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
121、里忠村
  里忠村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782007222。
122、古塘里村
  古塘里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道,全村有112户,共308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厂房出租,村里办厂能人较多,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办厂和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人少。外来人口多,近300人,村中有专人负责登记外地人租住的信息。古塘里村于2004年开始百村整治,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洁化等“六化”为标准,修建绿化带,美化环境,清洁池塘、增设路灯、添置健身器材、实现道路硬化,并安排专
123、夏张村
  浦江县白马镇夏张村共有540户、近1800人口,其中党员44名,村级各类组织健全。全村有各类企业20多家,在外从事物流的人员有400余人,务工经商人员占村民总数的60%以上,年人均纯收入约9500元。推荐理由:一、夏张村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村里建立了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平安示范村建设的工作格局。二、 村里还重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发挥外来
124、薛下庄村
  薛下庄村位于20省道边上,四面环山,壶源江绕村而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磨珠专业村,全村共175户,467人,人均收入4523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县级小康示范村”、“计划生育合格村”等荣誉称号,几年来,通过村庄整治、甘泉工程、康庄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村庄更美丽多彩,村民生活更加和谐文明。
125、同乐村
  同乐村位于浦江县城的西南部,浦阳镇至通济桥水库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的主要姓氏为石、吴、施,村下设12个生产队。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总户数450户,总人口数1180人,其中党员人数40人。村里共有11户(2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村现有耕地面积650亩,林地面积320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蔬菜。一、经济状况2008年同乐村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左右,主导产业为工业,其中塑料加工和水晶加
126、凡岭脚村
  凡岭脚村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距县城26公里,靠近省道上松线公路旁,村口古木参天,村庄群山环抱,四周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全村共有352户,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032人,党员31名,耕地562亩,山林面积9820亩。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00元。自2005年 8月开展村庄整治以来,先后投入180余万元资金用于村居环境、道路、卫生整治,生态村建设及村居绿化工作。完成了
127、项湾村
  项湾村有281户,共计781人,其中党员21人。村里耕地面积562亩。山林面积1027亩,村民人均收入5531元。村里农业主要以茶叶、桑叶和超级水稻为主。我村以建设经济强村,创小康社会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建设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新农村,近年来我村多次被评为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金华市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
128、沙溪村
  盘峰乡沙溪村坐落于诸永高速公路连接线和40省道东仙线的交叉口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户99户,299人,党员31人,可耕地面积187亩,山林面积1077亩,2012年底人均收入达6019元。收入来源主要有来料加工、商品蔬菜、中药材、劳务输出等。设有党支部、村委会、社管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经民主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委员3人,监管会委员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3人。民、团、妇、治调、计
129、墩头村
  墩头村,位于集镇区西面、320国道以北700米处;该村距镇政府3公里,距市区约13公里,地势总体由南、北向中部倾斜,北部偏高;东与彭村村接壤,南与枧陈村隔320国道望,西面为安里村和殿前村,北邻常山江。因该村北面是常山江,南面是横向大面积的湖,村庄成为集中在两水域中间的土墩,从而得名墩头村。村内现有近400年的大宗祠一座,目前正在申报市级文物。本村现有耕地总面积900亩,大部分都种植柑橘,粮食产量
130、刘坂村
  华墅乡刘坂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华墅东部丘陵地,原名刘蓬,后改为刘坂村。今年华墅乡连塘村并入刘坂村,全村429户,一共有人口1523人。设党总支1个,党员51名,其中女党员8名,村两委班子8名。村有郑、毛、徐等姓,以郑氏卜居历史最悠久。农作物以柑橘为主,辅以油菜、玉米、番薯、豆类等,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于柑橘、猪牛养殖业、闲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等。
131、荷塘村
  荷塘村位于衢州市区西北,有两个自然村(曼头山、田埔),184户,共514人;土地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亩;农业以种植柑桔为主。
132、湖仁村
  高家镇湖仁村位于衢江区东大门,东与龙游占家镇相邻,西与湖西村相邻,南有龙游县占家镇西方村,北靠高敬村。320国道横穿湖仁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012人。湖仁村主产粮食、柑橘,区域面积2.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80余亩,年产量680多吨,柑橘面积1200余亩,年产量380多吨;山林面积1400余亩;水库河塘面积320余亩;养殖业发达,湖仁村是一个民风
133、马蹊村
  马蹊村位于全旺镇集镇所在地,与镇政府仅一溪之隔。全旺共两个自然村,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5亩,全村现有383户,人口1183人,劳动力716人。现有住房387宗,住房面积38081平方米。
134、西坑村
  西坑村位于举村乡西北方向10.2公里处,区域面积8.0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80户179人.
135、地圩村
  地圩村位于集镇所在地西北边,全村总户数270户,人口895人,9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党员30名,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899.2亩,其中耕地面积1164亩,山林面积0.9亩。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7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5366元。近年来,湖镇镇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工程,村庄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然涉及到一些农户,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广大村民对
136、贺田村
  该村共有村两委成员8人,村文书1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中专1人,其余均为初中文化程度,村民代表66人(其中包含41个党员)。该村在村支书、主任的英明领导之下,村里办公软硬件设施齐全,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办事能力高效快捷,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能够做到党务、村务、财务定时公开。村子的文化氛围浓厚,休闲娱乐生活丰富,有图书室、健身场所等,供村民们娱乐,丰富村民的生活。2008年,贺田村被评为“十
137、浦山村
  浦山村位于龙游县西部,地处丘陵。村东距县城4公里,与龙游镇方门街接壤,北靠浙赣铁路和320国道。1992年属詹家镇,为镇人民政府驻地。下辖浦山、凉亭、九里桥、西庄、虎塔嘴、泉井垄6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浦山。全村308户,1058人。其中畲族192户,663人,占全村总人口62%。耕地1341.6亩,黄土荒山千余亩。   畲民建村庄 畲汉结同心  浦山原名大合,清左宗棠部曾在此地安营扎寨,与踞守龙游
138、杨敦村
  双塔街道杨敦村由原墩头山村杨家坞村合并而成,地处江山市城郊,距江山火车站2.5公里,距江东大道100米,46省道贯穿而过,把杨敦村分成东西两面,以西与虎山街道溪东村相邻,北面与双塔街道金家村相邻,以东与双塔街道社后村相邻,以南与碗窑乡协里村相邻,全村有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25户,总人口1319人,其中农业人口1207人,党员52人,村民代表33人,耕地面积312亩,山林面积1164亩,2
139、定村村
  定村村原称定村乡定村村,因白水坑水库建设需要,于2002年9月整村移民安置于峡口镇林场路口,现称峡口镇定村村,村庄区域面积210亩。耕地面积:水田560亩,旱地324亩,人均水田0.45亩,旱地0.26亩;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357户,1276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3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580元。  移民后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
140、东亭村
  东亭村位于新塘边镇西南面,淤八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总面积0.9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有301户1007人。现有党员43名,村民代表36名,耕地面积668.8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28元。本村主要产业为消防器材、茶叶、生猪养殖等,全村有300多人外出经商务工,年总收入近800万元。东亭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
141、毛村山头村
  毛村山头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新塘边镇,浙赣铁路边,路市区26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30亩,水田510亩,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12户1140人。2008年实现村经济总收入2167万元。
142、徐村村
  常山县徐村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027,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
143、田蓬村
  田蓬村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东案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822221202。
144、同弓山村
  同弓山村简介本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常红公路穿越境内,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之地。全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538人,170户,耕地面积573亩,山林和经济林694亩,其中胡柚300亩,柑桔110亩,国外松252亩,茶叶72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71万元。农村劳动力302个,其中常年外出务工168余人,去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9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0%左右,人均收入6237
145、树范村
  树范村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开化至茅岗的公路穿村而过,地域面积11.88平方公里,是中村乡人口最多的中心村,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7户,总人口1117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人口276人,全村有党员21人,是开化县8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06年被市委-部确定为合力关爱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被县政府列为全县十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被省政
146、昌谷村
  一、村基本情况昌谷村位于华埠镇北面,距华埠镇城区1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7亩,林地面积1416亩。有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45户491人。昌谷村收入主要来源于发展茶叶、种植蔬菜和外出务工。村庄路面硬化达80%,各个路口安放了垃圾箱,同时做了污水净化池,村中造起了公共厕所,又有30余家农户建造沼气池,河边做了三个美观的洗衣阜头,良好的环境卫生增强了村民的身心健康。昌谷有天
147、丰盈坦村
  齐溪镇丰盈坦村人口151户、471人,耕地面积159亩,茶园542亩。名茶加工为该村主要特色产业,全村共有名茶加工户32户,2006年实现名茶产值20多万元。
148、龙潭村
  龙潭社区成立为2005年1月,位于干览镇中部,东邻东升社区,南与新建社区交错,西邻青龙社区,东北到农田保护区,北邻西码头社区,定西公路穿社区而过。社区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有耕地888亩,山林2389亩,产稻谷、柃木、花木、柑桔、杨梅、蔬菜等。 居民住户569户,居民常住人口1717人,26个村民小组。2007年人均纯收入11200元。社区共有0员80名。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社区内有干览小
149、马岙社区
  马岙社区由原马岙村单村建社而成,实行的是一社、一村、一经济合作社的运行模式。现有人口2100余人,其中农业户口1730人,650户,党员72名。社区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有耕地1500亩,山林4000余亩。作为马岙镇的中心村,社区的工业、商业、旅游业均较为发达,以“森森实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解决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就业问题,就业率达96%;以“台客隆”、“天天惠”等为代表的商铺日益构勒出马岙浓厚的商
150、公前社区
  公前社区村位于舟山普陀桃花岛中部,处于镇政府所在地中心区域,由公前、庆太、洞太、蚂蝗坑、茅草屋、上船跳六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233亩,耕地面积457亩,水田162亩,水产围塘220亩。全村有农户506户,人口1501人,老年人口363人,共有党员46名,村办公人员2名,2016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元。村办公场所各类办公设备齐全,建有村老年活动室近300平方米,文体休闲广
151、茅山社区
  一、社区概况  茅山社区地处桃花镇西部,由桃花岛西部陆地及附近5个小岛屿组成,陆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辖茅山、客浦、稻蓬3个农业村和1个沙岙渔业村,现有住户747户,2005年底在册人口3615人,社区下设4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22名,社区干部6名。  二、发展现状与优势资源  茅山社区共有水田838亩(其中普陀水仙基地500亩),棉地783亩,围塘840亩,渔船40艘,
152、枕头山社区
  枕头山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地处衢山镇城乡结合部,社区面积4.5平方公里,水田面积690亩,山林面积1113亩,总户数1371户,3816人。社区农、渔业、商贸、交通、建筑等多业并举。近年来,按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小康社区的要求,广泛听取意见,结合社区实际,全面推进,凸显亮点,在2007年完成了基本小康社区创建。为了在2008年完成全面小康社区创建的总体目标,社区按照“抓好一条主
153、黄沙社区
  衢山镇黄沙社区位于衢山镇镇政府的北面,由大黄沙、小黄沙村、里厂、外厂四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由三个村民小组构成,总户232数户,总人口542人。设有党支部一个,有中共党员23名,预备党员1名,五保户2人,低保户11人,低保边缘3人,残疾人14人,全村拥有山林面积930亩,现拥有大小渔船29艘,单拖1只,灯光抄网1只,流刺网19只,辅助渔运船5只,拖虾1只,潮捕1只,油船1
154、花鸟社区
  花鸟乡位于舟山群岛最北端,处于马鞍列岛核心区块,东经122°40′,北纬30°50′。因其形似飞鸟,且岛上植被众多,故得名花鸟。花鸟四面环海,东邻东海,南接壁下洋面,西南近绿华,距泗礁本岛26.5公里。全乡由11个岛屿组成,除本岛外其余10个岛屿均无人居住。陆地面积3.28平方公里,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17.16公里,南湾、北湾、西湾均为天然锚地和垂钓之处。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13科33
155、陈宅村
  陈宅,以驻地陈宅得名。1949年属梓林乡管辖。1958年由陈宅与李宅两村合并,建立山浜生产队。1961年两村分开,单独建立陈宅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时称陈宅村民委员会。辖陈宅1个自然村。
156、后徐村
  本村共有8组269户,常住人口747人,其中男性358人,女性389人;60周岁以上男性60人,55周岁以上女性80人;独生子女57人;在外就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约15人;现役军人2人。现有正式党员16人,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民代表26名;街道党员代表1人.现有农村劳动力485人,耕地面积172亩,村集体经济收入163.98万元,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715万元,人均纯收入8491元。  辖村
157、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上垟乡中部,长潭水库南岸,是原小坑乡政府所在地,距离乡政府3公里,与上垟村同为上垟乡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党员40人,村民代表4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9人。全村9个村民小组,406户,共1179人。注重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初具规模,“两横两纵”的村庄框架基本形成,卫生院、信用社、电管站、综合市场、公厕、垃圾收集箱等基
158、桐村村
  桐村村位于院桥镇鉴洋湖流域,东有广化寺,南对鸡龙山,背靠绵延不断的青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院桥至路桥一级公路穿村而过,并在村口设有道口;连接院桥集镇和螺洋集镇的村级公路实现道路硬化,交通优势明显。农民集中居住在三个自然村:上保,下保,田洋屋。户籍人数1044人,318户。耕地面积617亩,林地534亩。当地民风朴实,村民热情好客。果蔗和荸荠是桐村村两大特色农业。桐村蔗农经过几十年的种植,摸索出一
159、水滨村
  水滨村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31004004226。
160、坐应村
  坐应村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办事处难免,紧靠104国道和南官河,西接桐屿塑胶产业基地,是路桥五六贸易新基地,桐杨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地狱面积0.546平方公里,总人口658人,155户,外来人口680多人,共有8个村貌小组,23名村民代表。2016年度计提经济收入达115万元,人均收入约10800元。正式党员40名,村两委共7人,两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