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16]
301、小横沟村
  秀水镇小横沟村地处城南一公里处盂寿路旁,全村532人,户数200户。2010年人均收入7700元。土地464亩,总收入770万。
302、泥河村
  泥河村共有347户,962口人,其中党员28人,两委班子共有8人。村里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开办联系煤矿为主(去年已经关闭)。投资173万元新建的学校,已于2009年11月1日竣工,师生们已迁入新校园;确定的13户危房改造已进行全部完工。而且在去年封冻前全部入住;今年年初开工的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80户居民已迁入新居;以村中河道改造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也已完工。
303、郭家坪村
  郭家坪村位于盂县县城以东,属于城东规划区,坐落于盂县污水处理厂旁,前临双阳线干道,交通便利。全村现有440人,有耕地448亩,粮食直补到户,共计488.7亩,人均收入6000余元。
304、闫家沟村
  闫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镇政府约1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294户,780人口,耕地面积103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2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00万元,人均收入7360元。做活产业兴村庄近几年来,闫家沟村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煤炭生产一直是闫家沟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闫家沟村村支“两委”统筹规划,对村办煤矿进行了全面改制。煤矿改制后,以安全生产为
305、张家垴村
  张家垴村位于盂县路家村镇东南部,盂阳公路以东,距镇政府约8公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地形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全村耕地面积320余亩,现有居民户83户、211口人,人均耕地1.2亩左右,村中主要种植玉米、养殖猪,村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张家垴村以张氏立村,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抗战时期,曾发生过震惊全县的“张家垴惨案”。建国后,张家垴村人民战天斗地,成为显誉晋中地区的“十二杆红
306、北上社村
  盂县北上社村是阳泉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北靠秀寨,西接寿阳县,盂县至太原的公路途经北上社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203户,总人口541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702亩,经济林核桃树种植面积约800亩。全村共有党员21人,村两委成员8人。村中第一大姓为石家,第二大姓为许家。村中主干道是油路和水泥路,北上社村新建一所小学,新建村委办公楼,新建水塔一座。北上社村现有
307、后元吉村
  后元吉村位于牛村镇西1.5公里,有310户,人口1250人,耕地1722亩。
308、山北村
  山北村位于仙人乡东部4公里处,全村共有280户,总人口1000余人,党员28名(男24名,女4名),村民代表12名,现有耕地1900亩,人均收入3200元。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关于在全县农村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和乡党委的要求,山北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全面部署,扎实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山北村主要工作结合起来,选准切入点
309、后川村
  后川村位于县城东部25公里,路经孙交线,交通便利,距乡政府1公里,现有村民126户,390人,劳动力248人,总面积4413.2亩,耕地745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3元。
310、小独头村
  小独头村委会地处山地。位于东苌池西北5公里。清乾隆与光绪“县志”载名:“小独头”。因村旁有一园且尖的孤独小山头,故名。现有耕地828亩,550口人。置村民委员会,只辖小独头村。
311、宋家庄村
  宋家庄村位于盂县城北30公里处,全村210户,630口人,耕地面积1079亩。村里共有党员28名,村民代表21名。村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要求,宋家庄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全面部署,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宋家庄村主要工作结合起来,选准切入点,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下宋家庄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12、细腰村
  下细腰村位于距县城37公里处的北部山区,属下社乡辖区,离乡政府1公里。村庄坐落在龙华河西岸,南邻樊家汇,北接河西村,与上细腰、碾子坪隔石阳公路东西相望。下细腰村常住人口93户、260人,是典型的纯农业乡村,全村耕地面积198亩,玉米、土豆、小杂粮为主要种植作物。村庄地势平坦,水源充沛,粮食蔬菜瓜果品种齐全,长势良好。龙华河水不仅浇灌了下细腰村肥沃的土地,而且孕育了勤劳、上进、与时俱进的下细腰人民。
313、沙湖滩村
  沙湖滩村位于滹沱河畔,距县城66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3130.1亩,耕地面积497.52亩,是一个以种植业、干果业为主的纯农业村。现有户数241户、622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829元。村支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13人、村民代表11人。全村人民在村支两委的团结带领下,辛勤劳动,建设家园,踏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征程。
314、脉坡村
  脉坡村人口210人,耕地面积900亩,劳力110人党员12人。
315、南蒋村
  南蒋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部,素有盂县“西大门”之称,全村居住人口1024人,农业人口1000余人,居民户300户,拥有耕地4896亩,人均4.7亩。主要以山药、莜麦、荞麦,苦荞、豆类、谷子为主要特产,全村粮食总产量3182.4吨。全村总收入597万元,人均纯收入4823元。面对一无地下资源,二无地面企业,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支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发掘农业潜力,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农村劳动力富
316、潘家汇村
  潘家汇村概况西潘乡潘家汇村位于盂县西北部,与太原市阳曲县贾庄村山水相连。村庄坐落在盂县小有名气的大脑山和罗耳尖怀抱中,整个村庄背北面南。全村周边占地面积为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6.9亩,人口共217人,83户。古人言:北面三虎卧,南面九龙汇水,再加上村庄口的南北四个山头的宝物——并州青大理石。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近几年来,在党中央惠农政策的鼓舞下,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的带领
317、上千亩坪村
  上千亩坪村地处阳泉郊区荫营镇东区,属阳泉新城的北部规划区域。环村有207国道、江正大街、新城大道等道路,阳五高速荫营口即在村东部。人口1591人,总面积2161亩,耕地1027亩、其中退耕还林600亩,有10个民营耐火企业,1所由村集体经营的千隆驾驶员培训学校,党员68名,村民代表25名,有98名小学生在千亩坪中心小学读书,教师17名,幼儿园1所、教师5名、月工资500元。2012年集体收入160
318、三都村
  三都村简介三都村位于阳泉市北部,系郊区荫营镇所管辖,位于阳石公路的中枢,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户数1035户,常住人口达4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800余人,村总面积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6亩。人均收入8800元,三都村历史悠久、古刹驰名、财源茂盛,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古村。目前,尚有保存完好的唐贞观二年间修建的寿圣寺、宋朝修建的五龙圣母庙等古建筑。近年来,三都村两委班子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319、固庄村
  固庄村位于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0亩;现有农户194户,人口443人;支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35名,村民代表24人。全村现有各类企业6个,其中村集体控股公司5个。固庄村多次被评为“宽裕型小康村”、“红旗村”、“文明村”、“阳泉市四议两公开先进村”和“山西省十大敬老文民村”称号。固庄村以前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2008年煤矿关闭后,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区委“
320、苇泊村
  苇泊村是河底镇一行政大村,是城镇建设重点村。全村840户,现有居住人口2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80人。总面积4平方公里,村落面积0.5平方公里,拥有林地500余亩,耕地600余亩。全村居民居住划为7个小区,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82名。现有一个集体企业—苇泊汽车修理厂、民营企业4个、运输业60余户、餐饮、美容、维修等服务业已发展到60余户,从业人员达700余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