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9]
321、桃林沟村
  桃林沟村简介阳泉市郊区桃林沟村,地处城市近郊,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农业人口700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艰苦创业、永不止步;强抓机遇、永不满足;与时俱进、永不落伍;一心为民、永不懈怠”的精神为发展动力,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创强村,环境建设创靓村、新农村建设创名村”的三创战略,全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完成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322、坡头村
  坡头村概况坡头村是阳泉市郊区平坦镇所辖行政村。2011年底,全村在籍农户203户,总人口536人。村域土地面积640公顷,村庄建成区面积11.8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一、地理位置坡头村隶属于郊区平坦镇,位于郊区西部,西起旧街乡,东至辛兴村,北靠卢湖村,南邻北垴村,属城市近郊村。307国道、太旧高速及石太铁路穿村而过,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有阳煤三电厂、新
323、孙家沟村
  孙家沟旧村位于阳泉市区东北六公里处,紧靠207国道,有着400多年历史,旧村总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700余亩,非耕地坡地600余亩,常住人口300多户1000余人,农业人口600余人,全村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全区首批文明村,省级体育先进村,省级二级档案管理示范村。孙家沟建村有着400多年历史,地下矿产资源丰富,黑白黄俱有,地面森林植被茂密,山间溪水常流,
324、黑土岩村
  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黑土岩村地处阳泉市杨家庄乡东部,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8亩,全村300户,人口950人,其中农业人口910人。黑土岩村有村办卫生所一所;小学一所,教学设备齐全,师资优良,校舍环境舒适;功能一流的幼儿园一所,各项设施齐全。村党总部现有党员46人,村委成员全部为党员,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经验丰富、充满朝气的战斗队伍。近年来,黑土岩村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大旧
325、汉河沟村
  汉河沟村隶属于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地处城市北郊,郊区政府所在地荫营镇南部,国道307复线和城郊公路李荫路分别从其北部和东部穿境而过,属于阳泉市新城规划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发展空间巨大。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44亩,现有农户331户,总人口1358人,其中党员45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永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
326、大西庄村
  大西庄村简介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大西庄村地处城市近郊,距市区五公里,全村现有农业人口1390人,总户数407户,土地总面积2.5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75.36亩,其中林业用地321.7亩,全村经济总收入5520万元,人均收入4960元。近年来,支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为目标,坚持传统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27、大洼村
  大洼村简介大洼村位于阳泉市郊区东北部,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亩,农业人口940人,储有分丰富的铝矾土、粘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村现有企业6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私营企业5个。主要以矿石开采和加工制造耐火系列产品为主。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实施耐火园区建设,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10年全村总收入9000万,实现税收850万。大洼村先后被市区命
328、东南舁村
  东南舁村简介东南舁村位于郊区东北部,总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439户,1071人。东南舁村耕地面积1829亩,储有丰富的粘土矿矿产资源。村有企业12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私营企业11个。主要以加工制造耐火材料系列产品为主。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全村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东南舁村先后被命宁为“文明村”“先进村”“宽裕型小康村”。近年来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东南舁
329、南沟村
  南沟村是阳泉市郊区旧街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桃河河畔,交通便利,石太铁路贯穿全境,距旧街乡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全村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约11204亩,其中耕地730亩,退耕还林277.2亩,总户数155户,总人口415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821元。近年来,南沟村村、支两委班成员,在-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蒸蒸蒸日上,各项社
330、佛洼村
  佛洼村位于旧街乡东北部,旧街乡政府北3公里处。在桃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佛洼河两岸,山大坡广,人杰地灵。全村总户数145户,人口368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176元。全村总面积7330亩,耕地685亩,退耕还林315.1亩。交通便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和发展养殖业。全村主要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劳动力转移到了外出劳务和养殖业上来。近年来,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团结奉献、艰苦创
331、王垅村
  王垅村位于开发区东区,南临石太铁路,西靠义白路,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有人口499户1289人,党员44人。原有四个小区,现又建起水晶苑小区,共分九个村民小组。在校学生210人,流动人口45人,大小企业10个,主要企业耐火厂、市政工程处、就业人员400多人。王垅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拓宽思路,认真落实上级综治委的各项措施,用十户联防、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引导有条件的村民
332、河坡村
  河坡村位于开发区东区、城郊结合部,东面与王垅村相邻,南靠石太铁路,西面是义白路,北面紧靠百度云计算工程平台。1993年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后,隶属关系由郊区李家庄乡划归开发区管辖,在保留村委会建制的前提下,村民均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全村共有349户,747人,划分为9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20人。历年来,除厂矿企业占用河坡村土地外,开发区东区开发共占用河坡村土地638.04亩。现全村居民住
333、河下村
  义井镇河下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余亩,总人口2400余人,劳动力700名。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平定路的建成给河下村带了较大商机。木材、钢材、建材、货运商品经销商蜂拥而至,省安全救援阳泉基地,益昌汽车销售公司相继落户河下村。阳泉市重点项目之一投资近3亿,占地620亩,可容纳8000名师生的阳泉示范高中落户河下村,现学校工程已接近尾声。河下村提出的发展思
334、富山村
  富山村是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桥头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0303007217。
335、故南村
  黄碾镇故南村位于长治市郊区西北部,距离市区20余公里,北与首钢长治钢铁公司接壤,南和漳泽水库毗邻。全村498户,1980余人,耕地1500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2名。村党总支、村委会多次被省、市、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故南村党总支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共建和谐、转型发展”的工作理念,结合村情实际,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336、漳沂村
  漳沂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老顶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0403015214。
337、马坊头村
  马坊头村位于长治市城区南郊,东临淮海、清华、惠丰三大厂,西接长陵路和城南生态苑,南与秦家庄村毗邻,北接华东菜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新修的连接清华厂至长陵路的华陵路和市延安南路分东西、南北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中村。马坊头村现有302户,1210人,耕地面积425亩,现有企业5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9名,下设4个党小组,党支部、村委会实行交叉任职,两委班子由
338、紫坊村
  ◇基本概况紫坊村位于长治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南邻长治市客运中心,三纵三横的城市主干道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15个村民小组,1464户,5462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固定党员155名,流动党员24名。◇工作理念紫坊党委、村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四宜”城区建设目标及常青街道办事处中心工作,坚持“阳光作业、民主决策、科学执政”,努力创建民主管理促发展型新农村。◇经
339、桥沟村
  桥沟村地处长治县韩店镇东南,位于黑脑山南麓,陶清河畔,临接韩荫快车道和长晋高速公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亩,全村共有89户,289人。桥沟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我支部坚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建两提”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
340、东掌村
  东掌村位于长治县南部山区老雄山脚下,全村318户1389人,村域面积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9.7度,年均降水量549.5毫米,全村耕地面积64公顷,林木覆盖率71.5%,村内有规模年产180万吨的煤矿一座,成立了山西锦东投资有限公司、融兴物流贸易有限公司、秦皇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一村四庙八景九院”、松山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农家乐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
341、北张村
  北张村地处长治县北呈乡西南,与长子县接壤,全村2550人,650户,总耕地3725亩,退耕还林地156亩,辖5个村民小组,是长治县玉米标准化种植区,送变电安装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04年被长治市政府授予“百强村民委员会”、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被长治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2009年被授予县级平安村、201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342、振兴村
  振兴村概况振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雄山南麓,东望上党名胜“天下都城隍”,西临陵川,南壤高平,北依雄山,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离省道长陵线5公里,距县城35公里。近年来,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振兴新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
343、堰漕村
  麟绛镇堰漕村位于县城东三华里处,全村165户(含10户非农业户口),450人。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2人。村民小组2个。全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总耕地面积516亩,主要产品为玉米,玉米亩产量平均1500斤以上,2013年人均纯收入11733元。今年以来,堰漕村在支村两委领导下,引进新项目,由上和泵业为龙头,引导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打造上和生态观光园,投资资金达到了500多万
344、岗上村
  岗上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渔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405102209。
345、北宋村
  北宋村是屯留县一个自然村、相邻南宋村,人杰地灵,水美,人勤物丰。主要农产品:玉米、土豆、青椒、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6元。
346、王庄村
  王庄村位于上村镇西南方,人口1105人,农户327户,耕地面积2500亩,地平水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王庄村有建民兔业有限公司和养鸡场。王庄村有打井机组21个,王庄村以劳务输出为主。人均纯收入8054元。
347、南桃村
  南桃村基本情况南桃村位于黄牛蹄乡东北部,邻近省道长平线和县乡公路双黄线,公路沿线较长。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通公交车,全村4.26平方公里,全村325户,1292人,党员54名,支部书记冯国宏,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目前正在修的中南铁路从南桃村穿过。
348、微子村
  微子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0481101229。
349、小天贡村
  小天贡村位于山西省潞城市翟店镇中部,全村112户,424人,有耕地面积8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南接长治市区,北通潞城市区,西到长治北。东有207国道贯穿南北,西有长太铁路干线,是连接省内外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要道。区域产业:小天贡四季温差不大,气候宜人,土地广袤,土壤肥沃,风调雨顺,适合农作物及蔬菜生长。2008年,小天贡村成功引进山东寿光小拱棚韭菜种植技术,发展反季节韭菜20
350、西南村
  西南村位于潞城市东北部,地处辛安泉域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全年无霜期达180天。全村963人,260户,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4名。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水浇地1100亩,退耕还林900亩,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2008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351、同新村
  同新村基本情况同新村位于县城西大街,属城中村,邻近广场,交通十分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1700亩,大棚48个,全村有农户362户,总人口1164人,党员35人,有9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4800余元。
352、老马沟村
  大堡头镇老马沟村108户,446人,党员15名。近年来,老马沟村通过领导班子换届,创新管理机制,端正村干部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群众,引导农民参与民主管理,赢得了村级发展的飞跃。目前老马沟全村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正积极把老马沟打造成一个富裕、民主、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353、色头村
  色头村是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色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0428105200。
354、王郭村
  王郭村基本情况介绍王郭村位于长子县东部,现有耕地2780余亩,人口1500多人,党员48名,男女比例适中,人均耕地面积1.85亩,王郭村村民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经济来源。出去务工人员也不少,主要从事建筑、理发行业。现有日光大棚150座,生贵式大棚200多个,人均年收入达5500元左右。王郭村的蔬菜种植有专业的技术员进行指导,蔬菜质量很高,远销省内外。王郭村现有小学和卫生所各一所。
355、西郭村
  西郭村位于长子县城东部,距长子县城3公里,离长临公路1公里。该村共有238户,896口人,党员34名,地平水浅,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抓经济,促发展,构建富裕文明新农村。在西郭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项目兴村,调产富民”的总体思路,带领全村人扎实苦干,形成了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导,以种植养殖为辅”的多点多面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全村共建大棚500多座,发展养鸡、养猪
356、晋庄村
  晋庄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晋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0427103200。
357、刘寨村
  五龙山乡刘寨村位于壶关县城东北部7公里处,全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204户、675口人(其中主村199户648人,自然村东岸上5户27人),低保户52户60人,五保户23户23人,耕地面积905亩,退耕还林地545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300元。全村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1人)。党支部班子5人,其中支书1人,副支书1人,支委3人;村委班子3人,其中主任
358、谷驼村
  谷驼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427100234。
359、南平头坞村
  南平头坞村位于壶关县东南部39公里处,版图面积7.9平方公里,全村现有261户,1085口人,全村有5个自然庄组成。全村林业面积8887亩,耕地面积357.6亩。主要农作物玉米、土豆。由于地处偏远,山大沟深,石多土少,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增收途径单一,主要靠外出务工。
360、大河村
  大河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4271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