名,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0%;一所公办小学,在校学生近500人;一所私办幼儿园,在园儿童近200
77、王集社区
  王集村是王集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所辖22个自然庄,1240户,6171人,耕地面积9551亩,全村共有党员187名,其中女党员23名。王集村南于秦湖接壤,北于板桥镇相邻,东、西分别于杨沟、邱朱。本村拥有13.2平方公里,许凤公路纵贯南北,蒙怀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村所辖区域内有大型企业6家,个体企业星罗密布。商业网点密布,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78、白果村
  白果村位于涡河北岸,东于界沟村接壤,西于移村村相邻,北靠代刘村。全村有12个自然庄,780户,3699人,拥有耕地面积5260亩。目前,全村有6个党小组,党员61人,其中女党员7人。村内有一颗千年白果树。
79、刘染村
  刘染村地处乡政府东1.5公里处,刘周路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辖刘染,徐染,张庄,江寨,前张,后代,代庄等7个自然庄。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153亩,农业人口2830人,现有党员54人,设总支1个,支部2个。主要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经济作物有大棚蔬菜,红芋,芝蔴等。村内沟河纵横,物产丰富,柳沟穿境而过。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总支共有党员54人,下设刘染村党支部和刘染村发展发展养殖党支部
80、翟腰楼村
  翟腰楼村地处乡政府南约2.5公里处,2003年机构改革时由原翟腰楼、翟后湖两村合并而成。辖翟后湖,马桥,翟竹园,翟竹园,腰西庄,翟前楼,翟新庄等7个自然庄,1026户,人口3256人,耕地4482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已经被县委、县政府列入县城规划,系刘家集乡的南大门,宁洛高速东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党员59人,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无职党员设岗定责32人。党员整体素质高,团结进取,在新农村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