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46]
901、温池村
  牛村镇温池村位于县城7公里处,全村321户,900余口人,耕地1050亩,总面积6平方公里。2010年度工农业总收入7000万元,人均收入6120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下资源丰富。2007年、2008年、2009年被盂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红旗村”;2008年、2010年被阳泉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阳泉市命名为首批“星级文化室”;2003年命名为省级“体育先进村”;20
902、后元吉村
  后元吉村位于牛村镇西1.5公里,有310户,人口1250人,耕地1722亩。
903、南下庄村
  牛村镇南下庄村位于盂县以东,牛村镇以东七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下庄村矿产资源丰富,居民以种植业为生,全村有380口人,耕地面积960亩,全村面积4000亩。
904、河东村
  牛村镇河东村位于盂县城东部15公里,牛村镇政府以南5公里,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全村现有总人口223人,共有70户。现有参加低保对象7个,五保对象1个。村里的小学生在温池小学上学。生产方面:现有耕地面积380亩。全村以农业为主,大部分群众仍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矿产业以矾石开采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玉米.有一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村里的妇女大多无工作,有一定人群是作为闲余劳
905、井沟村
  牛村镇井沟村位于城东15公里处,耕地面积430亩,林地5000亩,全村居民74户、257口人,党员人数13人,其中女党员1名,党员领导干部3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名。2008年工农业总收入430万元,人均收入4342元,井沟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上无矿产,地下无资源。井沟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战略思想,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迎难而上
906、前元吉村
  前元吉村位于距县城7.5华里,是牛村镇西大门,阳盂高速路出口处,是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之一,位置重要,环境优雅,全村土地950余亩,人口近千人,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学校一座,卫生所一处。特别是这届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为民谋大事。投资近240万元进行了户户通水泥硬化街道工程;投资近180万元打700米深井一眼,彻底解决了人畜吃水难这一历史问题;投资近120万元新建舞台一座;投资近20万元恢复了农历二月十九古
907、西井村
  西井村位于县城东部24公里,路经孙交线,交通便利,距乡政府1公里,现有村民110户,297人,劳动力217人,总面积3000亩,耕地800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93元。2010年,西井村作为我乡重点推进村,把村容村貌的整治和村级阵地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来抓,为创建文明生态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8、后川村
  后川村位于县城东部25公里,路经孙交线,交通便利,距乡政府1公里,现有村民126户,390人,劳动力248人,总面积4413.2亩,耕地745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3元。
909、张家垴村
  张家垴村位于盂县路家村镇东南部,盂阳公路以东,距镇政府约8公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地形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全村耕地面积320余亩,现有居民户83户、211口人,人均耕地1.2亩左右,村中主要种植玉米、养殖猪,村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张家垴村以张氏立村,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抗战时期,曾发生过震惊全县的“张家垴惨案”。建国后,张家垴村人民战天斗地,成为显誉晋中地区的“十二杆红
910、闫家沟村
  闫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镇政府约1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294户,780人口,耕地面积103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2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00万元,人均收入7360元。做活产业兴村庄近几年来,闫家沟村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煤炭生产一直是闫家沟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闫家沟村村支“两委”统筹规划,对村办煤矿进行了全面改制。煤矿改制后,以安全生产为
911、石坡峪村
  石坡峪村位于盂县县城南方,此地距路家村镇政府驻地6公里,距县城13公里。石坡峪村现有村民64户,共135人。土地面积1700余亩,其中耕地230余亩。境内多荒地、荒坡,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多,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生,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近几年,在党和政府党关怀和号召下,以及在村里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石坡峪村积极转型发展,引进企业投资,号召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养
912、庄只上村
  庄只上村地处盂县东南,紧邻郊区,由上庄只、下庄只、后庄只三个自然村组建而成,现有人口420人,耕地403亩,林地94亩。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共有党员18人。近年来,村、支两委以强化资金管理为重点,认真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进一步强化了村内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机制;同时,党风廉政的开展又为“四议两公开”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走出了一条党风廉政建设与
913、杨家沟村
  杨家沟村位于路家村镇北部,“十里一条街”西侧,距镇政府1公里,距县城5.5公里,全村340户,1200多人,杨家沟村东临宽阔整洁的十里一条街和清澈秀丽的招山河,西倚雄伟壮观的红面山,北有我县最长的运煤专线从东至西从村边驶过,南临政府所在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丘陵起伏,气候宜人,是个纯农业村庄。杨家沟村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全村总面积为2808亩,其中耕地面积为843亩,林地面积为330亩,建筑总面
914、东杜村
  东杜村位于盂县路家村镇南面五公里处,毗邻西杜等村,在阳盂公路旁边,东杜村面积不大,东杜村现有209户,农户182户,非农户27户,人口530人,非农业人口37人,农业人口493人,人均耕地面积1.3亩,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年人均收入在4600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东杜村村委会设立在村子小学后,村党支部成员有付建瑞等三人,村委会委员共有村委会主任孙建军等三人,村委各项工作都有具体人员负
915、山北村
  山北村位于仙人乡东部4公里处,全村共有280户,总人口1000余人,党员28名(男24名,女4名),村民代表12名,现有耕地1900亩,人均收入3200元。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关于在全县农村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和乡党委的要求,山北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全面部署,扎实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山北村主要工作结合起来,选准切入点
916、垴上村
  垴上村位于盂县东部山区,距仙人乡政府约15公里。全村共有101户,348口人,其中党员21名(男18名、女3名)。耕地1022亩,林地65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2560元。全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后,垴上村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关于在全县农村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严格按照市、县、乡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工作要求组织安排。垴上村全
917、张庄村
  张庄村位于盂县城东部,隶属盂县仙人镇,于平定县交界出。张庄村是一个人口较多,面积较小,资源相对贫乏的行政村,现有125户,人口361人,耕地面积890亩,造林面积300亩,山地面积300亩。全村现有党员21人,村两委干部5人。几年来,张庄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文化建设为先导,农业建设为根本,努力成为全乡闻名的先进村、小康村。村中主干道路已硬化,;村民饮用水仍为自然供水;低压线路整改已经投
918、里山南村
  里山南村位于太行山脉,是仙人乡的一个行政村,邻近郊区,人口稀少,人均收入3000元,经济收入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现村有60户人家,160人口,可耕地600余亩,人均耕地两亩多,通国家人平均耕地持平,属于北温带干旱地带,全年干燥少雨,农作物一年一熟,年平均降雨400MM左右,无霜期占全年的1/3。
919、东会里村
  东会里村位于仙人乡西大门,距县城15公里,全村294户,人口736人,耕地1600多亩,其中农业耕地710多亩,大部分村民靠种地为生,平均人均收入为2500多元。近年来,依靠党的三农政策,村支两委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着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了核桃树种植,枣树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四议两公开”推行以来,东会里村从学习和宣传入手,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
920、七里峪村
  七里峪村地处仙人乡政府以东1公里,现有人口254户,630口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48.59亩,林地208.45亩,农村人均收入3000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