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安徽省卫生城市(县、区、乡镇)
1、无为市
  无为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公里,距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余公里。面积2433平方公里。她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是皖江开发开放的前沿,与“长三角”山水相连,人文相亲。113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环绕东南,皖赣铁路斜贯东北,芜湖、铜陵两座大桥为无为插上了腾飞的双翼,筹建中的江北高速、庐铜铁路、无为长江大桥将再添一道绚丽的彩虹
2、来安县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LAIAN CHUZHOU ANHUI)【拼音】lái ān【别称】建阳、永阳【建置】南唐升元二年(938年)【面积】1481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牌照】皖M·2【邮政编码】239200【电话区号】0550【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塔山中路【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母亲河】来安河(清流河支流)【名片】2007年安徽省动态十佳县、南京都市圈伙伴城市、皖江城市群
3、泗县
  早在夏朝即开始建制,汉始置夏邱县,后汉改夏邱县为虹县。 634年,将虹县纳入泗州。 1680年,泗州城陷没于洪泽湖。 1777年,迁泗州州治于虹,虹县并入泗州。 1912年(民国元年)4月,泗州更名泗县,直属安徽省。废州制,改称泗县。〖地理位置〗泗县地处淮北平原东部,为安徽省东北边缘县,东部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接壤,南部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西部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为邻,是
4、砀山县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本省萧县,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毗邻。县境地处北纬34°16′~34°39′,东经116°29′~116°38′。陇海铁路、 310国道贯穿全境,京九、京沪铁路,105、206国道擦肩而过。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县城东距历史名城徐州市84公里,西接古都商丘
5、蒙城县
   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县人
6、南岗镇
   南岗镇(Nángǎng Zhèn)合肥市蜀山区辖镇。在合肥市蜀山区西端。南岗镇镇域面积3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万人,辖6个村(居),114个村民组,2647户,拥有耕地面积13213.9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为578.6亩,200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076元。区位优势南岗镇地处大蜀山西侧,北依董铺水库,与庐阳区相望,东与蜀山区新产业园毗邻,南隔合肥市长江西路与中国(合肥)科学城互连,距新桥国际
7、溪口镇
  溪口镇位于宣城市南端, 东南与宁国交界,西与泾县接壤,北邻周王及新田镇,全镇总面积187.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26000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其中林业用地24.58万亩,茶园2.1万亩,年产干茶450吨,有以高山茶为品牌的系列茶,如:塔泉云雾、溪口剑芽、天竺云芽、古雪剑芽等品牌,年产值3100万元,木材蓄积量26.23万立方米
8、杨柳镇
  杨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自古人杰地灵,素有“日照高桥万倾田,风吹杨柳千条线”之美称,位于宣城市区西南20公里处,南邻周王镇,西接泾县,北邻文昌镇、寒亭镇,东与周王茶场交界,全镇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 杨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镇政府驻省道322线,杨寒路(杨柳至寒亭通318国道),杨华路(杨柳至华阳)交叉处,是到黄山皖南革命老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的重要旅游通道。 杨柳小城镇建设已
9、汪溪街道
  宁国市辖乡。1952年设汪溪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7公里。面积55.8平方公里,人口1万。慈(湖)张(王庙)公路穿境。辖石林、佛岭、渡口、汪溪、殷白、梅山、郭村7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陶土和煤炭资源丰富。乡办企业有陶瓷、竹木加工、表芯纸等厂。.
10、云梯畲族乡
  云梯乡是安徽省9个民族乡中唯一的畲族乡。在80年代中期,该乡因地制宜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在山上大量地种植了早竹、雷竹等经济作物,经过几年的发展,笋竹业给乡民们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随着笋竹业面积扩大,笋竹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与供应范围却越来越局限,单一的产品束缚了云梯畲族乡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逐渐变慢。   为了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近年来,云梯畲族乡大力发展“三竹两果”为重点的高效经济林,运用
11、仙霞镇
  宁国市辖镇。1952年设仙霞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38公里,东与浙江省交界。面积69.8平方公里,人口1.3万。104国道纵贯镇境。辖太阳、孔夫、深坞、东安、仙霞、岩山、瑞林、柘亭、龙亭9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林产木、竹、茶叶、早笋、板栗、青梅、杜仲。.
12、梅林镇
  梅林镇座落在宁国市东南部,毗邻浙皖交界,S104线和东津河穿镇而过,离市区仅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5个村民组,人口24000人。全镇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全镇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先进行列,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标准集镇。   梅林镇在综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1996年
13、琴溪镇
  琴溪镇位于泾县城东北10公里处,总面积93.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5.7万亩,耕地面积18660亩,辖8个村委会,192个村民组,一个居委会,三个居民小组,5936户,19955人。322省道穿镇过境,交通十分便利。境内高山秀拔、绿水长流、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主要盛产煤炭、黄沙、耐火土、石灰石、焦宝石、大理石、铁矿石、竹、木等。近年来我镇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做
14、丁家桥镇
  丁家桥镇位于泾县西南,距县城约10公里处,东邻泾川镇,南靠黄村镇,西接章渡、云岭镇,北界南陵县,总面积为63.0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88.1亩,其中水田面积11568亩,旱地面积3620亩,水面积1406亩,有蚕桑园1100亩,棉花生产基地2000亩,旱涝保收示范片1000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经济开发区面积2平方公里,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15、孙村镇
  孙村镇位于黄山东麓旌德县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山区乡。全乡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该乡交通便利,205国道穿境而过,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和江村风景区均只有12公里, 距黄山风景区仅50公里。孙村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现有农业人口10134人,耕地面积12560亩,林业用地面积47535亩。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6、安丰塘镇
  安丰塘镇位于“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畔,十迎路、双安路穿境而过,距寿县县城30公里、煤城淮南市40公里、六安市70公里、距省城合肥110公里,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得天独厚。全镇辖23个村(含2个居委会),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  我镇的发展思路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打安丰塘品牌,走产业化之路。发挥天下第一塘的优势,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大力实施“6+1”战略,即以粮油食品加工、棉纺织、
17、杨村镇
  杨村乡位于凤台县西北边陲,西与利辛县接壤,南与颖上县隔河相望,淮河主要支流西淝河穿境而过,乡域面积51.66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总人口31800人,耕地面积48944亩。近年来,全乡广大干群振奋精神,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农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培育了全省二大基地,一是名优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2005年养殖面积达700亩,可上市商品虾20万公斤,是全省起步最早、
18、岳张集镇
  岳张集镇地处济、淝两河湾套里,总面积62.9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87个自然庄,43000口人,耕地面积53657亩。全镇拥有大小电力排灌站71座,装机容量4508千瓦,各种类型农机2800台,能力3.5万千瓦,各类乡镇企业1075家。2002年镇财政收入683万元,同比增长11%,人均纯收入2146元,同比增长9.15%。在全市经济运行考核中动态指标排名第一,静态指标排名第八。境内有已经投
19、凤凰镇
  1983年4月成立,地处县城北部,1992年撤区并乡时,城北乡和双湖乡合并建立城北乡。凤蒙、凤芦、凤利三条省道纵横交错,阜淮铁路穿境而过,凤台火车站位于乡政府驻地,内有近万亩城北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接受城市辐射能力较强。全乡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210个村民小组,人口37164人,耕地面积4。4万亩,中学2所,小学15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卫生院3所,修建水泥路30公里,可村村通汽车。
20、横埠镇
  横埠镇地处枞阳县东部,位于长江北岸,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51.9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其中镇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1.12万人。是近年来在全省“两点一线”格局中迅速崛起的一座发展快、功能全、潜力大的新型“农民城”,相继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8月,又被列入全省首批19个重点中心建制镇之一。该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明代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