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24]
921、王戈庄村
  王戈庄村村庄由来在时家丰城北偏东3公里,东临芝坊滩。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王氏兄弟由云南迁居此地,称王戈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339亩。2006年,全村共有428户,总人口为130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868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72吨,经济总收入为1552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950元。
922、南百里村
  南百里村村庄由来在时家丰城东4.5公里,大王山和公平山之间,东临栲栳滩。据《蓝氏族谱》载:南宋咸淳时(1265-1274),元蓝氏一支徙居公平山之麓,地距即墨城行程约百里,故称百里村。及北百里形成,改称南百里。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530亩。2006年,全村共有519户,总人口为152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957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99吨,经济总
923、杨戈庄村
  杨戈庄村村庄由来在王村西偏北3.8公里,王村至即城公里的北侧。据《毕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毕姓由云南迁居山东金岭镇。永乐二年(1404),迁居即墨城东九十里杨哥庄。后杨姓已无,毕、鲁两姓繁衍,村名沿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856亩。2006年,全村共有785户,总人口为2049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059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
924、任家丰城村
  任家丰城村村庄由来明万历时(1573-1619),任姓在丰城西(约0.75公里处)立村,称任家丰城。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842亩。2006年,全村共有341户,总人口为100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667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82吨,经济总收入为93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969元。
925、新安村
  新安村村庄由来在王村南偏西4公里,大桥滩东岸。据《新安王氏族谱·解序》称:“王氏自明初迁于上夼,后一支由上夼移居新安”。《解序》写于1940年,称“新安”系用今地名追述往事。新安,原称庵子。此村东台岭顶上有一佛寺,广禅寺(清道光时迁至催诏村西),人们简称为庵子,故称村为庵子。民国以来雅化为新安。同治《即墨县志》及《即墨县乡土志》均标作庵子。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807亩。2006年,全村共有254
926、南王村
  南王村村庄由来在县城东北37.5公里,王村半岛中心点,是王村镇驻地据吴、姜诸家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吴氏、姜氏自云南迁居王村。当时村中有马、陈、车、胡、张等姓定居(后此五姓均无)。王姓应是最早建村者。明万历《莱州府志》载,王村是即墨县13乡集之一。此村历来是王村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村东有东周墓群。后分成五村,按方位分为东王村、西王村、南王村、北王村、中王村。政区人口全村有耕
927、迟家高戈庄村
  迟家高戈庄村村庄由来在王村西北5.5公里处。据《迟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迟氏由云南“嘎哥县牛角胡同”迁来立村,称迟家高戈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657亩。2006年,全村共有348户,总人口为114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770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800吨,经济总收入为1557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006元。
928、池戈庄村
  池戈庄村  村庄由来 明朝永乐年间迟氏兄弟从云南来此立村,称迟哥庄村后演变为池戈庄村。  政区人口 距离青威一级公路2.5公里,王圈水库下游,东依温泉镇北小峨村,西邻胡家庄村,南靠王圈水库,北邻姜家埠子村。总面积3400亩,耕地面积2500亩,有居民435户,人口1547人。  经济状况 招商引资是我村发展的重点,全村形成了以粉条加工为龙头,2002年又引进薯条加工和黎明足球俱乐部。工艺制品;服装
929、店集南里村
  南里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邹氏从云南迁到该地建村,名为客旅店河南崖村,解放后{1945年}改为店集南里村。  政区人口 南里村位于店集镇政府以东300米,位于青莱路和即王路交汇处,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62亩,有村民256户,人口803人。  经济状况 南里村是店集集贸市场中心,自古以来就是莱州、胶州、青岛等商贸货物集散地,有着招商引资和发展市场的优势。全村以此为重点,首先开
930、南阡二里村
  南阡二里村村庄由来南阡在县城东北31公里,店集河北岸。据《南阡万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万氏由云南乌沙卫“乐歌屯”迁于此地立村,因地在古阡村南,称南阡。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村分四个里,分别称南阡一里、南阡二里、南阡三里、南阡四里。政区人口总面积2594亩,其中耕地面积1020亩。2006年,全村有居民264户,人口820人,有万、姜等5个姓氏。经济发展全村拥有大牲畜49头,猪存栏
931、垒里村
  垒里村  村庄由来 1403—1424(明永乐年间)邢姓由云南乐哥屯迁来此地建村,因村东、南、西三面均为深浅不一的沟溪河流,故取名为垒里。  村庄概况 垒里村座落在店集镇政府西3公里处,南临王刘路、西临青威路,全村总人口1046人,全村总面积4080亩,其中可耕地2218亩,村内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种植农作物为主,养鸡户3户,养猪户6户。  社会事业 近几年村投资3万元整修村主街道7150平方米
932、官庄东街村
  官庄东街村  村庄概况 东街村位于店集镇西部,东靠青威路,原大官庄镇驻地,全村有217户,668口人,总耕地面积1529亩。  经济状况 招商引资是我村的经济发展重点,镇工业园区占用我村土地260余亩,带动了我村的经济发展,现有私营企业2家,小个体户30余家,养殖户12家,大棚7家占地15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6028元,有力地促进了我村的各项发展。  社会事业 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
933、凤凰村
  凤凰村村庄由来北阡在南阡东北3.5公里处。据《房氏族谱》载:明永乐时(1403~1424),房氏由云南乌沙卫“乐歌屯”来此立村,因地处古阡之北,称北阡。1949年,北阡分为两个村,南街因靠近凤凰山,改称凤凰村。政区人口全村总面积1439.4亩,2006年耕地面积789亩,有居民185户,594人,有房、于等12个姓氏。经济发展村民拥有大牲畜36头,猪存栏64头,羊604只,养鸡专业户3户,养羊专业
934、侯家滩村
  侯家滩村村庄由来在南阡东北4公里处。明末,侯姓从棘洪滩迁来此地,立村于海滩之南,取村名侯家滩。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总面积2511.7亩,2006年耕地面积1035亩,有居民258户,798人,有侯、纪等12个姓氏。少数民族有瑶族1人。经济发展村民拥有大牲畜58头,猪存栏187头,羊7只,养猪专业户1户。村民拥有小型客车1辆,载重汽车2辆,拖拉机1台,三轮车1辆,手扶拖拉机34台
935、南渠村
  南渠村  村庄由来 本村现有张、修两大姓,张姓是村占产户。修姓是后来从海阳东村迁居而来,因村北面原是海流,因此取名为南渠。  政区人口 位于现店集镇东南面2公里,村庄耕地1400亩,有居民360户,人口1180人。  经济状况 村庄由于耕地较少,创业又没有,原来主要以耕种庄稼为主。改革开放后,群众大显身手,以经商做买卖、打工、 养殖为主。经商户占全村30%,养殖户占全村的10%,打工占全村40%。
936、吴疃村
  吴疃村  村庄由来 清朝中期,王氏祖先王辅先、王辉先、王伟先、王青先、王继先五兄弟由现在的城阳飞前金村迁亲建村。因为当时建村只有五户人家,所以称五家,后演变为吴。   政区人口 吴疃村位于五圈水库下游莲阴河北岸,距温泉镇5公里,距店集政府驻地7.5公里,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96亩。有居民230户,人口708人。  经济状况 吴疃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区,交通十分不发达,所以招商引资有很大困
937、于家马坪村
  于家马坪村  村庄由来 清朝雍正年间,于氏祖润忠、润德、润广、润成兄弟由莱阳迁来建村,以姓氏取名为于家马坪村。  政区人口 位于店集镇中南部,坐落于远近闻名的青山西面山脚下。距镇驻地4共公里,耕地1500亩,居民314户。人口980人。  经济状况 高效农业和种植业、养殖业是村庄经济发展的重点,形成了以大棚温室、大田蔬菜、养殖业等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共有温室27个,大棚30个,拱棚50亩,养殖小区
938、团埠村
  团埠村村庄由来在南阡西2公里处。据传:明嘉靖时(1522~1566),臧姓来此立村,因村西有一圆顶土埠,故取村名为团埠庄,以后在村北又形成一村,分别按方位称南团埠庄和北团埠庄。后臧姓已绝,南村以邢姓为主,北村有华、肖等姓。后两村合并,称团埠。政区人口全村总面积2816.7亩,2006年耕地面积为1500亩,有居民246户,788人。有万、华、李、邢等9个姓氏。少数民族有土族1人。经济发展村民拥有大
939、山阴村
  山阴村村庄由来在南阡南6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华、高、周等姓相继由云南迁此地定居,因地处钱谷山之北,取村名为山阴。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总面积7706.4亩,耕地面积为3945亩,荒山育林面积3012亩。有居民661户,2213人,有黄、华、高、任等15个姓氏。少数民族有回族1人,满族1人。经济发展村民主要从事客运、养殖、建筑、柳编等行业。村民拥有大牲畜78
940、孙家周疃村
  孙家周疃村村庄由来在南阡南4公里,莲茵河北岸,明万历《即墨志》载:周疃社属东移风乡。《大清一统志》载:即墨县有周疃海口。周疃的建村年代较早,当时此村濒临莲阴河入海口,四周多海滩、河滩,故称周滩,后演变为周疃。据传此村原系卢姓所建,明永乐以来,孙姓迁来,称孙家周疃。政区人口全村总面积3779亩,2006年耕地面积为1541亩,有居民408户,1457人。有孙、李等姓11个姓氏。经济发展村南莲阴河两岸
941、神山埠村
  神山埠村  村庄由来 元末明初,马氏七世祖从今莱西市双山迁入此地定居立村,称神山埠屯,原属大嵩卫,马氏是建屯最早的军户之一,卫所制度废除后,此村名省去“屯”字,称神山埠村。  政区人口 村庄位于即墨市店集镇西北部与烟台市莱阳莱西两市接壤,南紧靠店姜路,东距南威一级路1.5公里,西距青石公路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村庄总面积6479亩,其中耕田面积3298亩,有居民355户,人口1112人
942、大埠南村
  大埠南村  村庄由来 先族自云南迁居而来,选址在距离太平山(俗称埠子)以南2公里,所以取名大埠南。  村庄概况 现居住在村庄的只有68户,村民223人,地处平原,低质不佳,拥有耕地面积478亩。  经济状况 人民公社时期大搞水利农田基本建设,走农业机械化道路,依靠科学种田,改变旧的种植模式,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提高。现在在党的优惠政策扶持下,从科技兴农、良种改造,走向发展高效农业、养殖专业大户,剩余
943、双疃村
  双疃村村庄由来在牛齐埠村东3.3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张姓来此定居。因东方和东北方各有一埠子称为双峰,因而名村为双峰疃,后演变为双疃。《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3301亩。2006年,全村共有341户,总人口为118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715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707吨,经济总收入为2011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473元。
944、吴家岭村
  吴家岭村  村庄由来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吴氏由云南迁居昌阳(今莱阳县、莱西县)南陲,地处太平山,选一丘岭建村,定名吴家岭村。该村为即墨县委首建之地,首任县委书记为吴善堂。此村原属莱西县,1979年划归即墨县。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3月和7月),0即莱特支和0即墨县委先后在此村成立。   政区人口该村位于华山镇东北部6公里处,南临沃家泊子村,北临大河套村,东临店集镇小埠南村,西临东皋埠村
945、龙河庄村
  龙河庄村村庄由来在牛齐埠村东南2.5公里,龙化河西岸。明宣德时(1426-1435),何姓、华姓漂泊至此,沿河开荒为生,形成三个小村,北称下河头,中称兴隆庄,南称上河头。他们都是蓝家的佃户,故总称蓝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龙河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404亩。2006年,全村共有336户,总人口为119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786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
946、柳沟一村
  柳沟一村村庄由来在牛齐埠村南偏西3.8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张姓最早迁此,后王姓、解姓等陆续迁来。因村中有沟,两岸绿柳成荫,取名柳沟。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今分为柳沟一村、柳沟二村、柳沟三村、柳沟四村、柳沟五村。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620亩。2006年,全村共有131户,总人口为40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53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52吨,经济总
947、韩家岭村
  韩家岭村村庄由来在牛齐埠村南偏西5.3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韩姓来此立村,因村北有岭,称韩家岭。同治《即墨县志》标作韩家屯。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466亩。2006年,全村共有118户,总人口为41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86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19吨,经济总收入为681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500元。
948、洽泊村
  洽泊村村庄由来在牛齐埠村西南3.5公里处。据《洽泊刘氏族谱》载:刘氏原籍青州,明永乐二年(1404)迁居栖霞,后来洽泊定居。至明末始正式入即墨籍。显然,此村的建立是在刘氏迁来之前。此村处于高地附近,故称下坡。同治《即墨县志》标作下坡。即墨方音,“洽”与“下”同音,洽泊系雅化。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678亩。2006年,全村共有349户,总人口为120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732人。经济发展200
949、梁家疃村
  梁家疃村  村庄由来明朝永乐二年(1404),据本村《田氏族谱》载:田氏祖籍山西阳高县,当时田、董两姓同时迁来,建宅定居,因村中只有田、董两家,故称两家疃,后演变为梁家疃。  政区人口村庄位于镇政府南部6公里处,东临龙泉镇何家庄,西临灵山镇段埠庄,南临龙泉镇石泉头村,北临柳沟五村。总面积2910亩,其中耕地面积1421亩。有居民310户,人口970人。  经济状况该村地理位置优越,村东20米为烟青
950、周戈庄村
  周戈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初(1638-),周姓迁来立村,称周哥庄。后周姓无,刘姓盛,但村名沿用至今,五十年代改为周戈庄。按:明万历时(1573-1619),即墨知县许铤《地方事宜议》云:“兴海运则县之东刘村、王村一带即鱼米交易之乡”,“刘村”应系指周戈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周戈庄。政区人口位于洼里东北6.5公里,栲栳湾西岸,有环行车经洼里、王村直达丰城。该村主要有刘、杨二姓,刘姓830户,杨姓5
951、洼里村
  洼里村村名由来据《宋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宋氏由云南迁至陆哥庄,至永乐三年(1405),又有一支迁来此地立村。因三面环岭,地势低洼,取名洼里。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位于县城东偏北38公里,泊子滩西岸,是田横镇驻地。阴历五、十逢集。有客车通王村、即墨、青岛等地。该村主要有4个姓氏:宋姓508户,孙姓13户,张姓10户,兰姓5户,总共536户,1665人。其中:男
952、泊子村
  泊子村村庄由来据传:明初,两张姓分别自云南和莱阳迁来立村。因三面环山,南临海滩,地势低洼,故取名泊子。阴历四、九逢集。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村东南2公里处,原有一小村称黄埠庵子,因立村在黄土丘埠上得名。1978年全部搬迁至泊子村。政区人口位于洼里东偏北3.5公里处,泊子滩北岸。该村主要有3个姓氏,张姓777户,刘姓3户,兰姓2户,总共782户,2421人。其中:男1166人,女1255人,青壮
953、西孟戈庄村
  西孟戈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王氏兄弟由云南迁来孟戈庄。不久孟姓绝,村名仍沿用。后发展为两村,分别以方位称西孟戈庄、东孟戈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村名。政区人口位于洼里西南2公里处。该村主要有4个姓氏,王姓320户,衣姓6户,孙姓5户,张姓1户,李姓1户,总共333户,1012人。其中:男508人,女504人,青壮年劳动力450人。 经济发展全村占地总面积2200亩,耕地140
954、茶庵社区
  茶庵居委会村庄由来相传茶庵建村于清朝(年代不详)村东原为赴莱州府的大道,每年知府巡检州事,先到该村佛爷庙吃茶,以待州官迎接,遂将庙取名茶庵。茶庵名振,沿为村名。70年代未、80年代初,因修建铁路货场、胶州路拓宽、胶州公园扩建、新建湖州路等,将本村土地全部占用,于1989年11月农转非。经有关部门批准,由茶庵村更名为茶庵居委会。政区人口茶庵居委会座落在旧城北部,东靠前进街,西靠苏州路,南靠胶州路,北
955、大同社区
  大同村庄由来大同年代久远,源于青磨孙家街孙氏大同之名。解放前,这里是一个居民和农户杂居的区域。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升级为高级社,1958年成为城关人民公社大同大队。1980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胶县城关街道办事处,1984年该属城镇阜安街道管理处,大同大队改行政村,成立村委会,1996年组建大同村(居)居民委员会,村居合一。政区人口大同居委会东与古河农场接壤,西临大
956、南坦社区
  南坦村庄由来南坦街(村)位于胶城南部,由“神祉坛”而得名。史载,“神祉坛”在城南半里邑,人呼为南坛。南坦街(村)是几条传统街道的总称,包括苑家巷子街、崔家街、小井街、太平地街、栏干井街、小河子崖街、远望店子街、杨家庙街八条老街,这些街道大都是居住着居民与农民,居农交叉居住,因此既称为街道,又冠名为村落。合作化以后,这几条街都属南坦管理区和胜利大队管辖,1963年体制调整,原胜利大队一分为三,水寨、
957、胜利社区
  胜利村(居)村庄由来胜利村有史可考乃从明朝开始。明洪武二年(1369年),胶州城区西南部1.5公里处,有3个以烧窑业户为主居住的邻近村落,人们据其所处位置,分别将其以西窑头、北窑头、南窑头命名。城区西南1公里处有明朝将军连洗之所建家园1处,人们将其称为连家园,虽该园明朝被毁,但因百姓在原址上建房居住,其名一直沿用。城区南部1.5公里有明朝曾任浙江绍兴知府杨可久所建家庙1处,人们将其称为杨家庙,庙宇
958、西五里堆社区
  西五里堆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阜安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81001038。
959、中宋社区
  中宋戈庄村 村庄由来建村年代不详。相传胶州建城后贸易兴隆,穷苦人无钱进城,遂在城外定居做买卖,以宋姓为早,故名宋戈庄。解放后分为三村,此村在中,简称中宋。政区人口中宋戈庄村位于胶州市兰州西路城乡结合部,中云街道办事处驻地西1.2公里处,东、南与东宋戈庄村相依,西与西宋戈庄相接,北与华云城、飞机场宿舍、东苑绿世界为邻,隶属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总面积440亩,其中二、三产业占地322亩,村庄
960、站西社区
  站西村庄由来相传建村于明朝,由于离城近,乡下人进城多在此投宿住店,故取名乡店。后匡姓选择墓地到此定居,村庄逐渐改为匡家庄。后因重名,以其位置在胶县火车站西,于1980年9月更名为站西。政区人口2005年底,全村共135户,380人。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700万元,人均纯收入7179元。联系电话:86-0532-8725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