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12]
441、小黄村
  小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府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6100207。
442、马必村
  马必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马壁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1026105200。
443、诸葛村
  诸葛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天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7100217。
444、太度村
  太度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屯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8101202。
445、马连滩村
  马连滩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中垛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8204211。
446、龙鼻村
  龙鼻村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9100224。
447、甘棠村
  甘棠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曲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101203。
448、茹古村
  茹古村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太德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0201205。
449、七里脚村
  七里脚村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1204210。
450、下桑峨村
  下桑峨村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寨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1201202。
451、索驼村
  索驼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2203206。
452、东征村
  东征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乾坤湾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2200201。
453、黎掌村
  黎掌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3102210。
454、圪台头村
  圪台头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佃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4200206。
455、后加楼村
  后加楼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永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4100216。
456、程村村
  程村村是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上马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81004207。
457、马庄村
  马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新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81200214。
458、石比村
  石比村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李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82103224。
459、义城村
  义城村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陶唐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1082200214。
460、涧北村
  涧北村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白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1082100212。
461、大村村
  大村村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0802105218。
462、雷家坡村
  雷家坡村位于龙居镇东南方四十里岗解运公路以北,同蒲铁路以南,东邻杜家坡村,西邻廿十里店,南邻盐池,北邻老东张耿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共设6个居民组,323户,1439人,其中党员27名。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000多其中耕地2200亩,棉花面积720亩、小麦面积630亩、玉米面积740亩,优化产业结构,我村根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扶持私营工业,建立村南工业园区,占地300多亩。先后引
463、北任留村
  北任留村位于盐湖工业园东,全村共3个居民组,270户,1300余人。耕地3100亩,深井5眼,变压器5台。主导产业以枣树,桃树,棉花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4715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的同心协力下,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观,村级活动室极大地方便了党员及群众的学习及文体活动。文化建设也正在不断的改进,现有老年协会聚乐室和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三个村民文化学习,娱乐场所,
464、洗马村
  洗马村位于金井乡西北部,位于运永公路和运风公路交汇处,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250户,850口人,0党员35人,土地面积1650亩,机动面积400亩。粮棉种植和小作坊加工是我村主导产业,品种面积600亩。村里有一个卫生所,一家便利店。据说原村名并非洗马,后因村中有人任过洗马官(官衔),改村名为洗马,又传说,尉迟敬德过路在此,此洗马故名洗马,据考证前者比后者可靠。自2006年建设新农村以来,洗马村又大
465、牛庄村
  牛庄村是盐湖区上王乡最北边的山区村,也是运城市革命老区村。全村十一个居民小组,304户人家,1178口人,其中党员45人。土地面积70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占地4800亩,农作物种植耕地占地2000余亩。由于牛庄村地下水资源奇缺,全村没有水浇地,农民靠天吃饭。近几年,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调产增收,牛庄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一、农民增收方面1、发展经济林产业今年牛庄村改造2000余亩退耕还林地,
466、康蜀村
  康蜀村位于张营镇的东北角,是一个革命老区,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504户,人口2388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4900亩,村里以种植小麦、棉花、果树为主导产业,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居多。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机井,修桥涵,兴建节水工程,改善交通环境,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民主管理方面,实施“村务公开化、决策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的三化管理模式,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467、东开张村
  东开张村位于开张镇镇区,全村共有665户,2784口人,耕地面积6700亩,近年来,全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棉花和枣树种植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成立了棉花和枣业两个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依托先后创建了以惠畅纺织品有限公司和宏运枣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产业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
468、正阳村
  正阳村位于栲栳镇中部,全村共有7个居民组,378户,1602口人,党员37名,耕地面积3800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也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村民收入以外出经商开饭店为主,人均年收入上万元。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正阳新农村建设也出现大跨越大发展,主要是:1、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2009年,投资220万元,硬化通村路和全村巷道8300米;投资60万元,建设两个占地8000
469、刘村村
  刘村地处老209国道以西,交通便利,占地3472.6亩,其中耕地1795.3亩,土壤肥沃,水利设施便利,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总收入900余万元,其中粮、经收入340余万元,在外务工人员收入450余万元,其他收入100余万元。全村1505口人,8个居民组,386户,劳力740余人,在外打工人员400余人,其中党员39人。刘村近几年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全面落实省市“五个全覆盖”工程,投资87万元,于2
470、康家庄村
  河津市清涧街道办事处康家庄村共有2016口人,518户,正式党员48人。全村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村东建有高标准的现代化老年公寓。村民每户一套别墅楼,面积253平方米,水、电、暖、气、通讯全配套。全村道路四通八达,循环往复,绿化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园林式的现代化农村,村委办公大楼配套有容纳1200人的室内影剧院,8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党建活动室、图书室、阅览
471、东辛封村
  东辛封村位于市区西郊,阳村乡北边,108国道从村西通过,路西是辛封工业园区,路东是村庄。这里是108国道、火车路、高速路、煤灰路、辛苍路、通乡路汇交的地方,交通极为便利。全村有625户,10个居民小组,2430口人,1800余个劳动力,1300余亩耕地,党员81名。这里是2500年前卜子夏西河设教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村风清正文明,村民勤劳淳厚,村庄秀美整洁,文化教育等各项事
472、翟村村
  翟村位于县城西郊,东与县城连接,南和阳煤丰喜临猗分公司仅一条丰喜大道隔路相望,村北是县政府主建的15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区。县城南环路、府西街、丰喜大道全部同村主巷道相接。翟村土地面积6798亩,耕地面积6018亩,自然条件良好,全村分为两个自然村,共有深井25眼,所有耕地均能覆盖灌溉,其中黄灌面积1000余亩。翟村有7个居民组,678户,总人口数2630人,劳动力1815人,党员58名。翟村农
473、牛杜村
  牛杜村位于涑水河畔,峨嵋岭下,远古时期临猗县“五大集镇”之一,牛杜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是临陌线公路与田何路交汇的中心地段,距县城5公里之遥,全村共有2000多口人,其中党员40余人,全村11个居民组,500多户,土地5000余亩,其中耕地4300余亩,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传统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怀指导下,在党支部村委的直接领导下,
474、霍村村
  霍村村是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耽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821108244。
475、聚善村
  聚善村位于西村乡西北部,紧邻运稷一级路,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39亩。共有4个居民组,211户864人,劳动力362人,现有党员25人。村内共有主巷道7条,支巷道19条,全部座落有致,整齐划一。聚善村相传在300年前,南吴村一户人家,为了便于南北行人饮水,出于积善行好,在此打深井一眼,故名“聚善”。后因西村人迁来居住,又名西村庄。聚善村地处公路沿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麻花加工历史
476、闫景村
阎景李家大院   高村乡闫景村,位于万荣县南大门,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具有全国闻明的善文化发祥地李家大院,全村共有9个居民组,600个农户,2380口人,外来经商500余人,学生600人,总居住人数3500余人,村镇占地面积64公顷,地理位置复杂,南北距离3公里。全村耕地面积7200亩,果树面积3000余亩,是个典型的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苹果等。村现有机井6眼,难以满足村民
477、南卫村
  南卫村地处裴庄乡政府东北角方向,交通况极佳,村大道直通主干公路(省级)不足100米。土地面积3010亩,自然条件极差,两面环沟,耕地中平地1010亩,坡地2000亩,经济状况居裴庄乡中下游,人均收入不超2500元。 南卫村有9个居民组,370户,1808口人。劳动力男劳力600人,女劳力600人,共1200人。村有党员人数43人。南卫村现有文化室一处,体育场一个,村民民风朴实,村风扬正,村容村貌经
478、化峪镇村
  化峪镇村位于稷山县城西北十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北齐武平元年,距今1500于年,北倚吕梁,南滨汾水,西眺龙门,东临稷山,于乡宁县、河津市形成一小时圈,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土地平阔,沃野连绵,政治清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为方圆称道,史称黄华古镇。尤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加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支村委班子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情系村民,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479、姚村村
  姚村位于稷峰镇西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个居民组,787户,3400余口人。全村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板枣面积4500亩,近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体村民共建美好家园,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姚村在支村两委一班人带领下,坚持产业兴村,品牌强村,科技富村的发展思路,目前,蜜枣企业9家,在为民工程建设中,狠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道路硬化工程,其中全村大街小巷水泥硬
480、东小翟村
  东小翟村位于翟店东部,街村相连融合一体,是翟店五个自然村最大的一个村,我村位于一级路以南,纸箱工业园区以西,清通和台运线两大公路交汇处,村形东西短,南北长,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资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民以企业为主,农林养同步发展。 全村共有9个居民小组,875户,2715口人,党员52名,耕地面积3200亩,改革开放以来,支村委一班人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两个文明一齐抓,取得了显著成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