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15]
561、甘水湾社区
  甘水湾村 甘水湾村,位于胶州湾出海口西岸,东距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9公里,窟窿山东面,三面环山,东濒黄海,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既有乡野情调,又具海岸风光。东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最近距离2.7海里。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常年与大海拼搏的一个典型渔村,是凤凰岛旅游度假区最东端的旅游风景点。清朝道光年间,居民从后岔湾村迁来这里居住立村,因村有一大沟,沟内有一泓清泉,清澈甘冽,长年喷涌,干旱无竭,
562、刘家岛社区
  刘家岛 刘家岛,在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南3公里的南岛中东部,唐岛湾南岸,南濒黄海、银沙滩畔,自然风光秀色,是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内南岛中部的一个村庄。全村现有耕地300亩,苗圃200亩。2004年村民355户,1063人,刘姓为多。如今这里主要从事渔业,村办企业和旅游服务业。明朝洪武年间,刘姓兄弟三人由山西省洪桐县大槐树底随移民大潮迁至这里定居,辟土立村,因地处半岛,故名刘家岛村,他们一部居住村东,一
563、安子社区
  安子村 安子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东1.5公里,大顶山脚下,东临安子轮渡码头(即薛家岛轮渡码头),与青岛隔海相望。依山傍海,环境优雅,全村总面积约800亩,132户,403口人,是一个渔农并举,兼之海上运输的沿海村庄。明朝时,薛姓先人四甲人由薛家岛迁来这里定居立村,因村北有一尼姑庵,故名北庵子村。因“庵”与“安”谐音,后更名为北安子村,20世纪70年代改称安子村。安子村前临薛家岛湾,靠近安子码
564、南营社区
  南 营 村 南营村地处薛家岛街道办事处东南部1公里处,东靠风光秀丽、闻名遐迩的金沙滩,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面积1平方公里,362户,人口1138人,隶属薛家岛街道办事处,2004年由村改居,是一个渔农并举、具有海洋渔业、旅游业发展优越地利条件、历史四百余年的古老渔村。发达的海产品养殖业 明初为防倭寇海上袭扰,曾在这里设立过兵营,因地处薛家岛南部故名南营。明朝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刘姓先民
565、烟台前社区
  烟台前村 烟台前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2公里,南临金沙滩,北临薛家岛湾,现有耕地690亩,苗圃20亩,村民821户,2562人,是薛家岛街道办事处第一大村。现今该村以房地产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821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212万元,人均纯收入6244元。明朝为防御倭寇,在村北山上修有烽火台,明朝中期薛姓五甲人由薛家岛村迁来烟台山前定居,繁衍成村,故名烟台前村。烟台
566、西山社区
  西山村 西山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北2.7公里,穆陵山北麓,前湾港南岸,是一个青山绿树、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面积0.07平方公里,102户,人口300人,这里的生产历来以农为主,兼之饲养牛羊畜禽和海上运输、捕捞。清康熙年间薛姓由薛家岛六村迁来这里定居,繁衍成村,因地处辛岛西南山下,距离相近,隶属辛岛村,初名为辛岛西南山,建国后改称为西南山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村,上个世纪
567、薛家岛三社区
  薛家岛三村 薛家岛三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办事处驻地薛家岛村南部,唐岛湾东岸,其北与一村、四村相连。这里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土地平缓,是集市贸易的集散地。全村总面积约1800亩,村庄占地面积200亩,现有耕地200亩。2004年有居民344户,1049人,80%为薛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薛姓先民薛遇林由陕西省韩城县迁此定居,娶妻张氏,生七子,分为七甲,繁衍成村,因此村环以山海,故名薛家岛。薛
568、大南庄社区
  大南庄社区 大南庄社区位于柳花泊街道办事处驻地西1.5公里处,面对双乳山,背靠小珠山水库,“同三高速公路”、柳木路分别从社区后、内贯穿而过,东与古风一条街衔接,西与韩家台社区隔岭相望,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传说明代前,双乳山后即有人居住,因村落建在东西河的南岸,称南庄,后来在帽儿山后又立了一个南庄,于是便以大小区分,称为大南庄,现有居民156户,490口人,耕地100多亩,山林330亩,果园50
569、刘家庄社区
  刘家庄社区刘家庄社区位于柳花泊街道办事处驻地西3.5公里处,柳木公路中段西侧,东靠东阿陀社区,南邻独垛子社区,西和西阿陀社区隔错水相望,北临珠山水库,辖域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传说明代初年,错水河东岸住着一个刘姓富户,人们称他刘员外,它的住地称刘家庄园,后来刘员外家境败落,后嗣断绝。明代末期,韩姓迁到刘家庄园处居住,仍称刘家庄。1955年称农业社、人民公社成立后称生产大队。1959年修建珠山水库,因
570、柳西社区
  柳西社区 柳西社区位于柳花泊街道办事处驻地西不足250米处. 面南层峦叠翠, 背有溪水环绕, 西傍小珠山水库, 微波荡漾, 风光旖旎, 与大南庄社区接壤, 东同柳东社区房舍交错. 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前为柳花泊村(柳花泊生产大队)西部居民。1962年因小珠山水库库区搬迁,移民为一行政村----柳西生产大队.1984年称柳西村, 2004年8月易名柳西社区。社区内居住着薛、吕、
571、东杨家村
  东杨家村概况 东杨村位于青黄高速公路以北,胶州湾南岸,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全村居住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居住着110户,362口人,均系汉族,全村有耕地面积14.7公顷,以殷、杨姓氏多。 据传清顺治年间(公元1627年)有杨姓人氏逃荒迁居此地,后于1628年搬到现在的村址,1662年殷姓先人从大殷村搬迁至此村,因杨姓人氏来的早,故名杨家庄,1736年,又有杨姓人氏从本镇解家村搬迁至此村,1980
572、城子埠村
  城子埠概况 城子埠村位于红石崖办事处驻地东南4公里,南隔青黄高速公路与河洛埠村相望。北距王黄公路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水源条件充足,是商家投资的好地方。全村共有人口769人,土地面积49公顷,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10元。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民族英雄戚继光为抵御倭寇的侵扰,来此地在村北1公里处修建了石城,城子埠因坐落在土埠上,村后又有古城遗址
573、解家村
  解家村概况 解家村,坐落在龙雀山以北3公里,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公里处,全村占地2.25平方公里,有10多个姓氏,解、孙、单、栾为大姓,全村有380户,1055人,为汉族。有耕地20.3公顷,生产历来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解家村人民的生活逐渐提高,纷纷建起了新砖瓦房,20世纪70年代,村里的街道得到整治,1982年全村用上电,1997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改革开放以来,解家村大力发展个
574、邵家村
  邵家村概况 邵家村共有人口1564人,村庄占地面积20公顷。全村耕地面积30公顷,滩涂养殖166.7公顷。本村生产经济历来以渔、农为主,现渔业已转入滩涂养殖为主。还有个体私营企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业等多种经营。1949年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村里开始办学。时有学生80多名,教师4名。当时没有固定的校舍,教室多次变换。1976年村里在村东建设三排27间的教室。1977年学校迁进新校舍,有教
575、龙泉戚家村
  龙泉戚家村概况 明末清初,戚伟仁、戚伟义兄弟二人,从今胶南市市美大河西村逃荒至此定居,随时间推移,戚姓兴旺取代了韩家,因靠近龙泉河,故改名龙泉戚家,1945年后属胶南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胶南县红石崖人民公社龙泉戚家大队,2003年12月起划归黄岛,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镇龙泉戚家村至今,现有人口601人,面积8万平方米,共有土地28.4公顷,其中工业园占地19.4公顷。2004年,在各
576、龙泉河北村
  龙泉河北村概况 龙泉河北村村位于红石崖镇驻地2.5里,胶黄铁路,红店公路从村通过,村庄占地面积12公顷,地处平原,与海相连。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28年),孙天道、孙天常兄弟俩从云南省滇水县大槐底来到现在的红石崖龙泉河岸边驻下立村发展,因村庄建在龙泉河北岸,故称龙泉河北村。全村有320户,1020人,有耕地面积82.4公顷(其中退耕还林53.3公顷),区域面积196.7公顷,从前以农渔为生,种植五
577、北门外村
  北门外村北门外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该村居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120亩,村民大都从事第二、三产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村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北依小珠山,南濒黄海与旅游胜地灵山岛隔海相望。青岛海西经济交通要道疏港东路贯穿该村。据传,明初苏、王、孟、顾、升、林、石、韩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卫城北门(承恩门)外故名,村中居民苏姓居多。有286户,760口人。北门外村历史上以
578、北街村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该村东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靠海滨大道,北依小珠山,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北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接”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放大区位优势,保持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村始终把“筑巢引凤”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总抓手,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建设通用厂房42000平方米,货场4000平方米,共引进20多家企业,仅租赁费一项村集体每年
579、北门里村
  北门里村 北门里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西15公里为胶南市区,北倚小珠山风景区,南濒黄海,与旅游胜地灵山岛隔海相望。该村位于灵山卫古城内的北端,四大城门的北门,因此得名北门里。该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土地300亩,现有实耕地不足80亩,村民大都从事二、三产业。现该村有居民480户,1280口人,以王姓居多,此外有程姓、李姓、沈姓、唐姓、薛姓、
580、南街村
  南街村南街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本村东西南北呈正方形,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10户,920口人。南街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初具规模的机械厂、橡胶厂、制品厂等企业,个体户餐饮、针织、纺织、成衣、加工、机床维修、养殖、幼儿园、商业、粮油等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该村经济的繁荣,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村又投资260万元,建起了6000余平方米的厂房车间,使该村年固定收入达到了60余
581、窝洛子村
  窝洛子村窝洛子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胶南市的东大门。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临国家二级开放口岸——积米崖港口,交通四通八达,海滨大道,泰薛公路,海尔大道、长江路均经过该村。该村地处山岭,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住户468户,人口1280人。近年来,该村共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3年建起占地60多亩的学校,内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职工公寓楼、综合楼及
582、开山口村
  开山口村开山口村位于镇驻地西北3.5公里处,小珠山西南端,北依小珠山,南面黄海,地势南高北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泰薛公路、海滨大道距村不足1公里。据传,明初冯士英从今铁山镇黄泥巷迁此给赵家看家庙,遂在此立村,因地处山口处,取开山劈岭之意,故名“开山口”。该村地处山岭,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亩,全村共有203户,人口608人,除冯姓居民为主外,尚有赵姓、郑姓、刘姓等外姓落户居住。该
583、毛家山村
  毛家山村毛家山村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处,小珠山南麓,地处山岭,三面环山,南距灵山湾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村前临港快速路,东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距胶南新市区8公里。毛家山村分三个自然村落,即毛家山、月里涧、河西沿。据传,明初程姓来毛家山看茔在此村,村后一山形如帽架,称帽架山,后演变为毛家山; 月里涧形如月儿,由此得名,后演变为月里涧,陈姓在此看山而立村;村中一河清澈流水,河西迁来生
584、石人泊村
  石人泊村 石人泊村位于办事处西南10公里、铁撅山东南侧。地处丘陵。村庄辖区东西长1.2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6亩,还有山林1200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与珠山街道办事处汕上村接壤,南与杏家庄村环处路为界,西至杨家崮村根,东与祝家庄村接壤。村北500米有皇都山庄,西北1200米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和万亩梅花园。据传,明末刘姓从莱州府(今莱州市)迁来立村,因此地
585、芏子口村
  芏子口村芏子口村位于胶南市区西7.4公里处,土山西南麓地处丘陵,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08亩,自然山林2000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与“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接壤,王草公路、“同三” 高速公路沿村后通过。南邻市世纪大道,隔204国道5公里。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李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地处山口,并生有一种茳芏草,故名芏子口(芏:当地方音读
586、安子沟村
  安子沟村 安子沟村隶属胶南市珠海街道办事处,坐落于办事处西5.9公里。村域南北1.5公里、东西1公里,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8.8亩,山林绿化覆盖面积1000余亩。安子沟村交通相对便利。村后是市区王草公路,距同三高速公路胶南出口10公里。2004年人均纯收入3960元。据传,在清中期许大照从附近大荒村迁此看山,因在两侧高、中间低,状如马鞍形的地方立村,故名鞍子沟,后演变为安子沟。
587、小台后村
  小台村小台村位于胶南市中心西南3公里处的峄山脚下。村域东西1.3公里,南北1.8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0亩。该村南邻世纪大道,西邻西外环路,北邻双大路,东邻珠山南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唐姓由云南沿途乞讨来到此地落脚,以种植为生,子孙繁衍而立村,因处峄山东南麓,故起名为南台,后因比大台小,改名为小台村。现小台村有243户,795人,除唐姓村民外,
588、辛庄村
  辛庄村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11009226。
589、新下庄村
  新下庄村 新下庄村位于睡牛山北麓,地处丘陵。有居民78户,248 人,耕地155亩,以农业为主。新下庄村原是铁山公社养鸡场,1980年大下庄部分居民迁此,属大下庄管辖。由于离村较远,诸多不便,要求独立成村。1989年1月15日经县批准建村,因来由大下庄迁出,故称新下庄。联系电话:86-0532-82121600
590、后石沟村
  后石沟村后石沟村位于铁山镇西北,铁山水库西侧。现有居民93户,235口人,耕地面积486亩,山林800亩。后石沟村原是一个大村,以刘姓为主,另有杨、毕、李等少许杂姓。1959年,修建铁山水库,后石沟村成了库区移民村,去大连一部分,又去东新村一部分,剩下的在水库东、西两岸定居下来。东岸成为现在的东方红村,西岸沿袭了老的村名后石沟村,仍以刘姓为主,杨、毕姓次之。1966年,铁山水库建成。水库蓄满水后,
591、前辛庄村
  前辛庄村 前辛庄村位于胶南市西北6公里处,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96户,人口328人,耕地面积569亩。县级孟栾公路贯穿全村,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仅3公里,交通便利。村北200米处是著名的齐长城。据传,明崇祯年间张姓由附近东南庄迁此立村。因位于后新庄前,故名前新庄,清道光年间,又改称前辛庄。前辛庄村抓住距市区近这个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生产。家庭养殖业是该村的另一强
592、后辛庄村
  后辛庄村 后辛庄村位于铁山镇驻地以北2.5公里处,距胶南市区8公里,泰薛路可直达胶南市区,交通便利。风河从村西流过。据传,明天启年间李姓由云南迁此立村,因系新立村庄,故名新庄,崇祯年间村前又立一新庄,该村遂称后新庄。清道光年间,又改称后辛庄。该村前与前辛庄村分界处是齐长城。后辛庄村现有人口508人,148户居民,全村姓氏有12个。全村男女劳力外出务工的人数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0%以上,入均月收入60
593、前吉林村
  前吉林村前吉林村位于铁山镇驻地北3.9公里,杜(南杜村)张(仓)公路西侧,风河中上游西岸。耕地817亩,其中果园100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向南4公里是泰薛公路,北通宝山镇。山水秀丽,村南有九九山,弹子山,西有铁山水库,东靠风河。据传,清道光二年(1822年)李姓由诸城迁此立村。因村东棘林茂密,取村名棘林。因村后有一棘林(村),故改称前棘林,后雅化为前吉林。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
594、刘家大村
  刘家大村 刘家大村位于铁山镇驻地张仓村北2.7公里,背儿山东北麓,地处丘岭。村域东西长1.5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1亩,刘家大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临王宝路,距胶南市区8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4公里。据传,明永乐年间刘姓由云南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大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及宣统年间称山后刘,民国时称刘大村,刘家大村现有居民65户
595、别家村
  别家村 别家村位于铁山镇驻地张仓村北3.7公里处 ,风河东岸,地处丘岭。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00亩。别家村地处铁山镇和宝山镇交界处,是铁山镇东北部七个自然村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距铁山镇工业园3.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北距宝山段新修青莱一级公路5公里,村前一条吉莱路直通204国道。据传,明永乐年间别姓由贵州迁此立村,取名“别
596、赵家村
  赵家村 赵家村位于铁山镇驻地东北6公里处,面积0.23平方公里。有居民102户,350人,耕地面积750亩,山林面积450亩。该村的交通方便,往东6公里是204国道,西南6公里是同三线高速公路出口。赵家村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自然风景优美。村的东南方2公里处是齐长城。据传,明初赵姓从进大场镇老鸦窝(村)逃荒来此立村。因此地有树林,取名赵家林。解放后,因坐落小河北岸,改名河北赵家。据民国版《增修胶志·
597、大下庄村
  大下庄村 大下庄村位于铁山镇西5公里,耕地面积555亩。该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与西北庄、东南崖接壤,北邻铁山水库,南靠泰薛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据传,1777年杨氏祖先杨子恭、杨子敬由云南迁至杨家山里,后来他的后代由上沟迁至该村。现该村有164户,488口人,除柴姓、朱姓、孙姓、贾姓各1户其余均属杨姓。改革开放以后,特别近几年来随着形势发展村居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
598、上沟村
  上沟村 上沟村位于铁山镇驻地4公里,村域东西1500米,南北2500米,耕地面积700亩。据传,明洪武二年由济宁州杨家坝坝南堐迁来胶州西南乡铁镢山里,因杨氏居住在最上端的沟内,上沟村因此而得名。明洪武二年的杨氏始祖杨成,二世祖杨邦惴的石碑仍保存完好。该村现有124户,397口人。上沟村现有樱桃树万余棵,杏树万余棵,桃树、梨树、沙果、大枣、山楂、板栗等果树10万棵,由于林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产业
599、西北庄村
  西北庄村 西北庄村位于铁山镇西约3公里处,月季山与睡牛山之间山口处,泰薛路公路北侧。村域东西150米,南北200米,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525亩。据历史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杨氏先祖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邻近的东南崖村西北方故取名西北庄村。现西北庄村有117户,人口340人,除杨姓居民外,尚有张姓、王姓、丁姓少数居民。西北庄村历史上以农、牧为主,旧社会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
600、河南村
  河南村 河南村位于铁山镇驻地10公里处,铁山水库上游。村南面临月季山,村东是铁山水库,村西0.5公里与郑家庙村接壤,村域东西240米,南北300米,面积7200平方米。耕地面积929亩,山地面积900余亩,村后有柏油马路,交通十分便利。铁山水库的上游河古称汶河,先祖立村之时就选址在汶河南崖,立村名为“河南”。据传,明洪武二年,先有刘氏先祖刘洪建由云南清河县迁至本地择地而居。后有张氏先祖张杰由云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