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
21、坡兜村
  坡兜村是下河乡一个行政村,距县城15公里,东邻十字牌领隘,与外龙村接壤,西邻车圩村,南通内龙村,北与下洞村以路为界。主要的物产经济为稻米、荔枝、金枣、龙眼,山地有蕴藏大量大理石、花岗岩。
22、大梧村
  大梧村是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4101214。
23、冬古村
  冬古村简介冬古村位于西埔镇东南面,占地面积9668.1亩,由主村和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805户,总人口3270人,有1个党支部,党员62人,荣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冬古村是重点渔业村,全村共有海洋捕捞渔船230艘,占东山县渔船总数的近六分之一。村财的主要来源是西堤承包、海域承包和码头受理,年收入60万元。村民主要以渔业生产、养殖、海产品加工、务工务农为主业。近年来,冬古村凭借得
24、前岭村
  前岭村地处五寨乡西北部,花山溪上游,面积16.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125亩,林地面积3500亩,全村辖有21村民小组,共有890户,总人口3488人。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52元。村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群众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村民素质逐步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25、荆美村
  荆美村位于九龙江支流上游,在金山镇西南部,属丘陵地带与河谷冲积平原,东至九龙江岸东建村,西至马公村楼脚厝,南至金山村旧圩市连接,北至九龙江支流。村落面积有一平方公里,现在全村有1600人,总户数430多户,设有8个村民小组。[历史人文]荆美旧属南靖县管辖,旧称福建南靖金山山尾社,简称“荆美”中心有座古庙称显应庙,庙中一尊神叫“显化将军”。据历史传说显化将军就是赵将军,赵将军是唐朝康熙7年,跟随陈圣
26、石铭村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石铭村,古称石铭里。据《长泰县志》记载,石铭村,古属南安郡石铭里,早于长泰建县历史,后划归漳州市管辖。石铭村,现有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751户,人口3186人。全村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20亩,山地8000亩。主要荣誉:2019年,石铭村入选福建省首批“千年古村落”,2018年被评为全省最具休闲价值乡村;拥有明朝贡品‘石铭芋头’‘长泰明姜’;石铭
27、先锋村
  先锋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9105200。
28、长福村
  龙海市九湖镇长福村,又名百花村,坐落于龙海西北部,漳州市南部郊区。村区域面积5625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全村有1319户、5063人、人均耕地0.256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花卉产业是百花村的主产业,全村种植花卉面积2万亩,其中依靠村集体土地种植面积1300亩、对外承包土地种植面积1.87万亩、人均种植花卉面积3.94亩。目前,百花村花卉年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7000多万元。 百花村
29、永安村
  [地名含义]: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的意思取地名,故名为永安村。 [历史沿革]:解放前这里属永安保,解放初属梅山乡,后为杏山乡,1958年建队时命名永安大队,1983年改为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意思取地名。村委会驻地在尾埔。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2600多人,586户,辖13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概况]: 1、行政辖域:永安村在马甲镇驻地西北方向1公里处,北至杏川园庄廊
30、白潼村
  白潼村地处涂岭镇北大门,位于泉港区西北部,324国道横穿2.14公里,福厦高速公路贯穿2.98公里,北与界山镇相邻,南与下炉村接壤。全村总户数280户,总人口为1150人,现有党员51人,下设3个党小组,有耕地面积420亩,山地面积1350亩,总占地面积为1.98平方公里。常年农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兼作花生、大豆、芋头、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有闻名东南亚独特果树——龙眼树近500亩,还有闻名省内外
31、古浮村
  据灵海庙碑铭记载: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海边漂浮一根巨木,渔民拾回一看,巨木镶一暗盒,藏有一张书写“杨府大使”字样的黄纸。村民遂以该木雕神像、建“灵海庙”以奉祀。自此以后,人丁大旺,故称“古浮”,即取“古之神木飘浮而至,庇佑一方”之意也。  其实,灵海庙奉祀的“杨府大使”即是北宋杨家将。有庙联为证:“青史流芳功高扶宋室;代王赴会英烈树奇功。”因此,村民对所奉祀的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情有独钟,
32、苏垵村
  磁灶镇苏垵村,地处晋江市磁灶镇东北部九十九溪梅溪河段、324国道南侧,一水环绕,风景绝佳,面积3平方公里。在本村将军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墓,在将军山左侧山下,则有“龙瓮堀”,其传承的手工制陶工艺素有“苏垵茶壶见火颤(音)”的美誉。苏垵村始建于宋朝中期,明清属一都,民国32年(1943年)属梅溪乡前垵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磁灶镇,1984年改磁灶镇苏垵村委会。现全村总户
33、湖尾村
  古时胜虺湖向西南方向延伸的窄长的尾部,称为“湖尾”,又名湖美村,因村东南面有一湖风景美丽,故名湖美。又因许多凫鸟到湖里凫水、嬉戏,形成一道美丽怡人的风景线,又名凫美村。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湖尾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十一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英林镇伍坑保;建国后,1956年属金井区嘉排乡;1959年属金井公社嘉排大队;1961年属英林公社湖尾大队;1984年属英林镇湖尾村委会。 【行政
34、朴一村
  朴一村1981年前属朴里大队,1982年从朴里大队拆出三个大队,此为第一大队。1984年改成朴一村委会。东畔大盈海港、西接朴二村、南接福厦公路、北临大盈溪,与晋江市一水相隔,双溪水闸连接晋江安海镇。距沈海高速公路水头出口不足500米,交通十分便捷。朴一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0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蔬菜等,果林有龙眼。朴一村委会有7个村民小组,全村1158户,人口4298人,村民以吕
35、大岞村
  大岞地处崇武半岛最-出部,三面环海,北邻湄州湾,南接泉州湾,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仅97海里),西距惠安县城24公里。陆地面积3.9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气候四季宜人,是一个风景秀丽,风情独特,人杰地灵的美丽海岬渔村。大岞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的滨海风光;有闻名海内外风情万种的惠安女;有全国唯一有编制执行巡逻任务的惠安女民兵哨所;有全国首个设立市级“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和
36、石山村
  清顺治四年(1647年)修造祖祠即定名为石山祖祠。在此之前石皮坑的石皮二字,曾被外乡人氏误读为破字,因此,石山高氏先辈。即以全村两个自然民区—石皮坑和山前的前一个字定名为石山村。据史书记载,解放前后隶属西坪区林东堡所辖的石皮坑,1961年改为石山大队,1965年合并林东大队,1982年至今为虎邱镇石山自然行政村。石山村别名石皮坑,隶属安溪县虎邱镇。位于虎邱镇西北部。东西南北与芳亭村,高村村,林东村
37、山头村
  在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龙门溪下游右畔山丘地。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陈姓一世祖逸溪因出游打猎至清溪县依仁里鹧鸪峰下山头林,喜其山脉清秀,地形似一座小山,山上竹林茂密,遂建筑笋山堂,故名笋山。又云,早时该地毛竹成林,竹简满山坡,称简山。后该地植树造林,改称山头。村委会设在山头,辖11个自然村。侨乡。村民主要为陈、周、石姓。下茂山 在梧桐山南麓,为镇政府驻地。该地有两个山墩,形似火炉,称上炉山
38、和林村
  和林村地处岵山东北部,距县城4.5KM,全村6KM2,11个村民小组,746户,2476人;耕地面积902亩,山地面积1907亩;种植荔枝180亩,年产量25吨;龙眼585亩,年产量200吨;芦柑1435亩,年产量1500吨。永春六中、岵山中心小学、岵山中心幼儿园、197地质队在境内。省道206线穿境而过,长途汽车直通省内外,公路沿线车站、旅馆、饭店、超市、维修等服务设施齐全;石城寨五峰岩系旅游景
39、外碧村
  外碧村座落在永春县东关镇东南部,全村现有总人口2067人,分为十四个村民小组,主要分为溪西、溪东、大山,形成了三大自然角落。现有耕地面积622亩,山地面积10500亩,其是村集体山地面积4500亩,现有种植桉树丰产速生林面积达到1000多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其中芦柑年产量可达4万担,酸梅产量可达1万担,是全县唯一的酸梅基地。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年可达8
40、美湖村
  美湖村美湖村位于德化县的西北部,西与大田县济阳乡大乾村相邻,东隔小湖村,北邻大铭乡联春村,南接洋田村。全村林氏祖先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200年),由杨梅乡开基移至本村定居,其他姓氏先后到美湖村定居。现有林、李、陈、许、张等姓氏513户 2302人。分别居住在许尾墘、洋楼、后坪、山富、山斗、后房、德坂洋、过山后、苏园等9个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l亩,林地面积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