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34]
1321、魏家坡村
  魏家坡村基本情况新店镇魏家坡村位于县城南16公里,镇政府南侧,208国道、太焦铁路、省东长线并行穿村而过。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58户,545口人,其中党员35人,耕地16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5059元。魏家坡村2010年以来建有设施蔬菜大棚94座,共占地285亩,带动50户160余人增收。组织大棚种植培训60余次,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种植技术。同时实现了自来水、街巷硬化工程全覆盖,健身广场,
1322、南池村
  南池村基本情况新店镇南池村位于新店镇西,距离镇政府5公里处,白玉河穿村而过。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30户,840口人,其中党员41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4584元,耕地2364亩,农民致富主要以肉鸡养殖、设施蔬菜种植和密植玉米种植为主。2011年建有暖棚46座,目前长势喜人,已带动30余户,170余人增收。2012年在二神口建有生态庄园1处,目前已基本完工,肉鸡养殖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南池村农民
1323、东庄村
  东庄村基本情况新店镇东庄村位于县城南14公里,镇政府北侧,208国道、太焦铁路、省东长线并行穿村而过。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26户,433口人,其中党员34人,耕地1106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5048元,农民增收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密植玉米种植为主。东庄村建有加油站一处,村内环境优美,实现了自来水、街巷硬化工程全覆盖,村级活动场所建有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路灯的安装4公里,
1324、罗卜港村
  全村人口468人,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8亩,党员17人,全村主导产业:种植业,沁州黄谷子600多亩/年,经济林:核桃为主;养殖业:猪存栏400多头,羊300只。
1325、景村村
  漳源镇景村有52户,238口人,耕地面积345亩,其中农作物面积2038亩,种植核桃经济林面积200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5万元,人均纯收入2910元,景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水泥路、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农村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今年新建一所村级活动场所。支部、村委、班子坚强团结,战斗力强,有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1326、南园村
  南园位于沁县城北,漳源镇南七公里处,208国道穿村而过,漳河水绕村而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全村共578口人,160户,1050亩耕地,23名党员,分4个党小组,村内巷道硬化,村民都吃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齐全,经济作物发展初具规模。南园支村两委准备在2011年发展500亩大棚蔬菜。
1327、安家岭村
  安家岭简介:安家岭村位于漳源镇以北三公里,安家岭村有90户,270人,共有党员19人,有一个党小组,干部有5人。耕地面积500余亩,主要产业以玉米为主,有经济林30余亩,主要是红果、核桃,人均收入2000元。
1328、乔村村
  漳源镇乔村位于镇政府往东南8公里处,全村176户,564口人,其中男289人,女275人;劳力380人,其中男劳力260,女劳力120;耕地面积1876亩,党员29人,基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1人;土地平坦,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沁州黄。
1329、漳河村
  漳河村概况漳河村因浊漳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建有漳河神庙,传八仙之一张果老在此涵体成性,得到成仙。漳河村位于沁县城西北部,西距沁县城15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59亩,林地面积700亩,荒山荒坡面积1700亩,127户,38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49户,57人,属于鳏寡的30人。无劳动能力45人,劳动能力235人,在外打工62人。低保户18户,31人,五保护2户,2人,全村共有党员2
1330、固亦村
  固亦村概况漳源镇固亦村,有60户,246口人,耕地面积496余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100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人均纯收入2900元,固亦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管道已铺设完工。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农村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今年准备新建一所党员活动室,支部、村委班子坚强团结,战斗力强,有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1331、白家滩村
  白家滩村基本情况白家滩村位于沁源县中峪乡东南部,共计86户,276口人,耕地总面积651.3亩,林地总面积4326.16亩,既是我省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也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同时又是我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典范村。2010年,在白家滩村两委班子的有力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紧密配合下,白家滩村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白家滩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纯农业劳动力人口14
1332、南峪村
  南峪村基本情况南峪村地处沁源县西南部,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农业户120户,人口419人,耕地面积约655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多数以种植农作物为经济主要来源,基础比较薄弱。全村党员24名。团结奋进的支、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六大战略,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建设民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
1333、渣滩村
  渣滩村简介作者:王俊秀一、基渣滩村情(一)地理方位渣滩村位于中峪乡西北部,距中峪乡政府1.8公里。(二)村情概述全村185户,490口人,29名党员,支村两委成员5名。耕地面积1100亩,有男女劳工251人,四个村民小组,渣滩村有养殖合作社一个,种植合作社2个,特别是2013年成立的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支部书记牵头,51户农户参加,种植连翘1200亩,解决了百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2013年人均
1334、周家沟村
  周家沟村位于法中乡西南方向,全村辖区面积共10032.8亩。所辖自然村共3个,分别为沙湾子村,南沟,东沟。全村总人口数为125人,44户,劳动力30人,外出打工人口3人。全村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76人,教师14人。五小企业共1个,两委干部5人。全村共有党员9人,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1个。全村设人口学校一所。全村连续7年无治安刑事案件,无重点人口。全村总面积10032.8亩,其中,耕地面积2382亩
1335、桑凹村
  桑凹村基本情况简介桑凹村地处法中乡东北部。全村共有131户,396口人,有5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4名,初中文化12名,小学文化7名,党员平均年龄46岁。共有耕地面积980余亩,林地面积2600余亩,桑凹村以粮食生产为主,盛产优质玉米和无公害绿色谷子、大豆,是我县典型的纯农业区。由于桑凹村地处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桑凹村村级组活动场所1984年5月份开始修建,
1336、董家村
  董家村基本情况董家村处法中乡北部青龙沟流域,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共170户,732口人,耕地面积1244亩。以玉米为主导产业,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近年来,一、村委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结合上级相关政策加大了经济作物的面积,党员带头,种植药材100亩,生贵式移动大棚20亩,小杂粮150亩。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注册了一家经济合作社。二、硬化街巷,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董家村上实施村内街巷硬化。该工程旨
1337、寨上村
  寨上村基本情况寨上村位于程卫线中段,与富村、石台紧邻,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358人,分为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22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中大部分人姓邱,很多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中主干道为柏油路。寨上村是个农业村,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等粮食作物,还有许多村民在自己家附近开辟一小块菜地,种一些蔬菜,虽然数量有限,但是村民们花了很多功夫在上面,所以在蔬菜价格昂贵的冬季
1338、上务头村
  上务头村简介上务头村位于韩洪乡东北方,是韩洪乡比较偏远的一个行政村,距韩洪乡10公里,四面环山,北接郭道镇,南临下务头村。全村112户,434口人,其中常驻人口只有100多口,耕地总面积632.2亩,其中农作物面积610.4亩,林地总面积8000多亩,正待整治煤矿一个。上务头村主导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附带养殖业,其中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子、豆子、马铃薯、油葵等为主,养殖业以山羊放养为为主,丰富的山地
1339、奠基村
  奠基村概况奠基村位于沁源县韩洪乡西部,全村有好模望、奠基、新建3个自然村,分为3个村民组,共有120户,480口人,耕地面积540亩,森林面积8700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2011年以来,奠基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创建小康村为抓手、以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已任,抓好各项社会事业。一是抓好全村沿线道路建设。全村沿线道路总长大约520米,其中:新建村220米,奠基村200米,好模望村
1340、鱼儿泉村
  鱼儿泉村基本情况鱼儿泉村位于韩洪乡西部,紧挨仁道村、旭河村、红窑上村,共两个村落,鱼儿泉村为行政村,另辖1个自然村(磨扇坪村)。全村114户,420口人,耕地面积1510亩,农作物面积1500亩,森林面积7400亩,本行政村辖村居民小组2个,现在人口112户417人,其中常驻人口90户310人。主要农产品包括马铃薯、白萝卜、谷子、甜面瓜,村内资源有氟镁石、钛矿、石灰石、白云石。鱼儿泉村注重工程措施
1341、汝家庄村
  汝家庄村情况简介汝家庄位于沁源县城东北部,全村143户,人口610人,无工矿企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人均收入1800元,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全村现有党员24人,其中有女党员2人,村民代表15人,共分为2个党小组。2007至2009三年间,根据县、乡党委的要求,汝家庄村对党建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总投资3万余元,并购置了办公桌椅和档案柜,更新了版面,硬化了党建办公室大院350多平方米,为广大党员学
1342、争胜村
  争胜村争胜村位于官滩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华里,人口217人,党员10名。争胜村因北侧山似骆驼驼峰,得名骆驼村,1952至1953年改名至今。争胜村有一个自然村——应家庄,7户,21口人。抗日战争时期有6人参军,参加过沁源围困战。村里有一山神庙,每年大年初一、二月二去山上山神庙烧香拜服祈福。崔玉亭,大概89十岁,曾任陕西省水利厅厅长。土改时任水明,曾任贵州省委书记。村里有大学生没有,高中生10多
1343、贾庄村
  贾庄村简介贾庄村位于官滩乡西北部,西与景凤乡汝家庄、北与赤石桥乡师庄村毗邻,具有明显的交通便利和区域发展优势。全村共98户322口人,耕地面积568亩,户均8亩,充足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为贾庄村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
1344、青杨湾村
  青杨湾村基本情况和概述一、基本情况青杨湾村位于沁源县赤石桥乡东南2公里处,全村206户,721口人,现有常住人口380人,男劳力数150人,女劳力数100人,外出务工数130人,学生数30人,幼儿数16人。人均收入2700元,耕地面积1094亩,森林面积12000亩,荒坡3200余亩。两委班子共6人,支委3人,村委5人,其中有2人交叉任职,全村有党员40名,平均年龄49岁,全村有550只羊,20头
1345、桃园村
  桃园村基本情况概述一、基本情况:桃园村位于赤石桥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是全乡最北面的一个行政村,与平遥最南端的南岭底村搭界。在村户数88户,在村人口240人,常住人口80余口,学生数20人,幼儿数9人,男劳力数61余人,女劳力数50余人,外出务工数100人,人均收入2500元,耕地面积564亩,森林面积6700余亩。大牲畜20头,羊1500余只,鸡400余只,农业合作社2个(小杂粮1个,
1346、庄儿上村
  庄儿上村基本情况概述一、基本情况:庄儿上村位于赤石桥乡东北部10公里处,全村110户,410口人,在村人口不足150人,在村户数80余户,耕地面积490亩,森林面积9000余亩,主要以农业为主,有劳动力180人,其中男劳力110人,女劳动力70人,学生数25余人,幼儿数8人,外出务工数80余人,大牲畜20头,羊600余只,其中在村人口50岁以上和病人、残疾人30余人,以玉米、土豆为主导产业。两委班
1347、长征村
  长征村基本情况交口乡长征村位于沁源县汾屯线上,全村总户数114户、484口人;村支部共有党员17人,预备党员1人;支部为三人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人,支委2人、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村委设有:主任1人、副主任1人、村委委员1人,村民代表3人.近年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单位”,“红旗单位”,“市级平安村”等荣誉称号。二O一O年度长征村新建村级卫生所,办
1348、马泉村
  马泉村基本情况交口乡马泉村位于沁源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全村总户数107户、360口人,总劳力135人,其中:男劳力82人,女劳人53人;全村共有耕地466.1亩,林地15600亩,人均占有林地43.3亩。村支部共有党员13人,预备党员1人;支部为三人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人,支委2人、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村委设有:主任1人、副主任1人、村委委员1人,村民代表5人。近年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获得
1349、龙泉村
  龙泉村基本情况交口乡龙泉村位于沁源县西南部距县城17.5公里,全村总户数85户、294口人;全村共有耕地455.4亩,林地18615亩,人均占有林地60余亩。村支部共有党员10人,预备党员1人;支部为三人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人,支委2人、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村委设有:主任1人、副主任1人、村委委员1人,村民代表3人.近年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单位
1350、侯壁村
  侯壁村简介交口乡侯壁村位于沁源北部,距交口乡7公里处,全村占地面积130亩,有127户,人口484口人,其中劳力262人,转移劳动力67人,耕地面积788亩,均为粮食耕地。2007年村总收入80万元,其中主导产业收入30万元,集体收入2.7万元,人均收入为1670元,侯壁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天蓝水净,空气新鲜,是典型的纯农区。近年来,侯壁村坚持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科学
1351、豆壁村
  豆壁村简介豆壁村位于王陶乡东部、汾屯线东2.4公里处,全村共有217户,669口人,党员22人。近年来,豆壁村支、村两委班子在王陶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及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00年投资16万元新建进村大桥;2001年投资47万元修建村村通水泥路2.4公里;2002年投资34万元修建学校12间二层教学楼;2003年投资5万元对文武庙进行全面维修;2006年投资32万元完成自
1352、上城艾村
  上城艾村位于王陶乡东部、汾屯线东北3.5公里处,全村占地4.5平方公里,共有50户,187口人,党员11人。支部班子3人,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班子3人,村委主任1名,副主任1人,村委委员1人;支村两委中有交叉任职,两委班子共4人。
1353、阳儿凤村
  阳儿凤村简介王陶乡阳儿凤村位于王陶乡的西北方,距王陶村10公里外。阳儿凤村是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阳儿凤、甘峪沟、北沟),近年来走的走,搬的搬。现在北沟村已没有了人,甘峪沟也只剩一人,全行政村在册户65户,167口人,其中男89人,女78人,耕地面积278亩,林地面积8756亩。牲畜:牛18头,羊300余只,鸡200余只。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5户,其中养牛2个,养羊3个。基础实施:2000年引
1354、花坡村
  花坡村概况花坡村位于沁源县王陶乡西南部,距汾屯公路23公里。现有38户,114口人,是一个以农牧为主的行政村。现有耕地522.6亩,牲畜1000头,有农村专业合作社2个,全村总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2230元。由于村中土地贫瘠,村民仅靠种地难以维持生存,大部分功动力是靠外出务工为主。花坡村支、村两委班子正在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一事一议,有事就商量,共同出谋划策,建设新农村。积极响
1355、百草村
  百草村位于沁源县北部的王陶乡,距乡政府驻地约4.5公里,距离县城70公里,省道汾(阳)屯(留)公路从村西部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有212户,718口人,年人均收入约2000余元。
1356、王凤村
  王凤村简介王凤村位于沁源县王和镇东南部。全村有现有295户,总人口1163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农作物主要有土豆、玉米、大豆、谷类等小杂粮。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新实惠。一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建立新型医疗配置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解决村民看病贵的新路子,村民看病除合作医疗报销外的按50—70%给予报销
1357、古寨村
  古寨村简介王和镇古寨村位于镇南端5公里处,全村共480户,1700口人,共有党员50人,设四个党小组,2007年以来,古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以社会主诡谲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村细胞质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创新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先后投资427万元,新建了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的活动场所为古寨村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3600平
1358、前军家沟村
  前军家沟村位于王和镇政府东南方向4公里,距汾屯路东1公里处,全村106户,共320口人,其中党员13名,男劳力86名,女劳力73名,总耕地面积550亩,企业为三村联办煤矿(新业煤业有限公司)。
1359、贾郭村
  贾郭村位于王和镇5公里处,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0亩,全村总人口710口人,230户。这里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党员18人,支村两委共有7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5人,村民代表16人,村集体收入330000余元,人均收入5400余元,贾郭村境内驻村企业有山西地宝煤业有限公司,可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300多人。
1360、郡家沟村
  郡家沟村简介基本情况郡家沟村是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之一。全村73户,304口人,下辖两个自然村,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444.4亩,属纯农业村。人均收入6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