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
41、长秋村
  长秋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2104201。
42、落驾沟村
  落驾沟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2104227。
43、河清村
  河清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2104221。
44、北冶村
  北冶村位于新安县北冶镇东部,东临小浪底库区,属小浪底库区移民后靠村,现辖有6个村民组,全村132户,共475口人,耕地面积425亩。该村移民后靠后,空余库区土地面积较大,水域面积宽广,居民收入主要靠发展养殖业、林业、渔业和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几种徐径,常年种植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为大豆,现村中有规模化养猪场3家,小型养殖户80来户,除3家规模化养猪场在村庄
45、甘泉村
  一、现状 甘泉村位于北冶乡西南3公里,距南石路线北冶段1公里处,东西长1.5公里,南北相距1.2公里,东临北冶乡张官岭村,南与石寺镇山岔村接壤,西邻石寺镇西沟村,北与北冶乡岭后村相接。地处丘陵,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常年干旱少雨,土质为沙土。 甘泉村据说得名于村中的一个泉眼,因其水比周围其他地区的水甜,所以命名为“甘泉”。本村共计1706人,435户,分为9个生产小组,依次为一
46、张官岭村
  张官岭村位于北冶乡东南部,距乡04.5公里,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属浅山区丘陵区。全村3个村民组,593口人,耕地面积570亩。种植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人均收入2007年是3900元,2008年预计能达到4270元,廉政文化建设开展的有声有色。
47、王岭村
  位于北冶乡西南部,现辖9个村民组,328户,1243口人,耕地面积1290亩,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该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中药材金银花、丹参种植。
48、五元沟村
  (一)概况。五元沟村位于北冶镇北部,共有11个村民组,全村总计160多户,人口约640人,现有低保户共计4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73亩,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现有村部1所,正式党员20人,现任村双委班子成员6人。该村民风质朴,邻里和睦,社会稳定,近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集体-事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0的正确-以及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
49、高庄村
  位于北冶乡北部,现辖13个村民组,350户,1389口人,耕地面积660亩,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
50、寨上村
  寨上村位于仓头镇南部属丘岭地区,全村辖9个组1300口人,土地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1000亩,以种植业为主。
51、黄洼村
  黄洼村位于仓头镇东南部,丘岭地区,全村辖8个组1050人,土地总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以种植业为主,近年在镇党委0的-下,种植大粒樱桃树近400亩。
52、王村村
  王村位于仓头乡西北部,地貌团党呈山区分布,全村辖12个组,1384口人,土地总面积480亩,其中耕地面积2800亩,资源馈泛,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牡丹1500亩。
53、中沟村
  中沟村位于仓头乡西部,属山区,东于曲墙村,西于东岭村,南于庙东村,北于养士村接壤,全村759口人7个生产组,土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6亩,以种植业为主。
54、东皇村
  东皇村位于磁涧镇南部,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3户, 1766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37人,耕地面积2500亩。磁石路、铁磁路穿境而过,群众收入大都来自到种养殖业、外出务工和经商,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朝天椒为主。
55、杨镇村
  杨镇村位于磁涧镇西北部,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98户, 1278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47人,耕地面积500余亩。群众收入大都来农业、外出务工和经商,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
56、李子沟村
  李子沟村位于磁涧镇南部,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478户, 2167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35人,耕地面积2347余亩。群众收入大都来种养殖业、外出务工和经商,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
57、游沟村
  游沟村位于磁涧镇西部,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87户, 1482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29名,耕地面积761亩,交通便利,310国道穿境而过。村里没有集体收入,群众收入大都来自到企业、县城、市区或外出村务工和经商,有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
58、奎门村
  奎门村位于磁涧镇北部,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31户, 2243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47人,耕地面积1800余亩。交通便利,310国道穿境而过,工业发达,村域内有洛阳港弘瓷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群众收入大都来自到企业、县城、市区或外出务工和经商,村域内餐饮业发展良好,有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大粒樱桃为主。
59、荒坡村
  荒坡村地处铁磁路边,距乡政府2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0.9平方公里,650口人,人均纯收入2990元。
60、郁山村
  郁山村位于新安县南李村镇西北约五公里处,地形较为复杂,四周多丘陵。郁山村辖12个自然村,人口约2100余人,现有耕地4000余亩。该村资源丰富,有多家厂矿企业,比如:郁山煤矿、鼎达砖厂等。目前,该村大部分村民仍以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作为主要行业,种植的农作物又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该村养殖业大多以养鸡、牛、猪为主。 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种植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等;二是务工或外出
61、下坂峪村
  下坂玉地处新宜路边,距乡政府1.5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0.6平方公里,313口人,人均纯收入2958元。
62、花沟村
  花沟村地处新宜公路边,距乡政府2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2.6平方公里,1500口人,人均纯收入2999元,主要资源是青石、煤。
63、懈寺村
  一 村庄概况懈寺村地处镇政府北约3公里处,属丘陵山区,全村2.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组,居住较为分散,总人口900余人。全村共有党员18名, 五保2人,低保41人。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劳务和种植农作物为主。村中有小学1个,在校生均为小学一、二年级 ,高年级学生在临近的郁山小学学习。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懈寺村两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64、韦庄村
  韦庄村地处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5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5平方公里,1974口人,人均纯收入2890元。
65、东花沟村
  东花沟村地处南李村镇东北角,该村划分为中队,李洼,上东,上西四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750多人,该村因为地形复杂又无交通和资源优势,属于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就整体状况而言,东花沟村在全镇31各行政村里处于中下游。村民人均耕地1.2亩,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农业收入只是辅助性的收入,农业生产主要目的还是用于自给。
66、陈屯村
  陈屯村地处新宜公路边,距乡政府4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3.5平方公里,1530口人,人均纯收入3005元。村民以种植香花辣椒、烟叶为主要经济来源。
67、张村村
  张村村地处新宜路边,距乡政府4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3.0平方公里,1186口人,人均纯收入2998元。
68、郭庄村
  郭庄村地处镇政府东南边,距镇政府3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5.5平方公里,863口人,人均纯收入2960元.
69、铁李村
  铁里村地处李村乡南大岭东头,距乡政府14公里,属丘陵山区,全村5.6平方公里,1158口人,人均纯收入3000元。
70、石板岭村
  石板岭村位于曹村乡东北部,南与曹村相邻,东接北冶乡,属乡规划的林果养殖区。该村人口有865人,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香花辣椒、中药材。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该村正在大力进行路容路貌村容村貌建设,便民超市、文化大院建设等一批惠民实事工程正在建设。
71、仓田村
  仓田村位于曹村乡西南部,全村有人口近2000人,是曹村乡人口较多的村之一,属乡规划的中部综合经济服务区。为实现服务业档次的提升,该村正借乡开展以“路容路貌村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之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村庄进行绿化,建设便民超市,推广沼气应用,全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72、前河村
  前河村位于曹村乡西北部,是我乡规划的青要山风景旅游区和特种动物养殖区,全村人口在1000人左右。伴随着2009年青要山景区的大规模开发,该村群众正积极的发展第三产业,超市、家庭宾馆等一系列服务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发展旅游业和养殖业已成为该村群众致富的有力武器。
73、太平庄村
  太平庄村位于石井乡西部,与石井新乡址紧临,南与黑扒相连,北与南腰、元古洞两村相接,新峪路贯穿村庄而过,全村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84户,1475人,1286亩耕地,1850亩荒山,年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和外出打工,全村年人均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现村域内有招商项目一个:铁洗旋厂一个。
74、西岭村
  西岭村位于石井乡北部山区,距石井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邻郭洼村,南接安里村、山头岭村,西靠印头村、庙上村。村民小组10个,总人口1185人,面积 24平方公里,其中荒山600余亩,退耕还林地750亩,种粮面积700余亩。群众以种植、养殖为主,其中土鸡、土鸡蛋远近闻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一系列惠农政策,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修通村道3.5公里,组道 2公里,计划修通剩余8个村民
75、潭上村
  潭上村位于石井乡东部,地处万山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98年被命名为新安县“文明单位”。04—06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治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全村16个居民组,辖区人口2409人,耕地面积 2301亩。村双委班子励精图治,团结奋进,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固定资产总投资82.2万元,新建村部一所,建筑面积32
76、寺坡山村
  寺坡山村位于石井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0公里,属新安县西北部偏远山区,全村5个村民组,100户,354口人,392亩耕地,村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全村人世居在四面环山的山顶上,东至黑扒,西至龙潭沟,南至曹村,北至胡庄。近年来,随着山区道路的改变,乡村道路硬化5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我村于1998年新建小学一所,建筑面积达227平方米,新建村室一所,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小商店一个,合作医疗
77、黛眉村
  黛眉村位于新安县石井乡西北部,全村5个村民组,分别为东山组、金苗组、暗仓组、玉岭组、建东组,397口人,区域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亩,荒山面积12432亩,天然林18460亩。全村村村通公路已修通。在本村范围内有县批乡卫生院一个,教学楼一座,村室4间,便民超市一个,大型宾馆两处,家庭宾馆6处,招商企业2个,集贸市场一个,全村主要以种、养殖及商业为主,近年来,我村发展较快,以后将依托旅游
78、黑扒村
  黑扒村位于石井乡政府西南部。四面群山环绕,四季常青,属革命老区。东至前口,西至寺坡山、胡庄二村,南至曹村乡北庄村,北至太平庄村,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1500口人,9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小村,总耕地1100亩,有林地面积15000亩,荒山1000亩。村内公路石井至曹村柏油路黑扒段8公里,黑扒至寺坡山水泥路黑扒路段3公里,黑扒村至井西组水泥路3.5公里,全村已能通电、通电话、通闭路电视,大
79、西沟村
  西沟村位于石寺镇北2.5公里处,辖7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总人口2375人。地形“两川夹一山”,村民居住较为分散。2006年以来,该村结合村情实际,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不断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新农村建设工作效果明显。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该村利用村委广播、宣传横幅、墙体标语、宣传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同时,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各级干部参与新农村建
80、高庄村
  高庄村位于石寺镇西部丘陵山区,全村360户,1260人,7个村民组,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无村办企业,属县级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高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村容整治为重点,认真实施“三清七集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该村成立了以一名副职为会长,以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理事会,具体督促、指导全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加大宣传,炒热思想。新农村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