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4]
121、杨集村
  杨集村简介现杨集村为原杨集、前马寨、茹沟、杨楼等行政村合并而来,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东北部,全村19个自然庄,7160人,党员128名,面积9.6平方千米,耕地11200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的带领全体村民按照“二十字”方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合并后,该村设立了村党总支,通过“两推一选”选举出村“两委”,现有村干部9名。近年来,实用面积近3
122、刘楼村
  刘楼村归官庄坝镇管理,邻村有吴集村,朱李楼村,黄集村,张集村,人杰地灵,空气清新,友好好客,天蓝水清。主要农产品:透明包菜,南瓜,橘子,玉米。村内资源:赤铁矿,锰,石灰石 本村有10个自然村,6250人,党员160人,共有6个支部,特色支部1个,村民代表64人,专业协会3个,耕地面积6450亩,村两委干部8名人,村室建设面积265平方,产权属集体,人均收入3450元。 为了达到尽快发展设施农业,
123、徐楼村
  一、徐楼村基本情况官庄坝镇徐楼村位于砀城西北十公里处,村级规模调整后总人口为7460人,耕地面积为7379亩,人均收入4200元,有是十七个自然村组成,村设有1个党总支,9个分支部,1个特色支部,一个通和量具支部,一个企业支部,总支部共有党员187名,农业专业合作社支部正在筹办中,现有村干部9名,计生专干2名,其中2人本科文化程度,5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文化程度,平均年龄40岁以下,共有179
124、高寨村
  高寨村于砀山县葛集镇东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隔盘龙湖相望,为传统农业村。下辖4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人口5200人,其中党员85名。全村耕地面积6000余亩,人均 1亩3分,年人均收入5000元。 我村主导产业是酥梨、新品种套袋梨、红富士苹果、黄桃等,种植面积4500亩,是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我村有砀山县境内水域面积最大的盘龙湖,湖内进行水产养殖,取得一定经济收入。 高寨村紧紧围绕建设社
125、白腊园村
  白腊园村位于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北部,下辖14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人口7860人,其中党员190名。全村耕地面积13720亩,人均1.73亩,2008年人均收入7000元。主导产业是大棚油桃、红富士苹果、软籽石榴、银杏等,种植面积13000多亩,是全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油桃、银杏生产及销售集散地,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示范村、安徽省十佳生态村和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
126、土山村
  葛集镇土山行政村位于葛集镇的最南端,是镇政府的南大门。本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为我镇交通枢杻之地。本村拥有人口6600人,耕地面积约6500亩,其中酥梨面积2000亩,红富士苹果面积2000亩,大棚油桃面积1000亩,经济果面积银杏500亩,柿杏500亩。是闻名遐迩的水果之林。本村是由原李寨村土山村韩新庄三个自然村于2007年7月份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土山行政村。其组织机构建全,两委班子成员共有
127、熙可社区
  关帝庙镇熙可社区,位于砀城南4km处,S101道南北通过,X25道东西贯穿交汇于社区徐庙自然村西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区现有人口7870人,耕地7278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80亩。主导产业为黄桃、黄冠梨等。2008年,熙可社区与熙可食品(安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万亩黄桃基地,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黄桃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更多的农民分享
128、毛堂村
  毛堂村党组织班子协调团结,坚强有力,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经过创先争优活动的熏陶,健全了组织,制度充分完善,能够长期不懈地坚持总支会议,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并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动日开展的丰富多彩。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章和“五带头”、“五先锋”、“五模范”“五个强”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于人民,无私奉献,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
129、吕集村
  吕集村位于赵屯镇最北角,距砀城十公里,西临曹庄镇,北临官庄镇。全村共有人口4337人,土地面积4413亩,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村民主要产业以水果、庄稼为主。年产水果200万斤,成立一个以种植双孢菇为基地的合作社。共有党员91名,成立了一个特色支部,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先后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为民服务受理室,以及村两委成员坐班制,这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省了群众的时间,树立了村支部、村委
130、神湖社区
  神湖社区:于2014年8月成立,位于薛楼园区管委会驻地,距离砀山县城12.5公里,与河南省夏邑县接壤,东至大沙河、西至关帝庙汤庄、南与夏邑县韩道口镇范集为邻、北至关帝庙万庄,边界线3.5公里,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9600人,现有13个居民组、6个居住小区。
131、孙集村
  孙集村位于砀山县周寨镇的最北端,与江苏丰县王沟镇接壤。全村七个自然村,三十一个村民小组,6347人,耕地面积6785亩。一个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5人,村中以水果种植为主,主导产业油桃、黄桃,兼有养殖、粮食加工、水泥、板材加工等多种经营,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 2006年-2007年度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度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支部 2009年度被评为县五星
132、希望新村
  希望新村位于曹庄镇西北部,距镇中心约5公里,南靠310国道,查文红支教的魏庙小学坐落在此村。全村现有人口5686人,辖1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6000多亩,党员总数128名,下设7个支部,村两委干部7人。 主导产业以常规农业、外出劳务为主,养殖为辅。建成食用菌大棚20多座。规模化养鸡、养鸭专业户5家。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郑庄、卫庄等300户村民进行了住宿安置,不久的将来农民将住上崭新的楼房;空出
133、沟头村
  沟头村基本情况 沟头村位于新庄镇西南,距镇政府4.5公里,辖沟头寺、丁庄、李庄、王集、李新楼等5个自然村,人口3810人,耕地面积4475亩,村活动场所设在沟头自然村。党员135人,村两委7人,学校2座,教师27人,学生650人,卫生室两处,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全村小型企业两家,楼板场2个,瓦厂2个,村内道路畅通,沙石路四通八达。新建楼房700多座,自来水铺设到每一户村民家里,有线电视户户通。
134、唐元村
  唐元、杨楼、高庄村合并为唐元村; 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唐元村, 辖徐王楼村、唐元村、官庄村、大杨楼村、小杨楼村、高庄、孟庄、户庄、汪堤、杨庄1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4个,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5058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唐元村。 唐元村位于黄口镇西部,310国道从村中经过,交通便利。该村总支下设高庄、唐元、杨楼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32名,支委7名。
135、武寺村
  尖山村、武寺村整建制并成武寺村,调整后取新名为武寺村,辖武寺、周庄、王老家、田村、尖山5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2个,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3124人,村活动场所设在武寺村。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政策出台以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该村经济稳步发展,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种植经
136、高楼村
  高楼村位于高楼镇政府所在地,是高楼镇经济、文化中心。高楼村历史悠久,解放战争中,我军三十三师师长段海洲亲自指挥了解放高楼街的战斗。2008年3月,原张刘村后刘庄并入高楼村。该村现有人口4857人(不包括镇直机关和外来人口),耕地面积4023亩,18个村民小组,1205户。全村现有党员113人,设立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2008年4月成功进行了“两委”换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高楼村以商贸为主。
137、陶楼村
  陶楼村概况陶楼村、王圈村、郭庄村整建并成陶楼村。下辖陶楼、土楼、闫庄、蒋庄、王圈、王庄、陈阁、祖庄、平庄、郭庄10个自然村,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4050人,村活动场所经核准后设在王圈。我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
138、高庄村
  高庄行政村地处萧县的东大门,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交界,东与埇桥区曹村镇相连,南、西分别与本镇赵楼和吴集两接壤,官栾、官白公路穿境而过,是官桥镇镇委、镇政府所在地。高庄村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他由原高庄、官桥、沈峪三个村于2007年合并而成,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2330余亩,宜林坡地1000余亩,及大、中、小水库4座,水域面积1000余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全村辖6个自然村,14
139、祖楼村
  祖楼村地处祖楼镇中东部,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连,辖祖楼、柘元、张庄、苏集、朱楼、张楼六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面积4.2729平方公里,耕地3657亩,人口4077人。村党总支辖4个党支部,党员117人。村级组织健全,“两委”班子成员6人,葛成明同志为村党总支书记;张学安、程玉平、苏武亮、任启新4位同志为总支委员;张西安同志为村委会主任,吴义闯、袁辉2位同志为副主任,程玉平、任启新2位同志为委员。该
140、武楼村
  武楼村辖武楼,刘庄,张老庄,丁庄,黄盆窑5个自然村。总人口3454人,总面积464万平方米,村部坐落武楼。本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武楼党支部、张老庄党支部)共有党员92名。每个支部活动场所健全,党员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
141、三座楼村
  三座楼村坐落在赵庄镇西南部。全村辖刘阁、三座楼、张庄、薛庄、圣庄、余庄、胡屯、秦楼、仇屯、单庄10个自然村,共有46个居民小组,4188人,面积6.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00亩,是一个以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为主,外出务工经商为辅的劳务输出型村庄。村部建在秦楼自然村,活动室面积365平米,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5人,入党积极分子9人,其中女党员26人,村两委干部5人。我村产业结构调
142、邵套村
  邵套村基本情况 邵套村位于新庄镇最西部,南与黄口镇高庄村相连,西、北与砀山县唐寨镇接壤,距镇政府10公里,辖张油坊、朱楼、欧套、前邵套、后邵套5个自然村,人口5248人,耕地面积7266亩,25个村民小组,村活动场所设在邵套自然村。全村共有党员146人,6个党小组,两委干部7人,小学校一座,村卫生室一座,新农合全覆盖。 该村以农业为主,特色种植大棚西瓜800余亩。果树种植1000余亩,欧阳孔桥特色
143、徐安村
  徐安村位于刘套镇中部,南面与赵庄村相连,西面与刘套村为邻、北面是三大家村、东面是常楼村,下辖后徐安、中徐安、前徐安、冯安、刘场5个自然村,人口3877人,5604亩耕地.县级公路萧管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徐安村有党员146名,2008年成立徐安村总支委员会,下设冯安党支部和徐安党支部。徐安村的冯安自然村建有木炭窑40多座,村民依靠当地更新换代废掉的果树资源,烧制木炭,而后销往外地,收入十分可观
144、矿南村
  1、地理位置及人口情况 矿南村位于朱仙庄镇区东部,距离市中心30公里。303省道穿村而过,煤矿铁路专用线南北贯通,地理位置优越。现在矿南村由原大魏、二郎、大许等三个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4215人,总面积9.799平方公里,6470亩土地。村委会设在原大魏村,有大许、小许、大魏、刑家等17个村民组。2、基础设施状况及经济发展状况 因朱仙庄煤矿采煤,该村多处土地塌陷,形成较大面积的人工湖,养殖水面较大
145、六合社区
  六合社区:2013年7月社区成立,因安置沱北村冯岭、矿南村小芦家、朱庙村卜家等6个因采煤沉陷的自然村而得名,社区占地520亩。北区已建二层住房447套,安置群众447户共2000多人;南区正在建设,在建二层式住房221套,多层住房162套,安置群众247户1240人。
146、沈家村
  西二铺沈家村坐落于宿州市西郊三公里处,303省道两侧,全村12个自然庄,18个村民小组,1380户,5196人,耕地6500亩。企业、水面、房屋承租金等年收入9000元,县办企业一个,民办企业3个。种植大棚蔬菜2200亩,农户养殖50头以上的5户,养鸡500只以上的2户,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蔬菜、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年人纯收入5000元.现村党总支下辖4个支部,直属党员170人。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以
147、黄山村
  夹沟镇黄山村位于夹沟镇北部,北靠曹村镇秦山村,西临镇头村,东接辛丰村,南连龙泉河,以夹沟村,津浦村为邻。现有人口3800人,土地面积5200亩,黄山荒坡5600亩。   黄山村所辖黄町、西山头、东山头三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13个党小组,党员109名(其中7名预备党员),下设黄町村、西山头、东山头3个支部。党总支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3名支部书记,13位党小组长。
148、桃山村
  桃山村位于曹村镇南206国道沿线6公里处,北同三环村接壤,在埇桥经济开发区内。全村有20个村民组,1110户,4000余人。全村有耕地6015亩,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小麦、玉米为主。2011人均纯收入5328元,村集体收入20000元。桃山村位于宿州市最北部,北邻江苏铜山,西邻萧县官桥,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距合徐高速5公里、连霍高速10公里、观音机场20公里,206国道穿村而过,埇桥经济开发区坐落
149、双鑫村
  双鑫村位于永安镇北部,二徐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7.5平方公里,现在耕地7800亩,总人口4200余人,15个村民组,5个自然庄,现有111名党员,党总支一个,下设2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
150、光明村
  光明村位于桃园镇中南部,206国道东侧,共有农业人口3440人,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88亩。该村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宿州市龙头企业坐落其中,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的提高,同时,该村还是桃园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151、桃园村
  桃园村座落在桃园镇中部,是桃园镇政府所在地,共有人口6808人,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97亩,206国道纵穿而过,交通便捷。该村是皖北地区大型煤矿—桃园煤矿采煤塌陷区,桃园镇委、镇政府以塌陷搬迁为契机,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努力将桃园新区建设成为宿城以南著名雄镇。
152、禅堂村
  禅堂村系由原禅堂、沟口、孙夏三个村合并而成,位于永镇乡东南,与固镇县湖沟镇、怀远县陈集乡接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澥河、吴付沟纵横交错,水系丰富。全村下辖12个自然村,总户数946户,总人口4280人,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7460亩,劳动力3012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572人,占50%以上。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93名。 近年来,禅堂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形成
153、岳乔村
  岳乔村是2008年3月由岳桥、尖山整建制撤并而成的,村活动场所设在尖山。辖前王塘、尖山、蒋家、牛汪、时庄、后王塘、胡寨、岳家、乔家、后马家10个自然村,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6609人,2个党支部,党员103名。
154、程庄村
  程庄村:东邻奎河,西邻曹村镇,南邻郑楼村,北邻房上村。全村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114户,4565人,耕地7700亩,中学一所,小学一所。
155、韦集村
  韦集村概况 韦集村位于韦集镇中部,耕地面积5041亩,总人口3700人,下辖12个自然庄。设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7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现有养猪大户6户。
156、垓下村
  垓下村概况垓下村位于韦集镇东南部,耕地面积5840亩,总人口2846人,下辖12个自然庄。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 61人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全村年种植小麦4500亩,玉米3500亩,大豆1300亩,西瓜、花生等
157、丁李村
  丁李村位于韦集镇西部,耕地面积8800亩,总人口3639人,下辖13个自然庄。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0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全村年种植小麦7800亩,玉米7300亩,大豆10
158、陈潭村
  陈潭村基本概况 下楼镇陈潭村位于下楼镇西北端,辖两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290户,1310人,耕地面积1375亩,行政村通水、通电、通公路,有学校、卫生室、远程电化教育室。全村85%农户有电话座机,94%的农户有手机。村党支部党员58人,四个党小组 一、加强班子建设,打造事业发展的核心。 1、强化班子建设,2008年,村支部、村两委顺利换届选举,使有致富能力,有文化,有开拓进取精神瓣年轻人进入
159、小圩村
  小圩村概况 小圩村人口2629人,耕地面积3748亩,辖4个自然庄。小圩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率较高。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小圩村是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如
160、邱庙村
  邱庙村紧扼杨疃镇“南大门”,距县城仅7.5公里,素有县城“后花园”美称。201省道(灵房路)、宿泗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宿淮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全县重要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全村13个自然庄,1300余户,5412人,耕地12231亩,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比上年增加1500元,增长42.8%。村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29人,其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