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6]
201、两河口镇
  两河口镇,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城以北,位置东经102°32,北纬30°28,面积为1035k㎡,有牧草56.3万余亩,是属全县占地面积、牧草面积和林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距县城70km,海拔3060m,全镇辖8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另加一个国营牧场,人口4720余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6997亩,粮食总产量124万公斤。牲畜存栏17000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84.8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361.
202、柯河乡
  阿坝县辖乡。1959年置柯河乡,1975年改柯河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46公里。面积765平方公里,人口0.1万。阿壤(塘)公路过境。辖色日、茸昆、尼木达、伊俄4个村委会。林业、牧业和农业都占一定的比重,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森林以云杉为主,麻尔曲(河)蕴藏沙金。.
203、红星镇
  若尔盖县辖乡。1958年置热当坝乡,1965年改公社,1968年更名红星公社。1983年置红星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北与甘肃省毗邻,距县城61公里。面积602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塔洼、塔玛、折勿、冻卡、甲戈、河它、康萨、扎窝8个村委会。以畜牧业为主。.
204、达扎寺镇
  达扎寺镇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镇。达扎寺镇位于若尔盖县中部,地处班佑(热曲)河下游北岸,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东临班佑乡,西面与唐克乡、辖曼乡接壤,北面与阿西乡接壤,南接红原县。达扎寺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该镇辖属三个行政村(红光村、向东村、岭嘎村),两个社区居委会(商业街社区、曙光街社区),牧业人口1539人,非农业人口居民6224人,城镇辖88个机关企
205、查尔玛乡
  查尔玛乡位于四川阿坝红原县。下辖:513233203201 210 达尔龙村 513233203202 210 什龙村 513233203203 210 牧业村
206、上杜柯乡
  壤塘县辖乡。1960年建杜柯区,1966年改上游公社,1981年更名上杜柯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26.5公里。面积843.8平方公里,人口0.3万。岗上公路过境。辖西穷、鱼托、吾克基、吉拉、日科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蚕豆、马玲薯。牧业以牛、马、羊为主。.
207、尕多乡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尕多乡,1962年与热不卡乡并为尕热乡,1966年与南木达乡合并改东风公社,1972年尕热乡析出,1981年更名尕多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0.4公里。面积313.2平方公里,人口0.3万。南上公路过境。辖热不卡、求塘、昔郎、曼木达、切洛玛、尕多、刑木达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蚕豆、马玲薯为主。牧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208、耿达镇
  汶川县辖镇。处于卧龙自然保护区,1958年成立耿达公社,1980年置耿达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841.7平方公里,人口0.2万。映(秀)小(金)公路过境。辖耿达、幸福、龙谭3个村委会。境内以水能资源为优势,兴修了数座水电站。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羊及家禽为主。境内有省映秀湾二、三级电站。.
209、桃坪镇
  理县辖乡。民国为桃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桃坪羌族乡,1988年复名桃坪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9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317线过境。辖桃坪、佳山、古城、东山、曾头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金刚砂加工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
210、土门镇
  茂县辖乡。1952年置土门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3公里。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0.4万。茂(县)北(川)公路过境。辖新村、-、马家、建设、羊坪、万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是县粮食和肉食供应地之一。境内有建于同治13年的“三元桥”。.
211、进安镇
  松潘县辖镇,县府驻地。1959年置进安镇,1970年并入进安乡,1973年复置进安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0.8万。国道213线绕城而过。辖岷山一、岷山二、中江一、中江二、南街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有商贸业、饮食服务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等。松潘古城,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12、永和乡
  永和乡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城东北角,东南北三面与甘肃省文县、舟曲县相接,西与安乐乡相接,甲勿梁相隔,幅员面积44.13km2,海拔1,650m,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乡政府驻地中心磨河坝,距县城70km,辖7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
213、勿角镇
  勿角镇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岷山山系北段,九寨沟县东南部,东西长约37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素有九寨沟县“九寨南门、㑇舞故里、熊猫之乡”的美誉,东接本县草地、郭元二乡;西与漳扎镇相接;南与绵阳市平武县及甘肃省(文县)接壤(紧邻本省平武县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与本县双河镇交接,紧靠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处于大熊猫保护的核心地带,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四川勿角
214、芦花镇
  黑水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置芦花镇,1992年泽盖乡、芦花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 271平方公里,人口0.6万。黑(水)茂(县)公路、黑(水)壤(口)公路起点。辖泽盖、热拉、谷汝、二古鲁、三打古、四美、沙板沟、查日阿、罗坝街、卓格都、德石窝、铁别、日多13个村委会和西街、南街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建筑材料、酿酒、粮食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等
215、麦崩乡
  康定县辖乡。1952年置麦崩乡,1966年改红星公社,1975年更名麦崩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7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为舍、日央、高悟、敏千、磨子沟、昌昌、瓜达沟、厂马、含泥、下火地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黄豆。牧业多为牛、马、羊、猪,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
216、普沙绒乡
  康定县辖乡。1956年置普沙绒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63公里。面积650.5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宜代、冰古、长草坪、苦西绒、火山、普沙绒一、普沙城二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
217、冷碛镇
  泸定县辖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6年置冷碛乡,1958年杵坭乡并入改二郎山公社,1962年杵坭乡析出改冷碛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137.8平方公里,人口0.9万。泸石公路和川藏公路过境。辖木瓜沟、桐子林、扒湾、黑沟、和平、团结、甘露寺7个村委会和冷碛街1个居委会,有以石材、水泥、燃料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
218、田坝镇
  田坝位于甘洛县西北部,田坝河中游,距县城1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区地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玉米、小麦、水稻。  田坝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镇,纺织传统悠久。田坝原是彝族住地,彝名毛日阿嘎,意思是毛日姓的地方。清光绪时《越西厅志》中有“马日杠”名。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汉族逐渐迁入,形成聚落、街市,民国时已成规模。1939年建西康省时田坝是西
219、小金彝族乡
  九龙县辖乡。1957年置小金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更名小金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7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小金、碉房、洋桥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牧业以养羊为重。.
220、朵洛彝族乡
  九龙县辖乡。1957年置朵洛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更名朵洛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曲窝、么儿山、船板沟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
221、丹东乡
  丹巴县辖乡。旧属丹东土司领地,1941年置丹东乡,1957年析出边尔乡,1966年改东风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0.1万。通公路。辖丹东、二道桥、莫斯卡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牧业以牛、羊为重。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本地野生繁衍的旱獭较为出名。.
222、梭坡乡
  丹巴县辖乡。旧属明正土司辖,1941年置梭坡乡,1960年属大波河公社,1966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78年再更名梭坡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18.8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东风、贡布、弄中、莫洛、呷拉、送达、左比、八梭、纳依、泽周、泽周二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石榴等。境内的大寨、大坪等村寨的古堡古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
223、牙衣河乡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牙衣河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0公里。面积562.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牙衣河、木恩、江中堂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青稞、小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桃子等。牧业以牛、羊为重。.
224、八衣绒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康定明正土司张果、宜马两土百户管辖。1958年置八衣绒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面积418.9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鲁日、鲁柯、茨马绒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青稞、小麦、马铃薯,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桃等。.
225、鲜水镇
  道孚县辖镇。县府驻地。1955年置城关乡。1960年改城关公社,1980年更名鲜水公社,1984年置鲜水乡,1985年建镇。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9万。川藏公路、雅(江)道(孚)公路,道(孚)玉(科)公路在境内交汇。辖东门一、东门二、团结一、团结二、足湾、胜利一、胜利二、子龙、扎日、冷冷、一格、前进一、前进二、鲁都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土特产有苹果、虫草、贝母、鹿茸等。
226、麻孜乡
  道孚县辖乡。1956年置麻孜乡,1960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0.3万。川藏公路过境。辖菜子坡、吾斯尼、沟普、意格、崩龙、功龙、韩家沟、小各卡、油龙、洛尔瓦、特尔瓦、德尔瓦、居日、牧业、吾卡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马铃薯。.
227、泥巴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为朱倭、章谷土司管辖,1956年置泥巴乡,196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45.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次郎、乃衣、呷四季、古西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境内有獐、鹿等野生动物和大黄、虫草、羌活等中药材。.
228、充古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朱倭安抚司和觉日寺庙管辖。1956年置充古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7国道过境。辖卡莎、进达、充古、德衣、阿都、贡如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境内石棺葬墓群,属战国西汉之间古羌人葬墓。.
229、更知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朱倭和更大土司管辖。1956年置更知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579.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觉日、更达一、更达二、知日马一、知日马二、知日马三6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境内有鹿、獐、岩羊等野生动物和贝母、虫草等中药材。.
230、卡娘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朱倭土司管辖。1959年置卡娘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0.1万人。辖卡娘、德瓦、吉扎、降达4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区。境内有虫草、贝母、党参等名贵药材和獐、鹿、猴等珍贵动物。.
231、宗塔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瓦西部落管辖,1960年置宗塔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5公里。面积201.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江巴、甲中、塔瓦、色柯马4个村委会。属纯牧业乡,产酥油、奶渣,牛、羊皮毛、肉等畜产品。境内有贝母、虫草、羌活、大黄等药材和獐、鹿等珍贵动物。.
232、宗麦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瓦西、格郎马部落。1960年置宗麦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3公里。面积760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绒沙马、阿吾、本学、然育、呷麦、三果6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产酥油、肉、牛羊皮毛等畜产品。境内有贝母等药材和獐、鹿等珍贵动物。.
233、下罗柯马乡
  炉霍县辖乡。解放前属更批罗柯马土司管辖,1960年置下罗柯马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784.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马庆瓦、日阿塔、阿色瓦、甲色瓦、贡塔马5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产酥油、肉、牛皮毛等。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有虫草、贝母等中药材和獐、鹿等动物。.
234、来马镇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霍尔阿都土司辖地。1956年置朱倭、鲁须、阿都、纳洼四个乡,1960年将四乡合并改朱倭公社。1978年更名来马公社,1983年置来马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673.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来马、格通、纳洼、叶早、康珠、冷达、阿色一、阿色二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豌豆、蚕豆。境内花岗岩是甘孜县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境内有佛教圣地日普神山。
235、昔色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昔色乡,1959年青沙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243.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青沙、阿然隆、昔色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豆类。.
236、温波镇
  温波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温波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温波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北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城135公里。面积621.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俄马弟、日玛、阿沙、阿加、空达、翁见6个村委会。  温波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知母、贝母、大黄、羌活等名贵药材。
237、正科乡
  正科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8年置正科乡。  正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2公里。西南与西藏自治区隔金沙江相望。面积629.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正科、许巴、曲德、更生、普巴、钟青、生巴、娘巴、下拉、正通、甲松、然足、更萨13个村委会。  正科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
238、岳巴乡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下麦宿乡,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岳巴公社,1984年置岳巴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7公里。面积420.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日炯、岳巴寨、阿木拉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元根。境内手工业制作的酥油盒远销西藏、青海等地。森林资源丰富,以冷杉、云杉、高山柏、白桦等为主。.
239、八邦乡
  德格县辖乡。民国年间置八乌乡,1959年更名八邦乡,1975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559.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曲池西、然青隆、上八乌、下八乌、梅林、白卡6个村委会。八乌虫草驰名中外,八乌牛肉以其肉厚、鲜嫩、味美而闻名。境内八帮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主要寺庙。.
240、白垭乡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白垭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亚西、阿池、日火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等。手工业产品有土陶、金银珠宝装饰品、铁质银鞘短剑,小刀、牛马驮鞍等,远销青海、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