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36]
1401、河北四甲村
  河北四甲村地理位置位于大泽山西麓中淄阳河南支流北岸,距镇驻地7公里。东与西五甲相连,西与上甲毗邻,南与东八甲隔河相望,北与洼子高家接壤,总面积2平方公里。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王瓒等兄弟四人由成都府东十里鸭儿湾迁移至此建村,定村名为四家,后编为四甲,遂更村名为四甲。1982年地名普查,改称河北四甲。隶属沿革明清时期属平度州大驾乡南随社;民国年间先后属平度县大驾乡、平度县第四区八甲乡,平度县高望山镇;
1402、河崖王家村
  河崖王家村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始祖王任能由四川迁此定居,因立村于北淄阳河北崖,故以河崖与姓氏名为河崖王家。政区人口距长乐镇驻地3公里。东与河崖王家为邻,西与前沙岭相望,南靠长大公路(长乐-大田),北与莱州市接壤。全村238户,770口人,61.7公顷耕地。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0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5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5420元。产业优势1980年以来,引进大姜
1403、胡家庄村
  胡家庄村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川籍移民胡姓迁此定居,以耕为生,繁衍生息。继之,范姓迁入,建成村落,以胡姓取村名胡家庄。政区人口距长乐镇驻地东1.5公里,东傍三城公路,北依北淄阳河。全村总户数205户;总人口579人;实有耕地面积53.5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6万元;村委集体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产业优势该村依靠三城公路的有利地势,积极招商引资
1404、季家疃村
  季家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季福由潍县老埠子迁此定居,繁衍生息,渐成村落,以姓取村名季家疃。政区人口该村位于长乐镇最东边,东与大泽山镇接壤,西与棣家疃相连,南去中淄阳河0.5公里,北靠埠岭,无邻村,距长乐镇驻地5.5公里。全村总户数205户,总人口672人,实际耕地面积73.3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80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0元。产业
1405、韭园村
  韭园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20202。
1406、梁家庄子村
  梁 家 庄 子 村地理位置位于大泽山西麓大顶山前北淄阳河北岸,距镇驻地1公里。东与团石子相邻,西与北昌村毗连,南与南昌村接壤,北与莱州市夏邱镇隔山接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有王姓迁来建村,定村名为王家庄;清顺治年间,梁姓从棘子嶂村迁来,人口渐旺,改村名为梁家庄,又称梁家庄子、庄子。1982年地名普查,定村名为梁家庄子村。隶属沿革明清时期,属平度州长乐乡药石社;民国年间先后属
1407、强家村
  强家村村庄由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川籍移民李姓徙居此地,立村于埠前,故名埠前李家。清朝中期,强姓迁入。先至者李姓衰落,强姓兴旺,故村名易称强家。政区人口位距长乐镇驻地西北3公里处。南去0.5公里是泽灰公路,北与莱州接壤。全村总户数158户,总人口487人。耕地实有面积79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3元。产业优势强家是冬枣
1408、石柱子村
  石柱子村村庄由来明末(1644年),王姓由四川迁来建村居住。相传此地系元朝某将烟府遗址,村东尚村两根石柱子,故以石柱子为其村名,延用至今。政区人口位距长乐镇驻地西北7公里处。东与院东村相接,西与荆家为邻,村南0.5公里处是泽灰公路,北与苗家相邻。全村总户数112户,总人口312人。耕地实有面积32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8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
1409、洼子高家村
  洼 子 高 家 村地理位置位于大泽山西麓天柱山前,距镇驻地6公里。东与北蒋家相邻,西与北随村接壤,南与上甲、西五甲毗连,北与南昌村隔山相望,总面积2平方公里。洼子高家中心街 村庄由来明嘉靖年间,仉姓迁至定居建村。明万历年间,高姓由南村镇洪兰高家迁来,后仉姓多数迁走,因村前地势下凹并多水,遂定村名洼子高家村。隶属沿革明清时期,属平度州大驾乡南随社;民国时期先后属平度县大驾乡、平度县第四区蒋家乡、平度
1410、西高家村
  西高家村村庄由来明朝末年(1644年),高姓始祖由平度市新河镇打渔高家迁此建新居,因方位在东高家以西,故名西高家。政区人口西高家位距长乐镇政府西1公里处。东与东高家为邻,北与后高家相望,南临北淄阳河,长灰公里傍村而过。全村总户数128户,总人口450人。实有耕地面积48.1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产业优势该村机井13眼,扬
1411、响山潘家村
  响山潘家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20206。
1412、院东村
  院东村村庄由来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王姓由四川迁来建村。因村西凹洼地上有座名为将院的寺院,故取村名为院上。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院东。政区人口院东村位距长乐镇政府驻地西偏北7.5公里处。东与涩埠村相望,西与荆家村为邻,南面是麻湾和石柱子,北与苗家相连。全村总户数102户,总人口316人,耕地实有面积33.7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8.8万
1413、中辛旺村
  中辛旺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倪姓人家由四川铁碓臼村迁此居住。随后,李姓、于姓、高姓和吴姓迁此。形成村落后,以吉语“新旺”取村名,后将“新”写为“辛”而成今名。1943年,为了便于管理起见,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个辛旺,延续至今。政区人口位距于长乐镇政府南4公里处。东与东辛旺村相连,西与西辛旺相连,南临中淄阳河,与店子镇接壤,北傍长辛路。全村总户数121户;总人口374人;实有耕
1414、钟家村
  钟家村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祖钟大有由四川迁此建新家园,渐成村落后,村名以钟姓命之。政区人口位距长乐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东连唐家,西邻大朱家,南靠北淄阳河,北傍“长----灰”公路。总户数260户,总人口909人。耕地实有面积129公顷。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万元;集体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产业优势该村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村庄。早在1974年,就有一个
1415、下洄村
  下洄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川籍移民王姓建村,因处双山河拐弯处,取名拐沟王家,一三0八年被洪水淹没,村址迁至双山河的水流回旋处,以水的流向取名下洄。该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东部的7.5公里处,夹板山南麓,西靠三城路,东临大泽山脉,南临平柞路,北靠天柱山,耕地面积827亩,居民200户,人口63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林果、大姜为主导产业。本村建有窑厂一座,产值约2000余万元,餐饮服务、维修
1416、史家村
  史家村 村庄由来明末清初,史姓由四川迁来定居,取名史家村。店子镇史家史家村位于镇驻地北端,三城路西侧,全村253户,人口753人,耕地面积1431亩。该村主街道 经济状况自2001年以来,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到目前共引进建厂企业38家,其中石材27家投资额5100万元,精铸厂2家,投资额1000万元。开起了多家饭店,2005年,经济收入1200万元,村集体收入不50万元。社会事业2000年以来,投资
1417、昌里村
  昌里村 村庄由来据石碑刻记,元朝照武大将军,汉军都元帅崔世荣,由青州府迁此居住,取名昌村,寓昌盛之意,清时为防兵乱,修筑南北长一华里围墙后,改名为昌里。由于土地肥沃,素有“金昌里”之美称。政区人口昌里位于平度市北22公里,淄阳河南。公路过村,农历二、七为市集。东邻史家村,西靠耿家村,南连前庄,北隔淄阳河接淄阳张家村,耕地面积2678亩,568户,共1608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规律内资企业和餐饮服
1418、大王家村
  大王家村 村庄概况据说明朝洪武年间,王氏由四川迁入此地,取名小王家村。我村位于店子镇政府西七华里,北邻雹庙、南隔店张路邻小王家村,西邻辛庄村,全村耕地面积2811亩,村民342户,计1026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产量相当客观,年总收入333万元,由于国家富农政策好,我村个体工商业发展迅速,养殖业不断扩大,编织成为妇女的重要产业收入,本村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不断膨胀,村
1419、旺村村
  旺村 村庄由来明朝年间,崔姓兄弟由四川迁此建村,地名普查时因本地水源充足,预示财源旺盛,后简称旺村。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东二公里,耕地面积1246亩,居民286户,946人。经济状况该村水利资源丰富,浇灌条件良好,具有悠久的蔬菜和大姜种植习惯,并重点发展第三产业,1995年以来,发展个体工商户140余户,形成以运输、建筑、维修、医疗为主要特色的经济结构,从业460余人,2005年全村经注总收入
1420、南盛村
  南盛村村庄由来明成化十六年间,盛姓由四川迁来建村,取名盛家村。1948年以河为界分为两个村,因居河南岸,冠加南字故取名南盛家。该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位于店盛路顶端,双山水库北,东邻北盛村耕地,西邻苏村,南邻棘子嶂村,北靠北盛家村。耕地面积826亩,居民188户,57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葡萄种植业和葡萄保鲜业为重点。自1986年以来,先后种植葡萄800亩,保鲜库32座,可以储存120吨,直接增加收
1421、高家寨村
  高家寨村 村民由来元朝王姓在此居住,村名王家营,清嘉靖年间,高百元从昌邑县高家柳疃迁入,因人丁日盛,故王家营易名高家寨。政区人口村庄位于昌里西2公里,公路从村北通过块状聚落,全村耕地面积3610亩,村民460户,1445人。经济状况本村以建筑业、运输业为主,有建筑队2个,运输拖拉机50余辆、批发部、各种门市部8家。从业人数200余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700万元,人均所得5100元,其中工业
1422、店子村
  店子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二年,郭姓人由莱州市迁来居住称谓郭家庄。明朝末年,北京孙氏兄弟两陆续南下来此谋生,开设饭店,生意脸兴隆,后不断有人来此居住,由于经营饭店,酒馆数多,后郭家庄改称店子村。村庄人口位于青沙路西,镇政府南,西邻石家疃村,耕地面积1100亩,村民267户,893人。经济状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畜牧业生产,2005年全村牧业收入870万元,运输业收入70万元,建筑业收入70万元,服务业收
1423、盘古庄村
  盘古庄村 村庄由来明初年间,由四川省姓庞迁来建村,以取名庞古庄,后来姓庞绝后,姓于、王两姓由文登县大水泊迁入落户,取名为盘古庄,沿至如今。村庄人口盘古庄村位于淄阳河北岸,北于大泽山相邻,西于南国家埠村相邻,东至西南随相邻,全村人口1120人,367户,耕地面积1920亩。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姜、果品,个体客运货运车10多辆,发展人体肉食加工业户、商饮业、服务业12
1424、许家村
  许家村村庄由来明宣德五年前姓建材,取名荆许庄;后许姓迁入,因人丁日盛改名许家。许家村主街道 政区人口许家位于政府驻地三城路东侧,现有面粉加工厂,汽车修配厂等耕地面积1397亩,全村385户,共1314人。经济状况1986年以来,企业面粉厂和汽车修配厂,固定资产15万元,餐饮服务8户、从业人员20名。2005‘年,经济收入5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930元。其中租赁楼房费10万元,窑厂23万元,餐饮服
1425、石桥沟西村
  石桥沟西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83119267。
1426、马家村
  马家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三年,马世全由四川迁此建村,以姓取名马家疃,地名普查时后简称马家村。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三山岛—城阳公路西侧,耕地面积916亩,居民268户,846人。经济状况该村委会在镇政府驻地的优势重点发展第三产业,1995年以来,发展个体木材销售业10户,拖拉机运输户50户,餐饮服务户29户,从业200余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2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000元。区位优势位于交通要
1427、南马湾崖村
  南马湾崖村 村庄由来明永乐年间,王氏由西南张家东迁,路过本村,途中在东北角一湾塘饮马,饮马时发现多一匹马,后在此定居取名马湾崖,后清朝咸丰年间发洪水将冲为两村,取南马湾崖,又称南崖。政区人口位于店子镇驻地西南部,东邻三城路,西邻东棉柳村,南邻茅草屯村,北邻店张路,耕地面积480亩,现有户数48户,人口158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拥有500余头养猪场一个,5000只肉鸡养殖
1428、艾家屯村
  艾家屯村 村庄由来明朝年间,艾氏兄弟由四川迁到此地定居,后以姓取村名称艾家屯。政区人口本村东邻沟西,西邻巡寨村,南邻黄家村,居民400余户,人口1324人。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为主,以种植棉花、植树养蚕为主要经济支柱。社会事业2005年本村80%的村民安装上了有线电视,固定电话350部,2006年按上镇供自来水,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
1429、东南随村
  东南随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王氏由云南鸦尔池湾迁来,取村名东南随村。政区人口位于平柞路北,天柱山南,耕地面积1050亩,居民225户,67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大姜、管理果园为经济发展的重点,2000年以来,先后建起三处大姜洗姜厂,年加工出口大姜300万吨,2002年建起了石料加工厂一处,从业人员15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5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800元。社会事业2006年4月份,村委
1430、薛家村
  薛家村 村庄由来明末清初年间,薛氏到此定居,取村名薛家村。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东北5华里,三城路以东4华里。东邻官道姜家村,西靠西崔家村,南连旺村,2006年底止,耕地面积661亩,90户,人口320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业,重点是果品生产为经济收入。2005年经济总收入46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300元,其中外出劳务、服务业收入50万元,从业70人,固定资产300万元。社会事业2005年投资5万
1431、前王家村
  前王家村 村庄由来明朝初期亲王一家人,由四川地移民迁入本地定居,取名前王家。政区人口村北耿家村,村东刘家村,耕地面积407亩,135户,406口人。经济状况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期间外出打工,2005年人均收入4700元。社会事业2002年投资8万元为村民上自来水,新上有线电视达70%,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96%。
1432、侯家村
  侯家村 村庄由来清朝初年,始祖侯吉照由万家集迁来此地,以姓取名,故命名侯家村。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西北部1公里处,耕地面积1037亩,居民户数185户,全村总人口554人。经济状况该村自2003年以来大力发展养殖业,截止目前,先后建养殖大棚28个(鸡、鸭、蚕),年纯收入达60万元,人均增收1100元,近年来该村着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发展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今年投资20余万元,新上一条农灌线,
1433、高古庄村
  高古庄村 村庄由来王家三兄弟自明朝洪武四年(1370年)由四川大槐树村被官府强制迁入山东,1375年因县衙门重修并扩建强制迁入王家栏子。永乐五年1408王虎又搬迁至北盛村西头住下。万历四年1577年王松因喜所高古庄田地便宜,迁成入此高古庄村原有蒋、迟、吕三户人居住,因地势较高,后有一埠取名高古庄至今。政区人口位于平度城北15公里,店子镇政府驻地5公里,天柱山脚下,双山河畔,风景秀丽,空气益人,东邻
1434、西宋格庄村
  西宋格庄村 村名由来因宋姓先来立村,故名宋格庄,因位于云山宋格庄西边,所以定名为西宋格庄。西宋戈庄村经济林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山旺村;西靠园艺厂;南与河北村接壤;北与公家村接界。全村耕地182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0亩。全村213户,总人口684人。经济状况资源优势:石料资源400亩,荒山2500亩,林果400亩,产量80万斤,粮食800亩,产量64万斤,油料624亩,产量37万斤。
1435、赵庄村
  赵庄村 村名由来赵庄村东有一小山丘,因秦王东征时程咬金在此招兵买马,立村名“招军岭”,逐步演变为赵庄村。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古岘镇;西靠马项庄;南与麻兰镇接壤;北与杨兰埠接界。全村耕地269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400亩。全村325户,总人口1080人。经济状况(1)资源优势:有大量石灰石资源。(2)个体业户7户;从业人员7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7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043万元;
1436、山旺村
  山旺村 村名由来由王姓人立村,又因村后有山,故村名山前王,后为祈求村庄兴旺,改称山旺。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铁岭庄;西靠西宋;南与柳杭接壤;北与新官庄接届。全村耕地1300亩。全村159户,总人口540人。经济状况资源优势:有丰富的水资源,现有面积150余亩,储量80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一座,可自流灌农田400余亩;粮食播种面积1000余亩,总产430吨;花生面积430亩,总产120吨;优质苹
1437、北王格庄村
  北王格庄村 村名由来立村时,村内大部分为王姓,故名为王哥庄,后改名为北王格庄村。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王埠;西靠尹府水库;南与郜上接壤;北与尹府接界。全村耕地1300亩;荒山与宜林滩地4000亩。全村305户,总人口1009人。经济状况(1)资源优势:我村有平度第二大山云山,山有云山观庙宇,占地面积40亩,整个山面积3000余亩,东与两目山相接,近靠平度第一大水库尹府水库。(2)个体业户3
1438、南柳行村
  南柳行村 村名由来村前小河两岸柳树成行,故名柳行村,后改名为南柳行村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前营村;西靠赵家庄村;南与河北村接壤;北与铁岭庄村接界。全村耕地105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80亩。全村110户,总人口350人。经济状况(1)资源优势:粮食400亩,油料450亩,林果资源204亩。(2)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57.4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5万元;其中
1439、后营村
  后营村 村名由来隋末秦王李世民东征在此驻扎,分前后两个营盘,该村立村时在后营处,因此取名后营。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镇村路;西靠镇村路;南与前营村接壤;北与804省道接界。全村耕地2547亩;荒山与滩宜林地70亩。全村328户,总人口1132人。经济状况(1)资源优势:有铁矿。(2)个体业户1户;从业人员3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419.7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244.14万元; “
1440、杨兰埠村
  杨兰埠村 政区人口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凤凰岭;西靠前营;南与赵庄接壤;北与前曲接界。全村耕地1097亩;荒山与滩宜 经济状况(1)资源优势:本村有荒山130亩,果园面积400余亩,其中苹果栽植面积240亩,大樱桃面积110亩,桃、板栗等40多亩。 (2)个体业户35户;从业人员7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5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