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29]
1121、赵家疃村
  赵家疃村 村庄由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赵法祥由莱州迁来建村,以姓取名赵家疃。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865亩,居民110户,381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233万元,人均收入4925元。 优势产业花生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60%,有线电视80户,固定电话85部。联系电话86-0532-87323288
1122、大营村
  大营村 村庄由来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窦、王两姓共建村落,传说明军围困莱州府时,曾在此设大本营,故以兵事取名大营。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1744亩,居民314户,1014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577万元,人均收入5098元。 优势产业葡萄社会事业2006年7月整修街道路面、压沙。住房情况:每户4间。卫生室1个,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280户
1123、冯家堰村
  冯家堰村 村庄由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冯龙与冯虎兄弟来此落户,以农耕为主,但是来到雨季,庄稼遭灾减产为防水患,沿地头修堰挡水,因冯姓所筑,故名冯家堰,村名也由此而得。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920亩,居民126户,413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345万元,人均收入5209元。 优势产业花生社会产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89%,有线电视85
1124、代王庄村
  代王庄村 村庄由来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姓由李圆王家柳疃迁来建村,取名王家庄,后代姓至此相依建村,以代家庄称谓,1945年两村合并,取名代王庄。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760亩,居民90户,304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215万元,人均收入5030元。优势产业丰产林、花生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50%,有线电视60户,固定电话70部。联系电话
1125、冯家庄村
  冯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崇祯三年(1630年),李姓建村,村中有棵槐树,取名槐树营,后冯姓迁其村定居,并成主姓,随以冯家庄称谓。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309亩,居民52户,169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116万元,人均收入4908元。优势产业葡萄 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40户,固定电话43部。联系电话86-0532-873236
1126、后小营村
  后小营村 村庄由来明初,刘旭由李圆刘家寨迁来建村,相传此处是明军扎营之地,村址为小营处,故得名刘家小营,后鉴于其村在大营、前小营之后,简称后小营。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440亩,居民79户,260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142万元,人均收入4973元。 优势产业花生 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60户,固定电话59部。联系电话86-
1127、李家河套村
  李家河套村 村庄由来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李姓有李家寨迁来建村,因处小河尽头,得名李家河头,1945年此河改道,河流环绕其村形如套子,随改名李家河套。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泽河以东。2005年耕地面积908亩,居民126户,420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364万元,人均收入5148元。 优势产业花生 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75%,有线电视100户,固定电话1
1128、前小营村
  前小营村 村庄由来清康熙年间王尽冬至此建村,相传明军官兵曾在此扎过营,该村址在大本营之小营处,故得小营之名,因小营之称有两村,故加方位区别,该村居前而得其名。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1260亩,居民171户,580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327万元,人均收入4945元。 优势产业花生 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卫生室1个,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140户,固
1129、西石家庄村
  西石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朝末年(1644年),石钱彦由平度城迁来建村,取名石家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更名西石家庄。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599亩,居民71户,258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240万元,人均收入5152元。优势产业枣树 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有线电视60户,固定电话60部。联系电话86-0532-
1130、夏寨村
  夏寨村 村庄由来明朝末年(1644年),李八由昌邑县金台迁来建村,因村立在丛家栏子与焦家店两村之间又逢夏季,故名夏寨。后李家人口兴旺村子扩大,几经变迁,三村合为一村,统称夏寨。政区人口位于804省道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1797亩,居民246户,822人。经济状况2005年经济总收入580万元,人均收入5140元。优势产业花生社会事业住房情况:每户4间。卫生室1个,合作医疗参保率71%。有线电视
1131、艾家疃村
  艾家疃村地理位置达艾家疃村位于平度城西5公里,地处北纬36°46′,东经119°52′。毗邻804省道北侧,村东与张家疃村相邻,村后是蜿蜒千年历史的秦皇河,村西约1公里是林家疃村。村内东西向小街8条,一条后街贯穿东西,南北向大街5条,可双向通过来往车辆,村中南北大街南可跨越804省道,直通大赵村,北可通过秦皇河上的闸桥直四甲村。村名由来明洪武二年后立村,取名西十里堡;洪武十八年艾天道由四川迁来,久
1132、大洪沟村
  大洪沟村庄由来明初杨伯川由四川迁来,先居兰前村,明永乐十三年(1415)又迁到兰前村南立村。因村旁有一横沟,便取名为横沟,清末为区别后立的小横沟便称大横沟,解放后演化为大洪沟。政区人口位于街道东南部,泽河桥南,东邻张戈庄镇东雷家村,南邻蓼兰镇管家村,西邻平营路,北至泽河。2005年耕地面积766亩,170户,571人经济状况该村主要经济收入:大棚草莓及蔬菜,个体服务业户10户,从业人员30余人。2
1133、东侯家庄村
  东侯家庄村村庄由来康熙年间,本村侯姓先祖侯云古由大吴庄迁来定居,辟荒谋生,以姓取名东侯家庄。村庄简介位于白埠镇驻地东南约3公里处,地处北纬36°44,东经119°47,占地面积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5亩,全村167户,农业人口524人。东侯家庄村大街 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服务业、养殖业及高效种植业为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8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余公斤;经济田745亩,亩均产值
1134、林家疃村
  林家疃村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林合由四川省迁居此地,聚衍村落取名林家疃。村庄人口位于街道北部,804省道南侧,2005年耕地面积840亩,137户,499人。经济状况该村发展个体工商业户15户,从业20余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320000元。居民人均所得4780元。优势产业桑蚕养殖是本村农业的支柱产业,共发展桑树100余亩,年收入40万元。社会事业本村有农村合作医疗定点一处,固定电话1
1135、刘家张村
  刘家张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003222。
1136、南宅科村
  南宅科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003225。
1137、匙刘家村
  匙刘家村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匙姓先祖由四川迁居今白埠镇匙刘家村定居,后有刘姓先祖刘德宝自白埠镇刘家官庄迁到现住地,以姓取名叫匙刘家村。匙刘家村速成林 村庄简介该村位于白埠镇驻地东南约3公里处,地处北纬36ο44;东经119ο47,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108户,农业人口362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为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7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
1138、东丰台堡村
  东丰台堡村村庄由来代代相传,古时村名曾叫过五里庄、五里铺,因距县城衙门口五里(现市大会堂前),后蒋姓改称蒋家屯。明洪武二年(1369年)湖北省黄陂县野鹊口村的冷忠迁居平度立村冷戈庄。十五世孙冷思魁由城里水胡同街迁此定居。因村前有一明代烽火台遗址,取名烽火屯,后因忌讳烽火战乱,便改称“凤台屯”,取吉语“凤凰落宝台”之意。明代在此曾设邮驿铺司,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凤台堡。解放后,以原胶平路为界又析为两个自
1139、东三甲村
  东三甲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003302。
1140、沟崖村
  沟崖村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徐登由四川省徐家沟迁此定居,因村址在东西向的大沟南北两侧,取名沟崖。政区人口位于同和街道西北,东邻辛家庄,南邻崔家荆戈庄和梁家庄,西邻大赵村,北邻石庙,地处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泽河河畔以北,2005年耕地面积2630亩,295户,996人。经济状况该村因紧邻平度市,又处同和街道的特殊地理优势,年富力强的青壮劳动力多数在市、镇企业工作。靠从事建筑业收入的也有一部分
1141、李家楼村
  李家楼村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1368--1398)赵、陶二姓迁此立村,取村名为赵陶村,后有李江从东岭(香店乡)迁此入居,因旁有古时驿站的荒场,便取村名荒李家屯。后李姓三世祖李金显在村东建过一座小楼,便又改名李家楼。 政区人口位于街道驻地南部,东邻高平路,北邻泽河,耕地面积371亩,84户,27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村企业为重点,1990年以来,外资企业有青岛高尔富石墨有限公司,内资企业有青岛预制
1142、梁家庄村
  梁家庄村村庄由来清初时,梁家疃(李园办事处)村的梁炳信迁此重建家园,渐成村落,取名梁家庄。村东有一条路,历代相传,秦始皇东巡曾经此路过,虽无实考,地名历代传称“秦皇路”至今。政区人口位于街道驻地西部,泽河以南。东邻西外环路,西靠孙家庄村,南邻张家荆戈庄,北靠泽河。2005年耕地面积733亩,86户,297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农业为主,经商业3户,从业人员11人,在外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就工人员70人,2
1143、卢家庄村
  卢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末清初,卢姓先祖卢良聚由河北迁居今白埠北华里村定居。1810年有兄弟五人卢思聪、卢思华、卢思圣、卢思顺、卢思忠,由北华里村迁居现驻地,以姓取名卢家庄。 村庄简介该村位于白埠镇驻地西北约4公里处,占地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1亩,全村70户,农业人口269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农业生产、养殖业和服务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6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
1144、张疃村
  张疃村地理位置张疃村位于平度城西804省道北侧,距平度市人民会堂5公里。地处北纬36°46′,东经119°53′。东连杨家疃村,西邻艾疃村、南与同河街道赵戈庄村相望,北倚李家市村,全村总面积0.91平方公里。村名由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张禄由四川至此定居,因村落在大道口,故得名张家道口,后改称张家疃。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张疃。隶属沿革民国二十四年(1935
1145、小刘家疃村
  小刘家疃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凤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004236。
1146、臧家疃村
  臧家疃村地理位置位于平度市东南侧,华侨科技园驻地南端,北邻东崔家疃村,东邻邢家疃村,南邻刘家疃村,西邻台湾路,全村总耕地面积465亩,现有住户75户,人口235人。村庄由来相传清朝年间,姓臧的人家在此定居,取名叫臧家疃村,后来姓臧的逐渐消失,现在臧家疃村居住的姓氏中有:王、陈、刘、窦、孙王姓,姓王的最多,次之陈、刘、等。隶属沿革清朝末年,属平度州平南区,解放前属白沙区,崔家疃乡。建国后属红旗人民公
1147、苇村村
  苇 村村庄由来明末时期,村民由四川省迁来,姓氏主要由马姓居多,属杂姓村庄,当时村子周围芦苇丛生,村民多数靠编织苇席谋生,因此而取名苇村。村庄人口位于香店办事处西南部,在泽河北岸,南与张戈庄镇、西与同和办事处接壤,耕地面积960亩,村民459人,135户。经济状况本村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到邻近企业务工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在外打工人数达到了80人,年收入70余万元。2005年村集体经
1148、中万家村
  中万家村村庄由来明永乐元年,有万姓人家在此定居,取名万家村。中万家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香店街道南部,东邻苇园,西邻现河,南邻南于家村,北邻阳光大道。现有耕地面积380亩,村民52户,人口165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经济农业和养殖业为重点,全村现有养殖户10余户,年收入20万元;种植业户15户,年收入30余万元。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0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20万元,
1149、杜家疃村
  杜 家 疃 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杜氏由四川省迁来定居,取名杜家疃村。杜家疃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平度市城区南部,与贸易城接壤,平度区划时,划归平度市香店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287亩,居民187户,农业人口593人,居委会人口43人。经济状况该村现以发展内资企业和餐饮服务业为重点,自1994年以来,先后有内资企业青岛蓝天环保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亨通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双龙广告公司等四家企业相继
1150、小洼村
  小洼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206。
1151、邹家坡村
  邹家坡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224。
1152、前八里庄村
  前八里庄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228。
1153、前许家村
  前许家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220。
1154、吴家疃社区
  吴家疃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005。
1155、香店村
  香店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400216。
1156、前麻兰村
  前麻兰地理位置位于平度市东南部13公里,三里河西岸,平古路南侧,为镇政府驻地,不规则块状聚落。农历逢一、六为集日。村庄由来明永乐二年(1404年),金国宝与王氏由河南洛阳迁此定居,因村旁有一墩很大的马莲花生机盎然,故村得名马莲庄,后以谐音演化为麻兰。于1956年分为两个行政村,即前麻兰、后麻兰。现全村以金、王、杨姓为主姓。主要产业自建村始,以粮油水果为主,大棚菜、草莓、大樱桃亦初具规模。经济概况2
1157、任家河岔村
  任家河岔 地理位置位于镇政府驻地麻兰东南约1公里,西靠三里河,南临落药河,块状聚落。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滇籍移民任汉宗至此居住,因座落在落药河于三里河交汇处,故以姓和地貌特征取名任家河岔。主要产业自建村始,主要从事种植业,始以粮油为主,后逐渐发展大棚草莓、油桃保护栽培110亩。经济概况2006年全村共400户,1200人,耕地面积1819亩,农村经济总收入828万元,农民人
1158、于家河岔村
  于家河岔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005230。
1159、西店后村
  西店后 地理位置位于镇政府驻地麻兰西0.5公里,平古路南侧,西邻麻兰中心小学,东与东店后村相接,呈方块状聚落。村庄由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吴道士由小云南迁此立村,因村址在佛父殿和百子殿后,故以所处位置得名殿后,后书写为店后,1984年为与同名村区别,改称西店后,现全村以白、金、李、焦、王姓为主姓。西店后村主街道 主要产业自建村来,以种粮油为主,几年来该村以保护地栽培、装卸运输业、建筑
1160、中店后村
  中店后 地理位置位于镇政府驻地麻兰西北0.5公里,平古路南侧,西与西店后相接,南与后麻兰相连,方形聚落。村庄由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宋姓由云南迁来定居,以姓取名宋家屯,后因在佛父殿和百子殿北,故改名殿后,“殿”与“店”谐音,书写为店后,为区别同名村于1984年改称为中店后。现全村以窦、金、宋姓为主姓。主要产业自建村来,以种粮油为主,近年来建筑、服务业和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中店后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