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1、赤岸村
  赤岸村简介赤岸村位于江阴市顾山镇东北角,东与张家港市凤凰镇香花桥为界,东南与红豆村接壤,西与国东村相邻,北至五节桥、戚家桥一线,有“江阴东方第一村”之说。地域总面积4.759平方公里,有34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12户,常住人口4368人,暂住人口321人。自发现唐大中三年墓志至今已有116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因而有“千年古村”之称。又因赤岸是明东林后七君子之一的李应升故里,故又有
2、毗山村
  毗山村是由原那巷、季庄、同心和毗山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全村现有人口9868人,面积11.5平方公里,24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村干部12名,党员289名,是云亭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云亭工业产业园在毗山村。因此征地拆迁困难多,矛盾多,工作难度大。合并前原那巷、同心、毗山都是基础差、经济弱、负债重的贫困村,合并后毗山村成为江阴市新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财政局
3、河湘村
  河湘村位于祝塘镇南部,东与长泾镇王家村、蔡桥村。南至锡山区锡北镇春风村,西傍文林村、北湾村,北抵暨南大道与永昌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5.05平方公里,下辖42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488人,外来人口6450人。 解放初期为河湘乡,50年代末并入文林公社,2002年3月由湘北、红星两村合并组建河湘村。2006年9月再由湘南村并入延称河湘村。全村境内水陆交通方便,富贝河、红星河纵横相连,
4、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江阴市长泾镇的西大门,是云顾路、华长路、长河路三路交汇所在地,西与祝塘,北与华士相毗邻,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700亩,下辖14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04户,人数3232人,全村辖区内出租屋303户,约有流动人口303户,人数2009人;辖区企事业单位57家,其中开票工业企业26家,流通企业5家,另有26家不开票企业及个体户;近年来,和平村通过
5、高栗村
  高栗村在2006年由原栗山村、前栗山园艺场、西湖村、大坎村四村合并而成,位于江阴市璜土镇西北部, 1999年全国考古十大新闻之一——高城墩5000年良渚文化遗址就位于该村。全村面积6.7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5个自然村,45个村民小组,户籍数1551户,常住人口5214人,暂住人口650人。全村现有企业18家,开票销售1、2亿,入库税金318万。 该村先后创建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6、申兴社区
  申兴村位于申港街道西南,南靠武进,西靠利港镇,由原西街村、戴君桥村和宋家圩村三村合并而成。现全村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亩,全村总人口6280人,外来居住人口约2100人。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西街、梅家湾、谢家湾、野田里、杨园里、女家湾、戴君桥、小周家店、邵家圩、杨家店、宋家圩、狄桥、杜家店),53个村民小组,村内有50多家企业,主要以冷冻干燥、护栏、针织、注塑、铸件、塑料、印刷
7、普照村
  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有一个幸福和谐的普照村。它坐落在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东北,东沿霞客镇,南与悟空村交接,西沿锡澄公路,北邻霞客镇,新建的霞客大道穿村而过,普照村由原来的普照与里泾坝合并而成,占地 5.5 平方公里,有 29 个自然村,设 54 个村民小组,共有 1406 户人家,本地人口有 4775人,还有 1000 多外来务工人员,实际居住人口超过了 5700人。在这个人杰地灵的村庄里,拥有 3
8、周庄村
  周庄村位于周庄镇中东部,东与华士镇华西六村接壤,东南以砂山山脊与华西一村、向阳村为界,南与鸡龙山村为邻,西与金湾村毗邻,北与陶城村相接。下辖80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村,户籍总户数3812户、12978人,另有常住新市民9000多人。 近几年,周庄村坚定不移促进经济,谋求发展、理清思路、转变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明确方向、立足优势、搞活拓展村集体经济;科学经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成功实现了第一
9、五洞村
  五洞村:位于五双路两侧。
10、新塍社区
  新塍社区:位于庆源大道北侧。
11、义庄村
  义庄村:位于宜金公路西侧。
12、余庄村
  余庄村:位于南塍路。
13、芳庄村
  芳庄村:位于人民中路北侧。
14、新联村
  新联村:占地面积3.85平方千米,自然村22个,人口3399人。
15、嵩山村
  嵩山村:嵩山上有一寺,名嵩山禅寺。
16、港南村
  港南村:位于东港镇东南4公里处。
17、南村村
  南村村:地处羊尖镇南部,东、南均与常熟市接壤,西与宛山村相连。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张羊路横贯境内。下设村民小组36个,共970户,人口3223人。
18、斗山村
  斗山村位于无锡的东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江阴市相接壤,交通便捷,团结路、八文路由无锡直通斗山。斗山村因背靠斗山而得名,斗山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宜人,而且以舜帝为旗帜的炎黄文化和以三块古生态保护碑为载体的古生态文明,具有极高的旅游品味和价值,再加上优越的区位条件,使斗山村具备开发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斗山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处在斗夹山之间,现有人口3300人,下辖34个村民小组。全
19、黄泥坝村
  位于惠山区玉祁镇西南边缘的黄泥坝村,20世纪80年代农副工起步、90年代村级经济崭露头角,1991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参观当年黄泥坝村时题词赞道:“改革开放结硕果,黄泥坝变黄金坝”。十多年来,黄泥坝村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2007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20000元。昔日芦苇丛生的黄泥坝村彻底变了,“黄泥”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20、秦巷村
  秦巷村:位于梅秦路西侧。