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33]
1281、董家村
  董家村 村庄由来明永乐初年,始祖董世忠由云南符祥郡迁此立村,以姓命名董家村。董家村蔬菜基地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南部,东邻娘娘庙 村,西靠陶家堡村,南邻山丰村,北接辛付庄村。耕地面积2888亩,全村312户,1037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大棚蔬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民营企业1处,餐饮、服务业20户,从业80人。固定资产20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800万元,人均纯收入5200元。优势产业种植、
1282、赖家庄村
  赖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赖姓由山西洪峒迁至现居住地,辟荒为生,以姓取名赖家庄,随后陈氏由平度古岘迁至该处,共同居住。赖家庄村奶牛养殖 村庄简介位于白埠镇驻地东南约11.5公里处,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8亩,全村136户,农业人口423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1000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公斤;经济田298亩,亩均
1283、虎李家村
  虎李家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09309。
1284、兰子村
  兰子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09217。
1285、柳林村
  柳林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末年,王世龙、王世虎兄弟二人由平度城西李子园搬此建村,因此地柳树成林,村舍立于柳荫中而得名。柳林村养殖区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北部,东邻岑李家村,西靠杜家村,南邻张家坊村,北接高戈庄村。耕地面积2175亩,全村213户,695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12户,从业40人,固定资产25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900万元,人均纯收入520
1286、娘娘庙村
  娘娘庙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唐艾由店后村搬来定居,村名北小庄,后因村址在古庙旁,更名娘娘庙。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南部,东邻唐家庄子村,西靠董家村,南邻店后村,北接董家村。耕地面积461亩,全村48户,153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粮、油、植桑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有粮油收购、运输、加工业户5户,从业15人,年纯收入80万元。固定资产2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560万元,人均纯收入5330元。其他行业
1287、七甲村
  七甲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陶姓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因村庄以”甲”字冠加序数取名,故名七甲村。七甲村苗圃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部,东临西辛庄村,西靠兰子村,南连八甲村,北接陶家村。耕地面积390亩,全村42户,13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3户,从业10人。固定资产1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265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优势产业以种植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1288、孙家屯村
  孙家屯村 村庄由来明万历年间滇籍移民孙龙、孙虎、孙彪兄弟三人至此建村名孙家屯。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南部,东邻袁家村,西靠赵家村,南连张家庄村,北接大站村,耕地面积861亩,全村91户,308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民营企业1家,餐饮、服务业2户,从业4人,固定资产2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54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其中工业收入5万元,其他行业2万元。优
1289、陶家堡村
  陶家堡村 村庄由来明景泰元年,陶姓由陶家屯迁此建村开铺子,取名陶家堡。后有王姓由亭口迁至村东侧建村,取名小王家,解放后两村合并为一村,陶家堡村名沿用至今。陶家堡村蔬菜大棚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南部,东邻大喜屯村,西靠大沟头村,南邻胶莱河村,北接袁家村。耕地面积2230亩,全村277户,98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8户,从业20人,从事生猪、耕牛贩卖户12户,年
1290、王家庄村
  王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弘治年间,有李姓偕同王姓,朱姓两个门婿至此建村,王朱二婿共同奉养岳父,因李姓无子,故以王姓婿命名为王家庄。王家庄村村委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北部,东临郭家庄村,西靠荆家庄村,南连崔家集村,北接殷家庄村。耕地面积1470亩,全村202户,645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6户,从业20人。从事收购玉米棒的有6家,年收购出售玉米棒6000吨。从事营运12
1291、西屋子村
  西屋子村 村庄由来清朝嘉庆年间吴姓先祖由吴家宅科村来此定居。此地处在昌邑、平度两县交界处的涝洼地带。吴氏先祖来这里开荒种庄稼。每日朝出晚归。因为当时交通工具笨重,来回走动确不方便。特别逢雨雪天气更为困难。老人们就在此盖起三间土坯草房,供雨天避雨。午间做饭、休息,夜间存放农具。到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先祖吴天集让其子吴灿在此落户立村。命名“吴家新庄”。此前,周围的人们认为原来三间房子是吴家所盖,
1292、小城村
  小城村 村庄由来明朝初期,荆福由江苏省丹阳县迁此建村,因距大城近而取名小城。 小城村肉鸭养殖区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南部,东邻周家村,西靠胶莱河,南连大杜家村,北接宅科村,耕地面积417亩,全村61户,202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植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2户,从业6人,固定资产6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优势产业种植、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种植以
1293、小纪家村
  小纪家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元年纪金、纪铝兄弟初至磨山埠村居住,后迁此居住,以姓氏命村名为纪家,1945年改称小纪家 。小纪家村养殖大棚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部,东邻堡上村,西靠大纪家村,南连陈家庙村,北接杜家村,耕地面积392亩,全村33户,97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2户,从业4人。固定资产5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40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优势
1294、小彭家村
  小彭家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彭子迁由四川迁居今蓼兰东北约1公里处定居,以姓取名大彭家,先祖彭闵随后由四川前来探亲,便留居此地。几十年后,由大彭家村迁往郎土庙子西100米处现住地定居,以姓取名小彭家村。小彭家村街道 村庄简介位于白埠镇驻地南约6公里处,占地面积0.6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亩,全村87户,农业人口256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
1295、于家庄村
  于家庄村 村庄由来十六世纪中叶,于姓先祖由文登大水坡迁居今张家官庄一带的韩家屯居住,因当时迷信传说于姓靠近韩姓居住,能把于韩死,后于姓先祖于思文夫妇迁居现河北岸、清水河南岸两河交叉口处,辟荒谋生,以姓取名于家庄。于家庄村特种养殖 村庄简介位于白埠镇驻地南10公里处,现河北岸,村庄建设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0亩,全村152户,农业人口47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为经
1296、苑家庄村
  苑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隆庆年间,有苑姓至此定居,故名苑家庄。苑家庄村养殖大棚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部,东邻崔家集村,西靠翟家庄村,南连坊子村,北接王家庄村,耕地面积735亩,全村140户,42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6户,从业15人,个体屠宰户10户,从业人员20人,年收入30万元。食品加工业户2户,收入10万元,固定资产5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48
1297、翟家庄村
  翟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隆庆年间,翟姓由山西省洪桐县迁居昌邑市石埠镇,后来此立村,故以姓氏为翟家庄。翟家庄村养殖小区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部,东临苑家庄村,西靠李家庄村,南连周家村,北接鲁家庄村。耕地面积606亩,全村82户,303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15户,从业50人。固定资产5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9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其中,工业收入15.
1298、张家坊村
  张家坊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盛永千由掖县西由迁此建村,取名盛家屯。明崇祯年间高密县张家长村张明礼至此设酒坊,改称坊子,后因盛氏人口趋少,张姓繁衍户多,改名张家坊。 张家坊村养殖大棚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部,东邻陈家庙村,西靠西宋家村,南连大袁家村,北接西纪家村,耕地面积986亩,全村124户,454人。经济状况该村以二、三产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民营企业1家,餐饮、服务业100户,从业200人。
1299、周家村
  周家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周中举从安丘逄王迁来立村,以姓氏命村名为周家村。周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南部,东临陶家屯村,西靠小城村,南连胶莱河,北接宅科村。耕地面积1500亩,全村238户,767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养殖业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现有餐饮服务业8户,从业46人。固定资产13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480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优势产业以果品蔬菜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1300、田粮埠村
  田粮埠村 村庄由来(时间不明)田氏、梁氏(地点不明)迁来定居,因地形较高,取名田粮埠。清朝道光年间,王氏由昌邑密埠店迁来,田、梁氏失传,村名由田梁演化为田粮埠。 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东南10公里,东邻白卜镇牛戈庄村,西边是柳行村,北靠韩家屋子村,西南与马户顶村相近。耕地230亩,居民34户,13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农业、养殖业为主,有个体餐饮业、服务业5户,从业人员10人,劳务输出15人。200
1301、大小河子村
  大小河子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于清由文登大水泊迁来,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因村坐落于胶莱河北岸,龙王河以西,南有大河一条,东有小河一条,村庄位于交叉处,故取名大小河子。大小河子村居民小区 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部10公里处,南隔胶莱河接昌邑市卢元村,北邻范家集与三合山相望,东靠东卢家村,西连前疃村,耕地面积2210亩,其中管道网水浇地达2000亩,居民252户,858人
1302、小岭村
  小岭村 村庄由来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本镇大郑家村迁来3户郑姓辟新村,因此处有个分水岭,北临大岭村,故取名小岭。小岭村一角 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明村西南约6公里,龙王河北岸,与大郑家村隔河相望,东邻龙蒲河,西与周家村相望,北靠台前路,耕地面积650亩,村民57户,21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重点,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006年,已经发展高温大棚16个(约38亩),西瓜大棚5个
1303、范家庄子村
  范家庄子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10246。
1304、兰科村
  兰科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兰顺利由四川迁来劈新居,因傍胶莱河,故以姓氏与河组村名---兰河,后演化为兰科。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14公里,西临胶莱河与高密市交界,耕地面积1456亩,居民105户,37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农业为主,地多,粮多,草多。2005年经济总收入405万元,居民人均所得4530元。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本地“三多”优势发展养殖业,现有养殖大户3户,分别是养鸡
1305、于家庄子村
  于家庄子村 村庄由来相传宋朝时建村,立村人于兹稳由乐安县阿博堂迁此居住,渐成村落后,以姓取名于家庄子村。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南6公里处,朱新路东侧,耕地面积1350亩,居民130户,431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内资企业为主,1995年以来,内资企业青岛七洲橡胶有限公司、青岛迈捷尔橡胶机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先后建立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从业人员200余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108万元,其中工
1306、丁家庄子村
  丁家庄子村 村庄由来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丁佳铭至此立村,以姓取名丁家庄子。后来尹、刘、张、周四姓迁入,姓氏有增村名未改。丁家庄大街 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南10公里处,朱新公路东侧,耕地面积2159亩,居民220户,722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2005年,建有冬暖式大棚25个,经济总收入2186万元,居民人均所得5000元。社会事业该村2004年投资20万元,使居民全部
1307、前楼村
  前楼村 村庄由来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张耿明由四川迁此建村,取名“更命屯”,后李有才迁来定居盖了座二层楼,俗称“李家楼”,日久相沿,逐成村名。王、姜、韩姓迁入后改称前楼村。 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南8公里,南邻县河,北邻白里河,西邻朱新路,南邻白里村,农历一、六逢集。耕地面积1658亩,村民217户,836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主,发展冬暖式高温棚54个,年收入100万元,引进私营企
1308、陶戈庄村
  陶戈庄村 村名由来明洪武年间,从四川迁来一户姓陶的重新立村,村中有株大桃树,故村名叫陶戈庄。该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南面,150户,450人口,耕地面积1018亩。经济状况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农闲时干服务行业。2005年经济总收入92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社会事业村有卫生所一处,固定电话136部,有线电视用户77户,村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投保率分别为3%、95%。
1309、白家岭村
  白家岭村 村庄由来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本镇白家庄村白氏兄弟二人家大业大,土地多而远,耕种不便,就在高岭上盖了几间临时住房备用。几年后,户数增多,形成村落,以姓氏取名为白家岭村。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7公里处,东靠橡胶工业园,西邻胶莱河3公里,南连引黄济青,北靠万米路。耕地面积1380亩,居民95户,292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养殖业主要有肉鸡、黄牛
1310、程家庄村
  程家庄村 村庄由来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程大举子、程二举子由四川迁居此地,繁衍生息,渐成村落,以姓取名程家庄村。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9公里处,龙王河南岸,东邻宿召村,西靠前小河子村,南隔同西路,与南郭家村相望。耕地面积309亩,居民40户,145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冬暖式大棚和西瓜大棚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经济总收入158万元,居民人均所得4515元。
1311、刘家庄子村
  刘家庄子村 村庄由来清朝年间(1616—1911),刘增从新河迁来定居,取名刘增家庄子,1930年改为刘家庄子。刘家庄子大街 政区人口位于明朱路西,东邻明村橡胶工业园,白里河北岸200米处,耕地面积837亩,村民78户,274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农业为主,养殖业以牛、猪、肉鸡为主,饲养肉鸡大棚13个,占地8亩,年养殖肉鸡5万余只。2005年经济总收入395.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800元。优势产业该
1312、大南营村
  大南营村 村庄由来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郑风由四川迁此建村,传说军队安营地,故名大南营。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12公里处,胶莱河东岸,东邻南郭家村,南靠前南营村,北接前小河子。耕地面积910亩,居民115户,387人。经济状况该村发展内资企业和饮食服务业是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994年以来,内资企业青岛远大轮胎有限公司、青岛祥龙轮胎有限公司、青岛顺全隆轮胎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建立,固定资
1313、古庄南村
  古庄南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83110288。
1314、唐戈庄村
  唐戈庄村 村名由来明洪武二年,姓唐的从外地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为唐戈庄。该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距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505户,1710人口,耕地面积3188亩。经济状况村民以种植业为主,部分人从事服务行业。2005年经济总收入207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社会事业村有卫生所、幼儿园各一处,固定电话452部,有线电视用户251户,村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投保率分别为3%、95%。
1315、路北官庄村
  路北官庄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陶张二姓迁此定居,租种外村林姓的土地,并为地主收租,故得名管庄子,后演变为官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路北官庄。路北官庄村大街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4公里,804省道北侧,南隔804省道接大黄埠村,北邻马戈庄,西靠景村,东连明西村。耕地面积2378亩,人口282户,1004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高效农业和服务业为村经
1316、范家集村
  范家集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16年(1383年),由范禄率4个儿子由昌邑县迁此建村,以姓取名范家集村。是1947年三合山(胶河)战役的主战场。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8公里处,北依三合山,南邻大小河子,西邻前疃,东邻郭村。耕地面积3582亩,居民363户,1293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现有西瓜大棚480个,冬暖式大棚17个,草莓棚50个,2005年经济总收入1627万元,居民人均所得5
1317、阎村村
  阎 村 村名由来明洪武四年,阎峰由四川迁来建村,以姓氏起名叫阎村,沿用至今。该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410户,1440人,耕地面积4099亩。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优势产业石墨开发,葡萄酿酒等企业已具规模。其中“青岛阎鑫石墨制品有限公司”为阎村的支柱企业,创建于1989年,规模较大,是一个集采矿、初选、烘干、分筛、石墨制品生产于
1318、南埠村
  南埠村 村庄由来由刘、齐二姓,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至此建立村落,东、北两侧依埠,故以南埠为村。南埠村大街 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明村南约2公里处,新河---朱家庄公路东侧,耕地2538亩,225户,居民752人。经济状况该村因地广,以农业为主,自1996年以来由启航轮胎有限公司、得凯轮胎有限公司等4家橡胶企业在此落户,固定资产2400万元,年总收入一亿元,利税600万元,从业人员750
1319、于家屋子村
  于家屋子村 村庄由来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于氏由马戈庄镇古庄南村迁居此地,取名于家屋子村。政区人口位于镇东南角与白卜镇付家庄相临,西靠巡栈村,南连同西路和本镇毛家屋子村,村北1公里与龙王河,五龙水库相邻。耕地面积677亩,居民63户,22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2005年,经济总收入130余万元,居民人均所得4000元。社会事业1990年由村委带领全村村民利用
1320、薛家庄子村
  薛家庄子村 村庄由来清乾隆年间(1736—1795),薛氏由昌邑北乡迁来定居,取名薛家庄子村。薛家庄子大街 政区人口位于明村镇驻地西南5公里处,朱新路以西,东临西官亭村,西隔龙蒲河接小岭村,南靠龙王河,北邻王家庄子村,耕地面积683亩。村民有67户,267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2005年村发展冬暖大棚7个大棚,年收入14万元,种植大田小拱棚西瓜200亩,收入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